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是商业圈内非常常见的经济手段,对于商场的进步和完善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甚至很多商界大佬如马云、马化腾等人,都是因为商业投资才逐步地建立起自己庞大的商业帝国的。但并不是所有人的眼光都这么好,像我们格力的董事长被人称为现代版“铁娘子”的董明珠就曾看走过眼。他被一个人用公司骗走了几十亿亿,携带着巨资逃亡美国。
这个敢让董明珠吃暗亏的人叫做魏银仓,是珠海银隆的董事长,这家公司以前是专注于搞新能源研发的,这在当时可是热门研究行业。因为做电器的格力更是十分看重新能源,所以双方经济往来不少,而魏银仓更是以所谓的新研发的新钛酸锂电池技术吸引到了各方。特别是专门搞电器行业的董明珠,这是一个十分新颖的技术,能在极短的时间内让电池蓄满电。
新技术的欺骗
这对于格力这种企业来说太过于吸引了,要知道格力那些年可是在家电行业打出了不菲的名气,不仅占领了很多的市场份额更是获得不少的利润。而这个“钛酸锂技术”因为充电快、能延长电池寿命的功能,确实吸引到了董明珠。因为她知道一旦格力掌握这个技术不仅在家电行业有着足够的领先,而且还能满足她进军汽车行的构想于是乎即便格力内部偶有质疑她也和其他几位老总出资购入银隆的股份跃升至第二大股东。
揭穿
于是银隆有了董明珠等大佬的扶持很快就开始更出名,而银隆更是被她称作为“埋在地里的金子”,不过后来在管理中发现银隆出现了一些问题。所谓的“钛酸锂”其实有着很大的缺陷存在,而且公司在后来的管理中极度混乱,还有不少问题出现,甚至资金方面存在着巨大漏洞。这时董明珠发现自己被“骗”了,而之后昔日的合作伙伴转眼对簿公堂。而魏银仓也因非法侵占公司十几亿财物被通缉,不过此时他已经远渡重洋。
其实当时魏银仓手里的“钛酸锂”技术并不完善,只是向外面宣布一个误导性的信息,而他的珠海银隆一直存在问题没有在技术上得到重大创新。在董明珠等多位大佬注资后很快魏银仓就开始瞄上了一些经济东西,当时本来是想要出资130亿收购的,但是内部觉得风险太大便没有统一,于是董明珠就私人和其他老板完成注资签约成为了新股东。
逃离国外
于是在“骗”了董明珠十几亿之后便逃亡国外,在得知自己被骗后董明珠立即上诉到法院对其就行控诉举报。虽然魏银仓的另外几个同党被拘捕归案,但是他本人却早已逃离到美国。而他涉及非法侵占的公司十多亿财产则是追回困难,即便对其发布了通缉令可是因为我们和美国之间的引渡案例,所以不能拿它如何。
在调查过后魏银仓因为赌博而牵涉很多公司资产,于是私自将资金拿去还债,不过很多人其实都在质疑其根本就是利用赌场洗钱。并且和公司的原总裁孙国华非法侵占公司资金十几亿资金,而魏银仓也正是利用董明珠“求贤若渴”的技术追求而利用这些欺骗她,所以才有了这样的闹剧出现。而在接到报警后因为涉案金额过于庞大魏银仓和其孙国华的家属都被拘留监视了,但是此时他本人却早已辞职逃离出国。
虽然他本人在海外宣称自己是受排挤诬陷的,但如果真的是这样此前的那些证据又作何解释?也许他自认为自己手段高明,竟然在董明珠这样精明人的手中得手了,而且还早早地逃了出去,不过真的就能感到心安吗?这样情况的他没法回国只能永远在异国他乡,而他的亲人和子女都会受到严密监视直到彻底地摆脱嫌疑才行。而他带着万贯家财也只能苟且生活,不知道于他而言是祸是福?
吃亏不当祸
不过董明珠虽然吃了亏之后也并没有怀疑自己的商业能力,对于收购的珠海银隆开始了一番大的整改,将此前混乱的管理层全部更新,引入了新型的管理人才进入。在做好这一切之后此前受损的珠海银隆也开始逐渐拉回正轨,甚至之后成为有实力的新能源企业。而董明珠虽然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技术但是也算是不亏自己商业之才,面对这样一个漏洞百出的公司做到了盘活全场。而且也算是借由这个契机顺势进入到车辆制造领域,也是给她入驻该行业起了一个跳板作用。
其实商场和战场相差无异,稍有不慎就会上当受骗,很多时候也有会人因为一时的眼拙而被骗得血本无归。所以在商场上做什么的时候一定要在下决定前仔细斟酌,多做调查,不给那些人一丝的可趁之机。
无锡创元传媒:四夕
竹月聆听
那姓董的不担责吗?不立案吗?企业资金被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