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毕业就一定一路混得好吗?高考状元、北大毕业的耿华军以自己的经历来告诉你答案:不一定,可能更容易栽跟头。
耿华军以高考状元身份进北大就读,工作十年后自己出来创业,那是2015年,跟风做了个健身APP,既不接地气又不是自己擅长的,坚持了几个月,毫无意外地失败了。
沉寂了半年后,紧接着不甘心第二次创业,总结了上一次经验教训,耿华军做了个公众号,内容是自己熟悉的地理科普,取名叫做星球研究所,不过还是没有起色,在北京租一个五环外的破旧办公室,靠吃泡面度日,整天为去哪里拉投资发愁。
公众号当时已经过了最黄金的红利期,大量的新号涌现,耿华军没有资金去做营销推广,也不愿意靠夸张标题、劲爆内容来吸粉,所以一直阅读量惨淡,粉丝增长很慢,也就没有盈利。
很多人劝耿华军先生存再发展,不如学学大号,学着用标题党、水文、擦边球等形式抓人眼球扩大阅读量涨粉丝,接接广告有点盈利。
耿华军对这种好意一概拒绝,他的“轴”劲又上来了,觉得宁可做得慢一些,也要保证质量做精品。
一是他是真的喜欢地理,是个地理控,研究多年,本身对质量有较高的自我要求,他觉得底线一旦突破就回不去了。二是本身是个学霸,经过顶尖学府四年历练和十年大公司工作经历,耿华军有他的傲气和坚持:要么不做,要么就做精品。
这就是为什么名校毕业创业更不容易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
一是他们从小一路都很顺,挫折相对少一些,对一些困难和复杂性预估不足。
二是因为相对单纯,做事专心又追求极致,专注有余灵活不足,搞科研做内容很好,搞管理外交就是弱项。这既是长处也是短板,创业可能波折要多一些,但是做出来的东西一般都错不了。
尽管公众号内容质量非常好,但是最开始也只有耿华军的几个同学、朋友浏览点赞,没有收益,耿华军就这么撑着。不过,由于内容质量高、面向人群精准,收获的粉丝都是铁杆粉丝,其中就包括了高樟资本创始人范卫峰。
苦哈哈更了很久的文之后,一篇推送爆了,叫做《登上珠峰,你会看见什么》,阅读量300多万,公众号靠着这一篇文章涨粉6万,一夜之间就成为科普类明星账号。后来篇篇阅读量50万+,粉丝涨到了100多万。
嗅觉敏锐的范卫峰注意到了这个公众号的爆发力和商业价值,当机立断联系到耿华军,表示想投资,耿华军也需要资金来建立专业创作和运营团队,双方一拍即合,获得了300万天使轮投资。
耿华军又招募了近20名团队成员,全部是“星球研究所”的铁杆粉丝,也都是资深地理控,这样能保证更新的速度和质量。签约了近千名摄影师,分布在全国各省份。
随着公众号的发展,又获得了飞马资本、国家新闻网站旗下人民创投1000万A轮融资。
自媒体求快求胜,但是星球研究所很另类,对于质量有着变态的执着追求,坚持三条准则:不追热点、不做“标题党”、十天一更。主创团队学历都非常高:基本都是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科院等院校或科研机构。
每一篇推送都让你有一种在家中就能日行千里、身在工位却能神游祖国大好河山的感觉。把中国不同地域的壮丽河山、自然景观、人文历史、风土人情都讲得生动详实,配以高质量的高清美图,让人身临其境神游其间。
这些高质量的公众号是叫好又叫座,平均每篇文章阅读量50万+,一篇题为《什么是武汉?》的微信推文刷屏了朋友圈,33小时后阅读量突破1000万。
因为在科普领域的突出成就,星球研究所被评为“十大科普自媒体”。普遍评价它的推文已经达到了纪录片水准,堪称“手机版国家地理”“公号里的BBC”,内容多次进入中宣部“学习强国”平台。
应广大粉丝的要求,耿华军将星球研究所的文章精华汇总成一本书,叫做《这里是中国》。一上市就爆火,被认为最有价值的地理科普书,销售几百万册,耿华军团队也因此获利6000万,彻底翻身。
为什么这么受欢迎?是因为高质量,高价值,高颜值。
书中精选365张充满地域特征的高清长图,519页充满感动的中国故事,更有53张专业的有凹凸手感的地图。
我收到这本书的时候简直呆了,太好看了,五百多页图文并茂装帧精美,照片质量很好,张张精美,堪称艺术品。不仅有高质量的图片,还有对地理成因、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的讲解,是一部纸质版的《走遍中国》,有很好的地理科普作用,以有趣的方式重温了一遍中学学的地理知识。
书中的地图好多是凹凸感的,采用了浮雕起鼓工艺,高原、山脉、平原、河流等手感颜色都不同,让人印象深刻过目不忘,可触摸中国地理的“肌理”。我上学的时候如果有这本书,就不用死记硬背和反复画地图了。好多地图和图片为了保证质量,都是折页的,展开是很大一幅,非常直观震撼,对于学生的地理学习很有帮助。
因为这本书的高质量,得到了业内人士和专家一致好评,中科院多名院士、地理专家推荐这本书认为是一本高质量的国民地理书。中科院院士、中国科普作家协会荣誉理事长刘嘉麒说:“《这里是中国》实有一书在手,通晓天下之感,是一部别具风格的人文地理和百科全书。”
和孩子一起读读这本书吧,在家里就能走遍中国,了解山川日月背后的故事,和孩子一起居家旅游,做一个见多识广、眼界开阔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