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蹄袖在清朝的统治中,起着什么样的作用,对后世产生什么影响?

紫山看历史 2023-04-19 00:36:02

马蹄袖之所以在满族入主中原期间得以延用,是统治者为了保留本民族文化,提醒自己作为“马背上的民族”,以骑射得天下,勿忘本心,这也是一种民族自信的表现,亦是维护统治集权的一种手段。

马蹄袖概述

马蹄袖的形状为形似马蹄形弧线的半圆,故称之为“马蹄袖”,属于箭袖的特殊形制,多为窄袖,在满族文化及发展史中十分具有代表性,满族人称其为“哇哈”。

由于最初满族及其祖先们的生活环境较为寒冷凛冽,且主要以游猎为生,马蹄袖的主要功能为御寒且方便骑射,平时可将其缩起,展开成扇形,覆在手背上起保暖、防止被武器划伤的作用。

满族建立政权后,马蹄袖的功能性逐渐退化,主要扮演礼仪性角色,在一些盛大场合或拜见上级时,官员们将马蹄袖放下再行跪拜礼,成为了规定礼节动作。

其主要意义还在于保留其民族特点,时刻提醒后辈们“不忘根本”,于“马背上得天下”的文化观与民族自信,在清政府统治期间贯穿始终,影响着人们的思想。

清代马蹄袖的演变

马蹄袖在女真先人的记载中并没有提及,但在当时已成为较为普及的服装形制,在明代前期修建的蒙古藏传佛教寺美岱召寺的壁画中,人物着装与《清实录》中努尔哈赤朝服像所着服饰与箭袖相同,由此可见明代已出现箭袖的基本形制。

早期的马蹄袖主要发挥其功能性,袖口多覆以动物皮毛,在游猎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清代统治集权确立后,由于前期剪裁技术不够完善,且面料种类不够丰富,较为稀缺。

蹄袖袍服裁片及拼接较多,袖口较为合体,且马蹄袖功能性逐渐丧失,其民族符号性与礼仪性渐渐成为其主要用途;待中期剪裁方式趋于成熟,袍服袖体由大袖、接袖、马蹄形袖口三部分组成,马蹄形袖口呈扇形,且起翘度多变。

后期由于满汉文化已高度融合,受汉文化审美影响,女装中基础马蹄袖结构形式改变,马蹄形袖缘与接袖的连接方式成一条水平直线,一些女性袍服袖型变得肥硕宽大,但之后为保留传统马蹄袖所象征的民族性特性,固其根本,这类风气被下令制止。

如今,在日常生活中鲜有传统马蹄袖的形制出现,但在一些特定场合或民族节日有传统民族服饰的展现,马蹄袖也被应用于一些现代设计当中。

清代马蹄袖的功能与审美

满族的先祖为女真人,生活于白云黑水之间,由于其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惯,其服装形制中的马蹄袖以方便手腕活动和保暖的特性作为游牧民族极具特色的袖型结构。

满族进入中原之后建立满清统治政权,其服饰的变革是中国历史上第三次重大服制改革,虽沿袭了北方游牧民族为了方便拉弓射箭和御寒的服装形制,但马蹄袖则从最初的功能性逐渐转向礼仪性用途,在官员拜见上级时,将马蹄袖弹下,再行跪拜之礼。

在一些节日及重大场合,皇亲贵胃等皆穿戴马蹄袖袍服,以示隆重。此时,马蹄袖所具备的象征意义的则是满族谦逊、勇敢、不骄不躁的品质,且从整体造型上看,马蹄袖造型看似方正,与袖口的曲线相结合体现了我国传统儒道文化“外圆内方”的审美意境。

马蹄袖所代表的民族性审美则是满族本身刚毅、豪放的性格特征,也是统治阶级身份和地位的象征,更是民族精神的体现,但归根结底,其基本形制正是我国少数民族特色文化的魅力所在。

马蹄袖结构形似马蹄,在演变中其功能性逐步转变为礼仪性,且马蹄袖形制受社会背景与人民文化思想所影响而变化。在设计中在把握其结构造型的精髓同时,更要注重其所蕴含的文化价值与审美意义。

清代马蹄袖的造型在袍服中的应用

1.清代礼服、吉服中马蹄袖的造型

清代帝后礼服亦称朝服,具有特征性的披领和马蹄袖,且分为冬朝服和夏朝服,冬朝服马蹄袖袖端有薰貂皮,男子朝袍无接袖,女子朝袍有接袖网,接袖造型为直角梯形。

礼服从礼仪功能上又有明显的朝服和祭服之分,“袖异衣色”为朝服,“袖同衣色”为祭服,皇帝平日穿戴礼服次数较少。吉服则是帝后于重大节庆等场合穿用的服装,吉服袍即是人们常说的“龙袍”,多于节日庆典中穿戴,吉服一律为马蹄袖,吉服的等级略低于礼服。

清代帝后吉服廓形相似,但男子吉服马蹄袖的接袖只有综袖,女子吉服则在综袖与袍身多一段花袖,综袖一般为石青色,有时也与衣身颜色一致,二者的马蹄袖袖端皆上翘,起翘程度不一,马蹄形袖长与袖口长度不一,但造型都符合人体工学,方便手腕活动。

