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避雨栽培技术,减少病害发生,果实更鲜美

阎景云帆说事呀 2025-03-01 17:27:13

**葡萄避雨栽培技术:保障果实品质的有效手段**

在葡萄种植的世界里,一直存在着一个让许多种植者头疼的问题,那就是病害的频繁发生。这就像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时刻威胁着葡萄果实的健康成长。

一、提出问题

传统的露天葡萄栽培,面临着诸多挑战。就拿病害来说,数据显示,在没有采取特殊防护措施的露天葡萄园中,病害发生率常常能达到30% - 50%。像霜霉病这种常见病害,在湿度较大的季节,发病速度极快。我曾去过一个老葡萄园,那里的葡萄藤叶上满是霜霉病的痕迹,原本翠绿的叶子变得斑驳不堪,灰黑色的霉层像一层厚厚的棉絮覆盖在上面。果农们看着自己辛苦种植的葡萄遭受这样的折磨,满脸都是无奈和忧愁。

除了霜霉病,白粉病也是一大困扰。在一些气候较为湿润的地区,白粉病的发病率也不容小觑。据调查,在某些区域,白粉病的发病植株比例可达20%左右。患病后的葡萄叶片会卷曲,表面布满白色粉状物,严重影响光合作用,进而影响果实的发育。而且,这些病害一旦爆发,传播速度非常快,如果不及时控制,短短几天内就能席卷整个葡萄园。

果实的品质也因此受到极大的影响。患病葡萄的果实往往个头较小,甜度不够,口感酸涩,外观上也失去了应有的光泽和饱满度。这对于果农来说,意味着收入的减少。我曾和一些果农交流,他们无奈地告诉我,因为病害导致果实品质下降,收购价格只能一降再降,一年的辛苦劳作得不到应有的回报。

二、分析问题

为什么露天栽培的葡萄这么容易遭受病害呢?这要从葡萄的生长习性和露天环境的特点说起。

葡萄是一种喜光、喜湿但又怕涝的植物。在露天环境下,它完全暴露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无法避免风雨的侵袭。雨水过多时,葡萄园的湿度会急剧上升,这就为病菌的滋生提供了绝佳的环境。就像霜霉病病菌,在高湿度(相对湿度80%以上)且温度适宜(16 - 20℃左右)的情况下,病菌孢子会迅速萌发并侵染葡萄植株。

而且,露天栽培难以精准控制葡萄生长所需的环境条件。比如光照强度和时长,在夏季阳光过于强烈的时候,可能会灼伤葡萄叶片和果实;而在阴天较多的时候,光照不足又会影响到光合作用的效率。另外,土壤的水分和养分状况也难以做到精确调控。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可能会导致土壤积水,使葡萄根系缺氧,从而影响植株的整体健康状况。

相比之下,一些设施栽培的作物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这些问题。例如大棚蔬菜种植,通过大棚的遮风挡雨功能,可以有效调节棚内的湿度和温度,减少病害的发生。据研究,在设施栽培的环境下,某些蔬菜的病害发生率能降低到10% - 15%左右。

三、解决问题 - 葡萄避雨栽培技术

为了改善这种情况,葡萄避雨栽培技术应运而生。

1. 避雨棚的搭建

避雨棚就像是给葡萄园撑起了一把巨大的保护伞。在搭建避雨棚时,材料的选择至关重要。一般来说,采用抗老化、透光性好的塑料薄膜。这种薄膜能够让足够的阳光透过,保证葡萄的光合作用。它的密封性要好,能够有效地阻挡雨水。现在有一种多功能避雨棚膜,其使用寿命可以达到3 - 5年,透光率能达到85%以上。

避雨棚的结构设计也有讲究。要根据葡萄园的地形和葡萄品种的生长特性来确定棚的高度、跨度和角度。比如对于生长势较强的巨峰葡萄品种,避雨棚的高度可以适当高一些,跨度也可以大一点,这样有利于通风透光。一般来说,棚高在2.5 - 3米左右,跨度在6 - 8米为宜。

2. 土壤管理

避雨栽培下的土壤管理也不能忽视。要进行合理的施肥。数据显示,在避雨栽培的葡萄园中,基肥的施用量要比露天栽培增加10% - 15%。这是因为避雨环境下,土壤微生物的活动可能会受到一定影响,需要更多的养分来维持土壤肥力。可以多施一些有机肥,像腐熟的农家肥、生物有机肥等。每亩施用量在3 - 5吨左右。

要注意土壤的排水和通气性。避雨棚虽然能挡住雨水,但如果排水不畅,也会造成积水问题。可以在葡萄园内设置排水沟,沟深在0.8 - 1米左右,宽0.6 - 0.8米。这样在雨季时,多余的雨水能够及时排出。

3. 病虫害防治

避雨栽培虽然减少了部分病害的发生,但并不能完全杜绝。病虫害防治仍然是一项重要工作。

在病虫害防治方面,要采用综合防治的方法。首先是农业防治,比如合理修剪葡萄枝条,保持通风透光。一般来说,冬季修剪时,枝条的留芽量要根据品种和树势来确定。对于生长势中等的品种,每米长的主蔓留芽量在8 - 10个左右。

生物防治也是一种很好的手段。可以利用天敌昆虫来控制害虫的数量。赤眼蜂可以寄生在葡萄害虫的卵内,抑制害虫的繁殖。据试验,在释放赤眼蜂的葡萄园中,害虫的虫口密度能降低30% - 50%。

化学防治也是必要的补充。但要严格按照规定的剂量和安全间隔期用药。比如防治霜霉病时,常用的杀菌剂甲霜灵,在发病初期,按照每亩100 - 150克的用量进行喷雾,每隔7 - 10天喷一次,连续喷2 - 3次。

4. 灌溉管理

避雨栽培下的灌溉也需要精准控制。由于避雨棚的存在,土壤水分蒸发量相对较小。所以不能像露天栽培那样随意灌溉。可以采用滴灌技术,这种技术能够精确地将水分输送到葡萄根系周围。数据显示,滴灌比传统的漫灌节水30% - 50%。而且,滴灌可以根据土壤湿度的传感器数据来进行自动化控制。当土壤湿度低于60%时,自动开启滴灌系统;当土壤湿度达到70% - 80%时,停止灌溉。

四、总结

葡萄避雨栽培技术为解决葡萄病害问题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方案。通过避雨棚的搭建、科学的土壤管理、综合的病虫害防治和精准的灌溉管理等多方面的措施,能够让葡萄在相对稳定的环境下生长。这不僅减少了病害的发生,提高了果实的品质,也增加了果农的收入。

从实际的数据来看,在采用避雨栽培技术的葡萄园中,果实的平均单果重能够比露天栽培提高10% - 15%,甜度能够提高2 - 3度,果实的优质果率能达到80%以上。这对于葡萄产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那些曾经饱受病害困扰的露天葡萄园,如果能够逐步推广避雨栽培技术,相信会有更多的果农受益。就像那位老果农,如果他的葡萄园采用了避雨栽培技术,他再也不用担心病害对葡萄的侵害,他的葡萄将会以更好的品质走向市场,他也能收获满满的幸福和希望。这种技术的推广,需要政府、农业技术人员和果农们的共同努力。政府可以给予政策支持和资金补贴,农业技术人员要加强技术培训和指导,果农们要积极学习和应用新技术。只有这样,葡萄产业才能在避雨栽培技术的助力下蓬勃发展,结出更加丰硕的果实。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