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中的成功作家,开启草根文学时代网上写作3年收入4000多万

遇见小野 2021-02-05 20:05:21

公务员中最厉害的作家,作家中最厉害的公务员,利用业余时间在网上连载写作3年,累计赚了4000多万的版税收入,而且这个收入目前还在持续增加。令人惊讶的是,在被媒体报道出来前,同事、朋友甚至妻子都不知道,身边这个年轻人,是网上赫赫有名的作家当年明月,本名石悦。

石悦低调并不让人意外,公务员的工作性质和氛围决定了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非常低调谨慎,十年磨一剑深藏功与名。这个队伍里可谓卧虎藏龙,很多人都和石悦一样,不显山漏水,其实各怀本事一身绝技,靠自己奋斗实现草根的逆袭。

从古至今,读书与考选都是平常人家孩子跨越阶层的重要途径。没有背景和资源,他们付出了艰辛努力,能成功的人,都是有实力的人。能通过竞争激烈的公务员考试,以几十、几百、几千分之一的比例进入公务员队伍,很客观地说,公务员队伍荟萃了有才的人。

2001年,石悦毕业于一所211院校,在1300多名竞争者中脱颖而出,通过国家公务员考试,进入广东顺德海关。后辗转于海关总署、生态环境部、河北隆化县、山东省,现在在山东省政府任职,正处级实职。

你如果在大街上见到石悦,绝对不会想到这个人就是当年名震网络江湖的大神当年明月,因为本人绝对和作家的“风流倜傥妙语如珠”挂不上号,他真的就是我们平时想象的那种基层公务员的模样:白衬衫、黑西裤(衬衫还得扎裤腰里),不苟言笑,略胖,看起来憨厚敦实。

当年很多他的同事看到了电视的采访,才知道身边这个话语较少、平平无奇的人竟然闹出了这么大的动静,特别吃惊。

但其实,每个人的命运在一开始就有了铺垫,当年明月不是光有好运,碰上了网络文学爆发的年代,他得到千万人的追捧,开启了一个草根文学时代,是由他前二十几年的积累、努力加上天赋和一致来共同成就的。

看过他写的东西,就会知道这个人的文笔不错,历史底蕴丰厚,里面涉及到历史、经济、政治、文学、法学甚至心理学、物理学、医学等各方面的知识,作者是个知识面很宽、储备很丰富的人。

兴趣和成长经历使然,石悦从小熟读历史、热爱历史,在中学前已将《上下五千年》读过12遍,中学6年又通读了《二十四史》3213卷4000多万字,大部分为竖版繁体。大学期间,又拿出大量时间读历史资料。

在写《明朝那些事儿》之前,他已经通读了五六遍的《明实录》。对于历史知识和典故,是手到擒来。

但是,史书读多了,石悦觉得正史艰涩,程式套路太多,普通人读起来真的很困难很乏味,这将大部分人挡在了历史门外,也就见识不到真正的历史,看不到历史的波澜壮阔、兴衰荣辱,也体会不到历史带给我们的智慧和启发。

他决定写一部可以很好看的历史,让人人都能知道真正的历史,而不是那些被戏说扭曲的历史,从历史中得到些什么。

2006年3月,石悦在当时最火的天涯论坛历史板块开了个帖子,名字叫做《明朝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的好看》,写明朝的历史往事。

他给自己起的网名叫做当年明月,来源于一句古诗: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向逝去的那段历史致敬。

要写个小作文容易,写几篇、几十篇帖子也容易,但是讲明白、讲细致一个王朝276年、16帝王的历史,是一个超级大的工作量。还得要把这些事情写的生动有趣引人入胜,难度又增加了,这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好在石悦历史知识积累的足够丰富,20多年读史给他带来的储备和对明朝历史的深入研究让他早就对明朝历史的大小时间烂熟于心,文思泉涌。

石悦不爱应酬交际,每天晚上下班后,就埋头进书房,写作、查资料、校正,每天更新2000字左右,除了生病、节假日等,很少断更,遇到断更,还要跟网友请假解释。2006年3月10日开始写第一篇,2009年3月21日完结,雷打不动连更了整整3年,共9卷200多万字。

这是非同一般的意志与坚持,诸位想想自己曾经做哪一件事情能够坚持三年?。

在石悦开始写作的时候,是没有利益驱动的,在天涯连载并不会有什么收入,他的连载也从未进行会员收费充值之类,那些连载至今还在网上对外开放着。

他在访谈中在网上发这些帖子就是为了分享,也为了给自己一些警醒,牢记历史的智慧和教训。他深知正史史书的弊端,在网上连载的时候,为了让读者能看的津津有味,在保证史实严肃正确的基础上,采取了一些别的“花样”,比如:

语言诙谐幽默,用很多现代人更喜欢的网络语言;把握好节奏,每一次连载结束时都要设置点悬念、“扣子”等,吊起读者的胃口急不可待等着下面的章节;加入了大量的推理、心理还原、悬疑等元素,让读者参与进来去推理论证;描述的场景都很有画面感,让人仿佛身临其境,进入了电影场景······

这是一种全新的体验,石悦自创了一种文体,一种解读历史的方式,像史书而不是史书,像小说而不是小说,像评书而不是评书。就俩词:上瘾、过瘾!

