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台收到一位50岁女性朋友的私信,她说自己和老公是高中同桌到大学校友,恋爱长跑八年才结婚,按说这样的感情基础比钢筋混凝土都结实。
结果现在结婚20多年,她开始和老公闹离婚了,理由居然是:
“他现在回家都不主动抱我了,微信也不给我发“亲亲”或“爱心”的表情包了,而且他对我也越来越冷淡了。”
我看完真的想说一句:这年头连离婚理由都开始这么内卷了吗?
看到这里,我们也先别说她太过矫情,其实换位想想也是能理解的。
曾经两个人恋爱了近10年,一起又牵手生活了20多年,这时候突然发现自己的婚姻越过越像一杯放凉的白开水,任谁,心里都不是滋味。
但说句心里话,婚姻已经走过了20多年,这时候选择离婚真的不是明智之举。
那么,过了50岁,如果婚姻不幸福,还要离婚吗?听听我的建议再决定也不迟。
01
不管你们的感情有多深,婚姻的保鲜膜迟早都会慢慢变旧
我们必须要承认一个现实:婚姻就和冰箱里的菜一样,放久了都会蔫。
婚姻也是如此,谁也不可能一直都能让最初的那份爱情保鲜,每个人和另一半都是过着过着,就过成了一对最亲的家人。
我认识的一对钻石婚老夫妻就特别有意思,老爷子天天吐槽老太太做的菜齁咸,老太太回回翻白眼怼他“嫌难吃自己煮”。
可是去年老太太住院做手术,老爷子守了三天三夜,最后蜷在陪护椅上打呼噜还攥着老太太的病号服。
这种藏在皱纹里的温情,难道不比小年轻壁咚强吗?
不得不说,现在有的女性朋友,五十多了还活在偶像剧里。非得要老公天天送花说情话,可现实却是俩人得一起给儿子凑首付,带孙子打疫苗,伺候老丈人做透析等等柴米油盐的日常。
就像我二姨说得就特别实在:“结婚三十年还指望心跳加速?不如每天给对方量量血压更实际!”
02
好婚姻都是“缝缝补补”出来的
婚姻有时就像旧毛衣,看着全是线头,穿着却最是暖和的。
我家前栋楼的王姐跟丈夫吵了半辈子,有次我看她边骂老公乱扔袜子,边把他高血压的药分装成小药盒。
这种“边骂边疼”的过法,才是中年婚姻的真相。
现在年轻人总爱说三观不合,可我们爸妈那代人,有多少都是结婚当天才见第三面的?他们后来不照样过成了连体婴吗?
所以,婚姻的好坏,关键不是当初选没选对,而是后来缝没缝好。就像我姑父说的:“两口子就像齿轮,刚开始咔咔响,磨秃了棱角反倒转得顺溜了。”
最近重看《父母爱情》,安杰跟江德福天天拌嘴,可大结局老江给安杰买咖啡那段,弹幕满屏:“破防了”。
所以说,能把“将就”过成“讲究”,才是真本事。
03
二婚市场比菜市场还现实
说件真事儿,我表姑48岁离婚时放下了一句狠话“离开这个木头人我能找个更好的”,结果相亲三年相到自闭。
条件好的嫌她带儿子,带孩子的又要她当后妈。最后找了个退休教授,结果发现对方控制欲强到连她穿什么颜色的内衣都要管。
更让人扎心的是现实问题:女的过了50想找同龄的,基本都在给人当免费护工。
我认识一个大姐,二婚嫁了一个比自己大12岁的男人,结果后来天天推轮椅带老伴去医院复健,她跟我说“早知如此,还不如跟原配互相伤害”。
另外,还有财产分割这一关。
去年有个新闻,两口子为争学区房打了四年官司,最后房价也降了,两人还要再付一笔可观的律师费。
而且夫妻离婚时,孩子夹在中间也受罪,我邻居的女儿就因父母离婚,到现在都35了还恐婚。
04
当然,我并不是劝大家忍气吞声去当受气包。如果遇上黄赌毒、家暴这种原则问题,该离赶紧离。
但像开头那位女网友的情况,真的要劝你三思。就像我奶奶说的:“两口子就像旧棉鞋,外人看着土,自己穿着最跟脚。”
如果没有到非离不可的那一步,最好还是要慎重考虑离婚这件事。
这世上没有满分的婚姻,只有六十分夫妻。与其折腾着换人,不如学着把凉白开品出回甘。
就像那首老歌:“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
这变老的过程,不就是互相嫌弃又离不开对方吗?
日子终究是自己的,但有时候听人劝,真的能少吃两斤后悔药。
最后我想对你说:
这世上没有不后悔的婚姻,就像没有不褪色的红玫瑰。能走过金婚的夫妻,哪个不是缝缝补补又三年?
您要真想让婚姻过得舒心,不如把盯着老公缺点的那只眼闭上,多看看他每月按时上交的工资卡,生病时给您买的退烧药,还有女儿婚礼上他偷偷抹泪的褶子脸。
这些琐碎里的温存,真的比微信表情包里的爱心实在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