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秀登基后为什么要削弱三公职权?是为了加强皇权吗?

深更读史 2022-11-05 16:52:46

刘秀是东汉的开国皇帝,但他这个皇帝压力还是很大的,东汉本是在豪强势力支持下建立起来的。但豪强势力的发展,土地兼并的逐渐严重,既威胁皇权,也影响百姓生活。虽然刘秀以优待功臣贵戚为名,赐以爵位田宅,高官厚禄,而摘除其军政大权。刘秀鉴于西汉前期三公权重,权柄下移,虽设三公之位,而把一切行政大权归之于设在中朝由皇帝直接指挥的尚书台。所以,我们可以看出,刘秀削弱三公职权,主要是为了加强皇权。

三公,是中国古代地位最尊显的三个官职的合称。西汉初承秦制,中央的最高官职仍是丞相和太尉,可见汉初和秦一样,也并没有并列的三公,不过一般还是沿袭旧号,把最高官吏称为三公。在汉初,丞相主管全国政务,太尉主管全国军务,御史大夫负责监察全国。

可以说西汉早期的三公权力是想当大的,仅次于皇帝,可以说也是很风光的。可是,汉初的丞相权力太大了,地位极其尊崇,拜相者皆封侯,连皇帝也要敬其三分。其职务在御史大夫之上。汉武帝时期,为了跟丞相争权,他创立了内朝官制,以低级别心腹官员,出任给事中、常侍、侍中、博士,给他做决策参谋,将决策权从丞相手中抢过来。武帝死后,霍光以大司马大将军领尚书事的头衔主持朝政,其职掌远不限于武事,权位逐渐越居丞相之上。

 

虽然刘秀是东汉的开国皇帝,但大部分的制度体系源自于西汉, 然而,刘秀却对三公进行了改革。他的目的其实和当年汉武帝是一样的,就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把权力回收到自己的手里,而不是三公。

所以,刘秀虽然也设立了三公,但把一切行政大权归之于设在中朝由皇帝直接指挥的尚书台。尚书机构称台,有令、仆射各一人,尚书六人,分主六曹。令、仆射之下有左、右丞各一人,“掌录文书”,并检查各项事务是否按时完成。尚书之下有侍郎三十六人,分属六曹,主起草文书;又有令史十八人,主抄誊文书。此时尚书台已成为组织复杂的机构,成为政府的中枢,号称中台。

这样一来,曾经地位很高的“三公”被架空,使他们成为无实权的虚位,加强了中央集权,皇帝也不会受到牵制。

0 阅读:18

深更读史

简介:历史,值得探索,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