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科技水平自清朝闭关锁国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都落后于世界,特别是在大型工业这些领域我们更是处于萌芽状态和西方科技完全没有任何比较。随着改革开放以后我们的经济、科技都在缓慢上升,在当时最为重要的地方就是港口贸易。因为很多好科技产物都是国外进口来的,而其中不乏一些大型货物,可是面对着这些必须要有大型的起重机才行。
不然哪怕是你买到了人家的设备,你也没办法运进来。而为了在港口运输货物我们在购买起重机的时候就已经处于下风,而且很多都是发达国家淘汰下来的二手货,使用时间并不长久,甚至在规格上和人家相差了十万八千里。
国产窘境
正因为技术被外国人垄断,使得我们深刻意识到自主研发的重要性。我们国内的众多科研人员更是前仆后继的投入到研发工作中去,为的就是制造出属于我们自己的“大国重器”。而在这之中就不得不说起这样的一位“大国工匠”,正是因为她才扛起了国产起重机的大梁,让中国塔吊彻底登上世界舞台。她和研发团队也是中国建设过程中技术发展的缩影,那她是谁呢?到底做了什么能够得到如此之高的荣誉呢?
另类“花木兰”
她就是孙丽!一个工业科技行业中的“花木兰”。她在1993年加入“徐工集团”开始工作,要知道这个集团现在可是我国工程机械行业规模最大、产品品种与系列最齐全、最具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大型企业国有独资集团。那时工厂研发的起重机才刚刚具有50吨的塔吊能力,虽然在我们看来确实是个不小的进步,但是在国际上就显得很不够看,因为别人随随便便都是500吨级以上的,德国甚至达到了800吨。
依旧强势的德国
不得不说德国这个国家还是十分厉害的作为两次的战败国,在战败后受到了很多的约束,但是人家硬是让自己的科技依然保持在世界前列确实让人佩服。而且德国的科技工匠非常的纯粹,在世界上一直广受赞誉。也因为态度严谨、质量精密使得每年他们的这些大型机器都远销全球,能够与之抗衡的也就当时的瑞士和日本了。不过在起重机这方面德国那时绝对的带头大哥,一直都领先于世界。
初见曙光
孙丽在加入徐工集团之后一直投入到起重机的创新研发之中,历经了不少的挫折和磨难终于在2003年和团队研发出了150吨履带起重机徐工QUY150。这对当时的我们来说无疑是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行业内外大家都对他们投来赞扬的目光和掌声。但是孙丽明白这小小的胜利还远远不够,因为和德国的差距可以说是天上地下,自己虽然可以再造出200、300的起重机,但是距离人家的500吨、800吨还是望尘莫及,这更让她坚定了内心学习的信念。
其实我们国家在起重机领域不是没有耕耘,只不过我们买得到都是一些二手的起重机,大部分还是那种淘汰的,无论怎么改进研究始终和世界一流水平相差甚远。于是我们决定派出人才去德国这个全球工业的摇篮学习相关的技术,既高效又省时省力,孙丽便主动请缨前往。
德国求学
来到德国孙丽刻苦学习省吃俭用,将所有的精力全部放在了学习德国先进技术的行动中,并且在参观的时候更是丝毫不敢松懈生怕遗漏了任何一个环节。甚至害怕错过某些重要的东西,还带上了一台摄影机,希望能得到德方工作人员的同意拍摄几张重要的图片用来学习。但在德国学习的过程中孙丽才深刻认识到我们的不值一提,那些在国内被鲜花和掌声簇拥的高新技术在德国眼中却显得如小孩过家家一般简单。有的外国人更是嘲讽我们的技术难登大雅之堂,但是面对这些讥讽孙丽并没有垂头丧气反而以此来激励自己更加努力。
打破垄断!德国人肠子都悔青了
终于学完期满在2010年离开德国回到了祖国,并一手创建了自己的研发团队开始投入到起重机的研发之中。很快第一台就诞生了,虽然还是只有几百吨且德国的已经达到了几千吨级别的了,但是这样的成功激起了所有专家和科研人员的激情,很快他们马不停蹄的改进和修正,因为路已经被我们找到了,只要多花时间探索达到巅峰只是时日问题。
或许是深刻见识到了科技落后在世界上被外国人嘲笑的窘境,所以这一次孙丽和团队全力以赴投入到研发之中,终于皇天不负苦心人。随着技术的越发成熟和熟练对于难题的一次改良和攻克,终于他们慢慢开始突破了千吨大关,甚至研发的起重机能够顺利完成2000吨内的起吊任务,在2013年更是研制出了4000吨级的起重机。
后来居上
要知道当时全球在该领域最厉害的就是点德国,他们一直领先于世界,没有哪个国家能够说绝对的赶上甚至超越,也难怪他们足够的傲气,不过近几年他们也在起重机领域停滞了很久没有进一步突破。这就给了我们后来居上的机会,我们研发出的4000吨级别的起重机,可是超越了德国的3000吨级的,此举无异于将我国的研发能力抬上了一个新的高度。并一举登上了“世界第一吊”的位置,正因如此,我国也获得了很多国际上的认可,一时之间大片订单接踵而至,徐工集团也借此拿下了很大一部分的市场份额。
并且基于起重机我们还相继开展了很多大型贸易往来,而德国也因为我们的突破而损失了不少的市场份额,不过这就是现实。当今社会说到底都是科技的竞争,谁的实力强就就能抢占先机,独占鳌头!而我国起重机行业之所以如此进步神速离不开孙丽这样的人物,据悉因为不计辛劳的研发制造使得她的体重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瘦下来近30多斤,可见其中有多辛苦,更何况她还是一个女性呢!
不过面对一切的困难孙丽始终都没有屈服过,而且她也并没有把自己当成那种高高在上的权威专家,在她内心深处或许自己就只是一个普通的科技研发工作者,和大多数的研发人员一样,为了心中的那个目标、那团火不计一切代价的奋斗,感谢孙丽,感谢这样一群默默奉献给科技事业的研发工作者们!
无锡创元传媒:四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