头几个帖子发出,就成为了热帖,很快成为天涯最热的帖子,连载的三年间,热度居高不下。

帖子有多热呢?在2006年那会,全国网民不过亿,还是PC时代,当年明月帖子点击量过百万,属于现象级。

这么热的帖子,很快就被出版社盯上了,商量当年明月结集出书,2006年9月便出了第一本,截至连载完毕,共出一套7本,后不断增补修订,成一套9本。

和帖子一样,这套书大热,每次一上市就被抢购一空,累计销售千万套,当年明月也因为这套书屡次登上作家富豪榜,网络可查的版税就有4000多万。

为什么这么受欢迎呢?确实好看。

《明朝那些事儿》的最大特点就是比正史好看,比野史、戏说靠谱,虽然读起来很像小说,但是里面的所有事情都是真实的,经过考证的,有史料出处,真实性经得起检验。

当年,中央电视台邀请知名明史专家、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毛佩琦在百家讲坛《正说清朝十二帝》成功之后,央视又邀请他讲《正说明朝十六帝》,可是他讲到成祖之后就不讲了。

他说自己讲课的目的是为了普及明史,但突然发现网上有个《明朝那些事儿》讲的更好,不但史实准确,而且生动易读,更有利于普及明史。他转而支持当年明月,后来在多个场合都推荐过这套书,给这套书站台、作序,帮助校对修订。

好看精彩,在他的笔下,276年的历史徐徐展开,打开这本书读上一页,你就仿佛进入了那个年代,一个个的历史人物、帝王将相向你走来,他们的雄图大略、野心权谋、人心算计、政治斗争被一一还原,故事情节跌宕起伏而人物丰满有血有肉。

所有的历史都是人的历史,而人是有人性的,善恶交织命运沉浮悲欢离合。

说到南洋海盗首领陈祖义,各国都受其害然而无计可施。郑和奉朱棣命与其交战将其拿获,却没有当场斩首,因为他知道陈祖义还有用,还有一个很大的价值也是最后的价值没有发挥出来。他把陈祖义押送给朱棣,由朱棣当着各国使臣的面将陈祖义斩首,满足朱棣杀一儆百、内外立威的需要。

郑和这么能干又懂得揣摩领导心思的人,能不得到重用吗?这也是他能从一个人人瞧不起的太监变成重臣、宠臣、太监,航海家、外交家的原因。

胡宗宪一辈子都在抗倭,是个抗倭名将,连戚继光都是他手下。打了一辈子仗他没有死在抗倭战场上,却因为站队问题朝堂政治斗争投入大牢,死前留下两句诗:宝剑埋深玉,忠魂绕白云。

朱元璋想自己的子孙永守江山又不起叛乱拥护中央,杀光了功臣,又把子孙分封到各地做藩王守江山,无诏不得入京,以为从此就固若金汤,结果他一死,自己儿子朱棣就起兵叛乱,建文帝朱允炆无人可用,因为可以对付朱棣的老臣名将都被爷爷朱元璋收拾干净了,这就证明了这套制度不好使。

柳传志在多个场合提到过《明朝那些事儿》这本书和这个故事,表示这个故事到今天对于企业管理、队伍管理都很有借鉴意义。

这些故事,读完总让人感慨良多,细细品味,历史永远值得反复学习研究,历史故事中蕴含着大智慧。而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前车之鉴后事之师,尽管已经有历史参照,后人却还总是在前人栽跟头的地方跌倒,多读读历史,更好指导我们的人生抉择、关系处理、进退安排。

学好了历史,受益一生。

8 阅读:5258

评论列表

▲ ﹏、天 .

▲ ﹏、天 .

19
2021-02-06 11:44

明朝那些事,写的幽默风趣。看了好几遍了。

miss y

miss y

7
2021-02-10 21:50

他现在不是说已经是厅级官了吗?话说这本书的结尾我到现在也没想通他想借徐霞客的事表达什么

封丘非正常人类研究中心名誉院长 回复 03-01 23:50
做自己喜欢做的事,人生无憾

葵花DXS

葵花DXS

6
2021-02-10 06:21

柳传志看了后深收启发,决它联想只搞组装,营销,不搞研发

争渡人 回复 02-27 09:17
搞研发就不好掌控公司了,还是赚快钱好,地位还稳。

般若·野狐

般若·野狐

4
2021-02-06 01:10

总管好像也是公务员[笑着哭]

用户16xxx34

用户16xxx34

4
2021-03-04 21:20

高中时,也就是十年前读过这本书,写得很好,很有趣

焚香夜

焚香夜

3
2021-03-23 08:38

至今没人黑也没法去黑的一个网络写手[笑着哭]

阿苏

阿苏

1
2021-03-05 12:44

看了四五遍

用户13xxx03

用户13xxx03

1
2021-03-21 21:31

网文扛把子不是唐家三少吗

橋爺

橋爺

2021-03-04 17:47

原来是他!终于得见真容![呲牙笑][呲牙笑][点赞][点赞]

遇见小野

遇见小野

世界很大很美好,向阳生长遇见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