真的是越渣越红啊!

锦源文史 2023-04-28 11:19:03

现在的古偶,有时候戏外比戏内还精彩。

《长月烬明》刚播出的时候,全网盛传东方美学,华丽高贵的服化道狠狠抬了一把古偶的咖。

但就在前不久,长月烬明又被骂上了热搜,点进去一看都是义愤填膺的粉丝,变着花样吐槽,总结起来就一句话——

人物剧情不合逻辑,“恶毒”女二沦为炮灰。

陈都灵饰演的角色有三条线,一个是腾蛇圣女天欢,妥妥白富美;另外一个是被人看不起的庶女叶冰裳;还有一条目前暂未上线。

她的人设并不新鲜,可以说是偶像剧的恶女标配:

给男女主制造误会;屠戮生灵残害女主。

恶女该干的事情,她一个没落,但恶女该挨的骂,却与心疼她的声音打得有来有回。

其实女二的戏份并不多,而且已经领盒饭下线了,但在社交平台,这部剧最出圈的角色是她。

一个“杀”字血洗B站——

粉丝们纷纷成为“欢门”——

混剪叶冰裳片段,给她完整一生——

一个本该被唾弃的恶女却得到了正主该有的待遇。

有人怨她恨她,也有人怜她爱她。

无论《长月烬明》这个剧引发了怎样的争议,恶毒女二都已经成功了。

不是陈都灵赋予了角色高光,而是角色本身的魅力让演员有了加成。

恶女人设在近几年越来越受粉丝的欢迎,无论老剧新剧,年轻粉丝们都会给她们冠以——#疯批美人##病娇##易碎感##黑化#的时髦标签。

风水轮流转,白月光变成了乏味的白米粒,黑莲花就此翻身,成为观众的心头好。

在恶女排行榜稳居前三的人一定有她——

至尊红颜徐盈盈,完美诠释“面若桃花心若蛇蝎”。

甜美可人的笑,梨花带雨的哭,弱柳扶风的倩影,当真是粉红佳人巧笑嫣然。

但她残害他人的手段是最狠毒的,无论对方是谁,她都能痛下杀手。

徐盈盈和小多的名场面是很多观众的童年阴影。

她的眼睛明明在流泪,但依然将银针狠狠扎进了小多的脑袋。

让观众浑身一冷的不止是手段,更是徐盈盈的扭曲,嫉妒自卑生出了有毒的花,让她一边沉沦黑暗一边又被感情所困。

她会毫不犹豫杀死妨碍自己的人,但也会为她们留下痛哭的泪水。

恶行是纯粹的,恶念却不是纯粹的,反差的扭曲让人物更具有张力,也让徐盈盈的恶女形象更丰富。

《甄嬛传》中的华妃,不同于徐盈盈的自卑扭曲,她有年家这个大树撑腰,自然霸道跋扈。

这份底气让她做起恶来更理所当然——

“年世兰看中的东西必须要拿到手。”

所以她残害后宫妃嫔,仗势欺人嚣张跋扈。

但就是这样一个恶女在不少观众的心里却是迷人又可爱。

华妃的魅力得益于蒋欣的精湛演技,但更离不开剧情和人设。

在封建幽闭的后宫,也许只有年世兰一心一意爱着皇帝,但也是这份纯粹的爱恋让她显得可悲。

华妃的恶不必洗白,她的悲剧性是魅力所在。

如果说华妃是从一开始就惹人喜爱的恶女,那安陵容则是在观众后知后觉的另一悲剧。

安陵容出生于小县城,来到紫禁城这样的地界,哪有安陵容说话的份。

她低眉顺眼,敏感自卑,第一次去甄府就闹了不少笑话,这种窘迫和很多人第一次吃西餐不会使用刀叉一样。

扎根于安陵容身上的特质引发了观众深深的共鸣——

我们都是高墙之下的普通人,从小地方来到大城市,这里觥筹交错,五光十色,但那终究是别人的繁荣。

与安陵容一样翻身的恶女还有《放羊的星星》中的欧雅若。

欧雅若身上最明显的标签是励志。

她有一个人渣父亲,家暴赌博样样精通,为此母亲被逼卖身,成长环境极其艰辛。

这是一个没有爱,也没有面包的童年。

但欧雅若并没有向坎坷的命运屈服,她利用机会,通过举报人渣父亲,走出了这个贫苦的家庭。

之后的她艰苦求学,通过读书这条捷径让自己跨越阶层。

因为童年的不幸,欧雅若极其缺乏安全感,对金钱和爱的贪婪是她的底色。

所以她会不择手段保护自己,争取利益。

真实的欧雅若让观众看到了恶女的另一面——

一个在暴力中成长,渴望名利和爱情的普通人。

影视圈的风吹过了一阵又一阵,观众的口味也一直在变。

以前爱看王子公主式的童话故事,现在黑莲花发疯才足够带劲。

恶女既可以“人人喊打”,也可以做个“迷人又可爱的混蛋”。

恶女翻身的背后是环境发生了变化。

首当其冲的便是审美疲劳。

琼瑶式的圣母女主将形象框定住,身为女主,必然不能是邪恶的化身,这是价值观导向的问题。

但同样的口味反复吃二十年,谁都会腻,于是黑莲花变成了一档改变口味的代餐。

纵观那些经典恶女,她们的故事往往比较复杂,美强惨的属性让人物更具有张力。

互联网文化也为恶女翻身提供了一己之力。

比如《情深深雨蒙蒙》中的雪姨,就是通过“梗文化”翻身的。

在没有被解构之前,她是妥妥的恶毒反派,但经过“梗文化”,雪姨以一种清奇的角度出圈——

“傅文佩,你有本事抢男人,怎么没种开门啊!”

这段魔性视频精准戳中当代年轻人的笑点。

雪姨从一代恶女变成了大家手机中的表情包,她在剧中的恶行被“梗文化”覆盖。

但雪姨“洗白”并不止于互联网文化。

以前的观众很容易跟着编剧的笔、导演的镜头走,所以站在主角视角看剧情,说谁是恶人那谁便是恶人。

但现在的观众明显有了自己的思考能力——雪姨纵然是恶,但造成这一切的人,难道不是陆振华吗?

现在观众在看剧的时候,会思考恶女的本质,辨析产生恶女的土壤,一个角色是否丰富便在于他/她经不经得起这种剖析。

同样的,我们也会投射自己,安陵容和欧雅若的翻身便是最佳的例证。

甚至就连那些擅长发疯的恶女都会得到青睐,无他,嘴替耳。

无论是对世界的看法,还是内耗的发泄,我们都能从恶女身上看到了更多可能性。

这既是审美的变化,也是情绪的出口,所以二十年前的角色会有新的定义,循规蹈矩的角色会被疯狂吐槽。

1 阅读:523

评论列表

hc19851212

hc19851212

5
2023-05-03 19:38

剧里演技太差劲,剧外事倒不少,本末倒置

锦源文史

锦源文史

每天为您讲述古今历史,持续更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