女子马蹄袖袖身肩部增加的出肩结构,是满族女子出席隆重场合的礼服样式,帝后礼服和吉服马蹄袖袖端都绣有色泽艳丽的龙纹,因此礼服和吉服是其身份的象征。

清代官员的官服亦分为朝服和吉服,前者为比较正式场合所穿戴的礼服,如拜见皇上,而吉服则是官员日常工作时的服装形制。虽然二者穿戴场合有所不同,但都包括顶戴花翎、朝袍/吉服袍(袍服)、朝褂(补服)、朝带以及朝靴,以区分官品。

2.清代常服中马蹄袖的造型

清代常服穿用于大祀的斋戒期内如遇先帝忌辰一些小型祭祀,及经筵、恭上尊溢、供奉册宝等庄重恭敬的场合。清代服饰典制规定:大祀斋戒如遇素服日期,皇帝御常服,挂朝珠……祭日如遇素服日期,行礼时衣祭服,礼毕后更常服。

在此场合穿常服也是为了表示对先帝的崇敬。常服包括常服褂和常服袍,常服袍是圆领、大襟、马蹄袖、四开据的长袍;常服褂是圆领、对襟平袖长袍,穿于常服袍之外。常服袍两袖均长于常服褂,穿着时马蹄袖翻于常服褂袖口外。

常服马蹄袖结构形式与礼服、吉服类似,但马蹄袖袖端通常为与衣身一致的素色暗纹,颜色通常有石青色、银灰色、月白色、柳绿色等,花纹通常为云水纹、鱼纹、团鹤、水仙花等吉祥纹样。

整体给人以静穆而素雅的感觉,没有华丽的刺绣装饰。这是常服除穿着形制与着装场合外,与礼服、吉服最大的区别。

3.清代女装中的特殊马蹄袖造型

清代受前朝汉代礼仪和文化影响,满族妇女服饰开始饰效仿汉服宽大衣袖,于后期如此风气越发盛行,甚至出现“大半旗装改汉装,宫袍截作短衣裳”的情况。

即使期间皇帝曾多次降旨严禁此类风气,女装中带有马蹄袖的吉服袍袖身尺寸依旧不断加大,与前中期马蹄袖的造型形成鲜明对比,且袖身整体平直,仅袖口保留马蹄形边缘,无起翘,与肩线成一水平线,整体形似直身袖。

细究其绣片及袖身分割结构,可见袖端织绣结构依旧为传统马蹄袖造型,只是于接口处平直对接而使袖身整体形成直线造型。其尺寸比与传统马蹄袖增大将近一倍,与清代初期、中期女性旗装风格迥异,袖型显得格外肥硕夸张。

但在清末,女子服饰受西方服饰文化影响,开始向窄衣收身方向发展,此种风格袍服逐渐罕见。马蹄袖造型是清代礼服、吉服,以及常服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其袖缘弧度多变化,且马蹄形袖缘与袖身连接方式亦多样,从而决定了马蹄袖在整体衣袖造型中变化多端的特性。马蹄袖造型还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在体现原有马蹄形的造型基础上,保留其神韵,将民族元素不仅仅表现在视觉化,而是从中提取更有价值的象征我国民族文化性的内容,即满族谦虚内敛、不忘本和兼备民族自信心的品质。因此,服饰文化超越了服饰造型本身。

清代马蹄袖的结构分析

清代前期马蹄袖袖口比较合体,无中接袖,剪裁多为拼接;至清代中期,马蹄袖裁片趋于稳定,由大袖、接袖和马蹄形袖口三部分组成;到清代后期,出现袖体及袖口变得宽松肥大,但袖缘保持马蹄形结构的直身形马蹄袖,与前期和中期的马蹄袖结构有明显差异。

从整体结构上看,马蹄袖的袖口展开呈扇形,可以覆盖整个手背在御寒,平时可以卷起方便行动。马蹄袖袖缘的起翘度不一,马蹄袖袖缘的起翘度和接袖的腕口线与马蹄袖袖缘的内口线弯曲度成正比,增加任意一条线的弯度都会增加起翘程度,从而形成不同的袖端结构。

清代马蹄袖的基础裁剪工艺分析

清代早期面料匮乏,因此服装多裁片和拼接,马蹄袖剪裁也相对合体。从清代中期开始,马蹄袖的剪裁技术趋于成熟,对面料幅宽也拥有了更大空间。

根据古籍中马蹄袖的剪裁方法,首先将一块正方形面料沿对角线剪开,将两块剪开的面料重叠,沿中垂线对折,剪掉两个尖角,再从尖角处圆顺,剪出与袖身接缝线,之后斜裁与袖脊相连的位置,最终形成马蹄袖造型。

因此,马蹄袖是集美观性与功能性于一身,具有独特的民族韵味与文化内涵,而且还蕴含着清朝的礼仪制度。了解马蹄袖,有助与我们了解清朝的历史,提高我们的审美水平。

0 阅读:9
紫山看历史

紫山看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