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韩国总统圈来说,每一任总统都是个有故事的人。而文在寅在圈中的定位又是什么样的呢?大概很多人愿意将其称为“孤勇者”。
为什么这样说?因为文在寅走上总统之路完全是出于一种向难而行的结果,早在没有成为总统之前,他是以“死士”的形象存在于政治大佬身边的。
没错,这个人就是韩国已故总统卢武铉。他与文在寅关系非常好,有人说是伯乐与千里马的关系,但实际上,如果卢武铉一直活着的话,那文在寅就是他永远的“死士”。
首先,文在寅与卢武铉是同乡,他们老家的居住地相隔十几里路的样子。当然,他们出身都很苦,这是大环境所造成了。
但这并不影响有志青年的奋斗,文在寅比卢武铉要年轻7岁,所以卢武铉已经走上社会的时候,他还在读大学。不过他们都是学法律的,从这一点可以看出来,他们兴趣相投。
1982年,文在寅与卢武铉算是正式相交了,他成为卢武铉律师所的一名员工,两个人因为社会现实的不如意,从生活到事业再到政治,产生了真正心灵上的共鸣。
这份友谊是一种基础,文在寅因为比卢武铉年轻,所以对他始终是报以老大哥,甚至是老领导的心态。
哪怕后来两个人开始走进政治,但也不妨碍他们拥有共同的政治观点。在这样的情况下,当卢武铉成为总统之后,文在寅自然而然成了他倚重的得力助手。
有人说没有卢武铉就没有文在寅,在一定程度上来讲是成立的,因为卢武铉不遗余力地带领文在寅发展他们共同的政治梦想。
那个时候,文在寅是没有走向总统位置的想法的,甚至连从政的想法都没有。但卢武铉成为总统之后,希望他留在自己的身边,最终他成了卢武铉的民政首席秘书官。
在卢武铉担任总统期间,文在寅是曾经辞职过的,但因为卢武铉被弹劾,他最终迎难而上,再次回到卢武铉的身边。
两个人合作相当默契,看看当年卢武铉与文在寅为着民生而下乡的照片,文在寅头戴大草帽,两鬓斑白,但却笑得极为亲切。他不会想到,日后自己的晚年就被那一形象定格了。
这个组合一直持续到2008年,卢武铉卸任。他回归自己的老家过起了退休生活。如果他的人生就此定位,想必也就没有文在寅日后的出山了。
可惜,青瓦台魔咒打破了文在寅想要安顿下来的生活,卢武铉被调查,李明博上任之后直指卢武铉贪污。实在查不出来,有人将主意打到他的家人身上。
结果,一辈子清廉的卢武铉郁闷了,他的妻子与哥哥竟然被查出受贿600万美元的事情。这对一个以清廉自居的政治家来说,几乎是灭顶之灾。
2009年5月23日,卢武铉带着自己没办法接受的现实从高处一跃而下,仇者快,亲者痛,文在寅知道自己再也不可能过平静地生活了。
也就是从那一天起,文在寅开始“黑化”,他要为自己的知己报仇,要为自己的“伯乐”雪恨。他亲自宣布了卢武铉的死讯,也亲自在心底撒下复仇的种子。
这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毕竟当年身为庶民总统的卢武铉得到了金大中的赏识才有后来的成就,而他文在寅在失去卢武铉之后,便只能做那个孤独的政治奋斗者了。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这是来自什么样的力量呢?但文在寅曾在自传中写过他与卢武铉的关系:
“此时此刻,我与他(卢武铉)命中注定的相遇,影响了两个的一生。”
这就是文在寅与卢武铉,他们不是完全的个人,而是注定要被相互影响并绑定的人生。所以他没有想过放弃,更没有退缩。
2017年,文在寅经历重重难关走马上任总统,然后于2018年5月23日那天,将李明博送进了监狱。
近十年的卧薪尝胆,文在寅为卢武铉报仇雪恨。只是他不知道,自己也因此被推上了日后同样面对清算的总统之位,真的想要再回归平静的生活已经不可能了。
不过,这些并不重要了吧?在文在寅度过了“人生最痛苦的一天”之后,其他的每一天都是劫后余生。
2022年,69岁的文在寅卸任,一如卢武铉一般,直接打包了行李返回老家,成为当地一名普通不过的农民。
昔日儒雅、帅气的文在寅,从容离开首尔,回到老家不久便成了地道的农民,种菜、爬山、吃路边摊,胡子拉渣一下老了20岁的模样让人心疼。
可这对于文在寅来说又算什么呢?他很开朗,很放松,他甚至每天都在计划着如何面对日后的清算。只是,没办法躲避的,他从来不也费尽心机。
文在寅在种地之余开始打理自己要看的书籍,那是他救自己,为好友复仇的力量来源。几乎是带着一种淡然的心情,他向自己的支持者、外界大众推荐了一本书:《哈尔滨》。
那是一本被称为舍身成仁的英雄赞美之书,但也是文在寅对外的自我表达:我不怕任何清算,因为我活着的意义就在于舍身成仁,在于不计生死而要面对的大义。
这样的文在寅,突然就让人感觉到一种风萧萧兮易水寒的壮士之形象,他的身上写着提悲情也是忠诚,是大义更是梦想。
所以,文在寅推荐了书之后,其自身的支持率一度挤掉新总统的风光。
这样的退任者,谁还能小觑,谁还能不为之所动?
最终,文在寅成功自救,用孤勇之心态为自己的形象做浇灌,然后于万千最艰难之中,开出了一朵“舍身成仁”的正义之花。
现在的文在寅算是相当平静了,心中可能有不甘,但却没了恨,卢武铉死得够冤,可他却用自己的十年为其沉冤昭雪。
一个人一辈子的一知己足矣,文在寅这样的知己,不仅是普通人想要拥有的,也同样是政治者人人向往的。
一个敢于用生命和人生为朋友践行主义的人,应该是一个本质并不会坏的存在,文在寅的今天恰恰来自这份认可。
张弛
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