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材上册,在第四单元里安排了一个主题元素,就是:“猜测与推想。”
教材里强调,通过“猜测与推想,使我们的阅读之旅充满了乐趣”。
下面还提出了这一单元的任务:
1、 一边读一边预测,顺着故事情节去猜想。
2、 学习预测的一些基本方法。
3、 尝试续编故事。
看到这样的学习主题,突然有一点犯迷糊了,对“预测”的本意,觉得都不能理解了。
什么叫“预测”?
不得不去翻翻辞典。
随便找了一个解释,因为内容都是大同小异的:
预测:依照一定的方法和规律对未来的事情进行测算,以预先了解事情发展的过程与结果。
可以看出,预测,依仗的是一定的方法与规律,才能得出最终的结论。
但是在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材的第四单元里的预测,是如何实施的呢?
教材中,都是立足于童话作品的体系里进行预测。
而且还是在无厘头的童话作品领域里进行预测,这样的预测推演,立足的是一个松垮的缺乏“方法与规律”的基座之上,进行上层建筑的构建,你让小学生怎么去进行“预测”?
预测,只能基于有着“规律”与“逻辑”因果的情境中才能建构成功,现在在信口开河的童话体系里,如何实现“预测”的任务完成?
我们只能试图从小学语文教材的解读材料中,寻找答案。
在一篇名叫《预测:阅读教材要找准“正确姿势”》的文章中,能够找到些许有用的解释。
这篇文章首先肯定了小学语文教材把“预测”列入语文阅读中的创新价值,文章写到:“统编语文课本中的阅读教材,有了系统的关于阅读策略的教学内容,这是在语文教材编写上的创新。编入三年级上册教材的是‘阅读预测’,在第12课《总也倒不了的老屋》里,开始通过课后习题,简要地提出了‘什么是预测’、‘怎样预测’、预测的依据’等……”
我们注意到,在语文课本上并没有“什么是预测”的答案,倒是这篇文章中,有对“预测”的定义:
——“预测”也就是在阅读中预先猜测人物或事件的发展,这是一种在阅读中对后文作出预想猜测,然后将后文的实际内容与猜想的内容作比较的一种阅读策略。——
可以看出,这里的预测,就是根据前面的情节铺垫,来推测后面的事件发生。
但问题是,如果一篇文章的构思,能够轻易地被猜到,那这样的文章的新颖味道还能剩多少?
况且,虚构性的作品,本身就是没有规律性可循,别出心裁与独出机杼是虚构性作品引人入胜的追求目的之一,在此体系之下,怎么可能推测出后来的情节发展去向?
我们看看三年级语文教材里是如何提出“预测”的依据的:
依据一:是故事里的内容。但是,《总也倒不了的老屋》本身是一个无厘头的故事,故事的逻辑核心,就是一座老屋,有着善良的心愿,所以,他想不倒下就能够做到不倒下,这种超人般的意志能力,能找到一点现实中的合理性吗?
按照这样的没有生活常识支撑的故事内容,你怎么能从前面的故事推断情节的后续发展?
而且故事的掌控权,在编者的手里,编写一高兴,就能够把故事给戛然而止,拦腰截断了,你怎么能够根据编者前面的故事设置,而判断出后面的事情推演?
这样的预测,不是把小学生推上了一头雾水的悬崖么?
依据二:是生活经验和生活常识。按照常识,一座老屋的倒塌,与他自己的意愿没有关系,再良善的意愿,也阻挡了老屋在风蚀残年之后的必然的倒塌。
这就是鲁迅先生在《论雷峰塔的倒掉》一文中表达的主题思想,“破破烂烂的东西,谁都挡不住它要倒掉”。
而在《总也倒不了的老屋》这篇课文中,按照常识来“预测”,只能得出它要倒掉。
现在老屋不倒掉,只是一个无厘头的理由:老屋自己不想倒。
这个理由,太违拗“生活经验和生活常识”了吧。
所以,在课文中的边注上,对《总也倒不了的老屋》的标题,设置了一个诱导性的问号:“老屋总是倒不了,是被施了魔法吗?”
如果是施了魔法,或许还有一点说得过去的理由,至少能够蒙混过关,但现在的课文陈述的倒不了的原因,仅仅是“老屋不想倒,它就能做到不倒”,这个理由,未免有一点蛮横无理、霸气爆棚了吧,而且还摆出一副振振有词的嘴脸,就像阿Q挂在嘴上的名言“我要什么就是什么,我喜欢谁就是谁”一样,只要精神上想,就一定在实践中能做到。
因此,《总也倒不了的老屋》这个单元的“预测”任务,就陷入了一种“空对空”的虚妄状态,本来的故事就缺乏逻辑性与真实性,没有任何的现实常识与生活规律提供推演的前提,现在让小学生在这样的松软的立论土壤上,推演故事的发展后续,完全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是一个让小学生陷入混沌与泥沼的作业题。
事实上,童话这类虚构的故事的主导权与掌控权,只能由作者决定,根本没有什么理由与原理在情节的后面作坚实的支撑。
《总也倒不了的老屋》中的超越常理的倒不了的老屋,能够屹立不倒,在故事中是决定于老屋的主观意志,实际上是由作者强加于违背现实常理的故事主角老屋身上的。
按照作者主观意志确定的故事主脉,去推演故事的发展走向,一不小心,就会碰到作者的“大反转”的戏弄。
“欧亨利的结局”在文学领域的声名远播,就是对读者“预测”的一次“玩弄于鼓掌之间”的瓦解与击破。欧亨利小说中运用的反转技巧,之所以一次次让读者的推测流产,就是作者有时候是有意放出迷障,散布迷津,诱导读者走上邪路,从而产生文学作品的出人意料的构思技巧上的胜利,构成了文学魅力的重要的一环。
现在小学三年级语文课文试图引领小学生去“预测”故事情节的发展流程,这是将成人都无法完成的任务,交给孩子们去痛苦地面对,平心而论,这合适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