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四月
编辑|削桐作琴
“听说自己要当兵,比得诺贝尔奖还激动。”莫言说道。
他作为中国首个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可谓是家喻户晓,但莫言的军旅生涯,很少有人了解。
在那个当兵光荣的年代,莫言也选择了当兵,他想当兵的理由也很简单,那就是吃饱饭。
可是就在他当兵走的那天,却无一人来为他送行,走在街上,甚至有村民对他破口大骂,这是为何?
想去当兵
1976年,莫言21岁,那是他服兵役年龄期限的最后一年。他在一家棉花厂做临时工,趁机选择了报名参军。
当时和他一起的大概有30多个新兵,上车的那一刻,他只希望车赶快走,他想尽快逃离村民们此起彼伏的谩骂声。
为什么莫言当兵会被人骂?甚至连民兵连长给他送通知书的时候,都是一脸冷漠。
莫言此刻尽量控制自己不去想这些,然后希望车可以开的远远的,结果军车开了300多里就停下了,他从高密来到了黄县。
到了部队之后,莫言和三个老乡被分到了黄县吗,结果两个老乡被分到了厨房,他被分去站岗了。
领导原本想着把他们都分到厨房,心想高密人实在,不会偷吃,可谁曾想莫言一顿饭吃了10几个馒头,领导都被吓了一跳,赶紧把他分去站岗了。
就这样,莫言开始了自己的军旅生涯,可是他没想到自己的军旅生涯会充满坎坷。
他们这些新兵训练了一段时间之后,就开始了各自按部就班的生活,要说唯一让莫言感到高兴的就是,在部队他能吃饱饭。
但是很快,一封信打破了这原本的平静。
一天,新兵连的指导员找到了莫言,把他叫到办公室,然后递给他一封信。
莫言当时并没有多想,以为是家人寄的信,可当他看完信的内容之后,顿时惊出一身冷汗。
这是一封举报信。
信上说他家有问题,还说他爷爷是地主,说他是一个混进部队的坏人等等。
那这封信是谁写的呢?
虚惊一场
莫言看完信之后,站在原地满脸恳求的看着指导员,他当时就差跪下认错了。
他立马哀求指导员,一定不要把他赶回去,自己好不容易才当上兵,如果回去,自己一辈子就完了。
指导员则立马打住,然后安慰他,今天之所以叫他来,就是想把这件事说清楚,没有打算赶他走,同时也希望他可以珍惜这次机会,以后更加努力。
而指导员之所以没有追究,是因为他自己也曾经被写过举报信,他明白这其中的不容易。
而莫言则满口保证,自己一定好好干,一定不辜负指导员的期望。
关于那封信,莫言也大致猜到是谁写的了,那就是他的乡亲们,这是为何?
原来莫言的出身不好,大爷爷被划分为地主,他的儿子去了台湾,他们自己被划分为中农阶级。
家里因为这个事情没少被人诟病,而他之所以被骂也是因为这个,当时村民骂他“老中农”,凭什么当兵,认为他们通过不正当的手段才当上兵的。
而村民们口中的信,则是他因为身份当兵受阻,趁着队长不在的时候,自己偷偷写的推荐信,村民认为他是走后门,所以才会骂他。
就这样,他被举报的事情就此揭过,但他没忘记自己的承诺,怀揣着这样的信念,在参军之后的20天左右,他因为表现优异,被分配到了警卫部队。
就这样,他每天的工作就是站两班岗,然后剩余的时间就是种地,大概有30多亩,因此他们的伙食还不错。
每天都是精白面,有时还有鱼和肉。
莫言打记事起,童年和少年的印象就只有饥饿,这里简直就是天堂,对此他无比满足。
然后通过自己的努力,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成为了副班长。
当时正值全军学习文化的热潮,而莫言也算是个知识分子,于是就让他给战士们讲课,就这样他成了一个老师,后来有领导视察工作,听了他讲的课觉得有些水平。
这也为他之后去大队当教员,奠定了基础。
当然除了这些,莫言也是在这里,开始了自己的文学创作,他从1978年开始学习有关这方面的知识。
他就开始试着创作,但是因为内容过于激烈,出版社感觉影响不好,就给他退稿了,后来直到调离,他的文章也没有发出去。
不过他并没有因为此时而气眛,反而认真思考自己的不足,然后打算重新开始。
新的征程
后续因为其优异的表现,他被提干,然后考入了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
记得当时他已经37岁了,没想到自己还能读大学,等他赶过去的时候,人家招生工作已经结束了,不过好在他的小说《民间音乐》被选中。
当时老师极其欣赏他的文采,表示即使考试不及格他们也要。
后来莫言果然不负众望,靠着《透明的红萝卜》,让他在写作圈小有名气。
据说这篇小说是莫言的一个梦,他梦到了一个身着红衣的姑娘,拿着叉子,插起一个红萝卜......
然后他就把自己的梦境描绘出来,这部作品成为了他的成名作,后来莫言再次读这篇小说,虽然看到很多错句和败笔,但曾经的那种感觉无法言喻。
他表示自己再也写不出这种小说了。
后来莫言在文学的道路上越走越远,1986年,他发表中篇小说《红高粱》,这本小说在当时引起不小的轰动,他也凭借这本小说拿到无数大奖。
张艺谋对这本小说非常满意,然后改编成了同名电影。
莫言在文学界的名声越来越响亮。
直到2012年,他凭借《蛙》成为中国首个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他的名声也因此达到顶峰。
后续他也写出了很多高质量的作品,他也因此享誉盛名。
其实通过他的文字,我们不难发现莫言对自己家乡的情感,那片土地他爱得深沉,也为他创造了无尽的灵感。
莫言出名之后,也没有忘记宣传自己的故乡,他的故事诞生在高密,高密也会因为他的故事流传下去。
他当兵是为了逃离家乡,可是成名之后,他选择再次回到家乡,他和家乡之间有着无法割舍的情怀。
信息来源:
1.齐鲁晚报:《莫言在黄县当兵的日子:因为出身被人写状告信》2012年10月18日 07:54
2.军事读者网:《莫言刚当兵时愿意做饭 一到军营吃了18个馒头》2012-10-12-10:08
如果喜欢本期节目,烦请点击“关注”,既方便浏览往期作品,也不错过下期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图片来源于网络,此文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