尴尬!德环境署调查中国碳信用项目,竟查出自家丑闻

光头老莫头 2024-12-17 20:00:39

据德国公共广播公司 ZDF 报道,德国环境署(UBA)一直在调查中国的碳信用项目,却查出自家的丑闻。

而且,据报道,壳牌、俄罗斯石油公司和 OMV 等公司都卷入了这场丑闻。这些跨国石油公司在中国设立了新项目,旨在减少国内石油生产中的二氧化碳排放。

5年时间共套取联邦政府补贴23亿欧元。所付出的代价就是剪辑整理中国的减碳先进设施照片和卫星图,就可以向德国环保署申请资金。

德国媒体报道画面:卫星图

事情是这样的,德国政府推出的上游减排项目允许石油等企业通过资助国外的减排项目来获得绿色碳信用,以满足国内的碳排放法规要求。

然而,德国媒体调查发现,部分项目存在造假问题,涉及多家大公司在中国的所谓减排项目,这些项目或是根本不存在,或是以旧充新,夸大减排效果。

2023年8月德国联邦环境署首次收到相关项目违规的指控,并于当年9月开始调查 。2024年5月,该机构提交了刑事诉讼,9月6日表示已拒绝了价值1800万欧元的碳信用, 且有17人因涉嫌商业欺诈被柏林检方调查。

据基民盟/基社盟估计,此次欺诈可能导致45亿欧元的损失,而非德国环保署所说23亿欧元 。这里面的猫腻,懂的都懂,那些大公司,更像是外围白手套,环保部门才是真主,要不然,也不会五年时间一点不发现。

德国媒体报道画面

其实,我更担心的是,这些工程有没有也骗取了中国资金。

还好,虽然其中涉及在中国的多个上游减排项目,但这些项目被发现存在造假问题,其目的是套取德国政府补贴,而非骗取中国资金。

也就像明星的阴阳合同,一个给德国政府,一个给中国政府,这些配合的公司当然也是有好处的。

这些项目的审核由德国排放交易管理局及相关独立认证机构负责,造假问题主要出在德方审核环节,是企业与德方审核机构之间的欺诈行为,与中国资金无关。

虽然有中国企业被卷入,但也是向德国出售气候证书等以获取德国企业资金,而非被德国企业骗取资金,如北京卡本新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相关操作是骗取德国企业资金,而非相反。

具体操作流程:

首先,挑选中国已有的减碳先进设施相关照片以及卫星图,以此作为所谓“项目依据”,虚构出在华投资建设减碳项目的方案,编造项目具体内容,比如假称采用了何种先进减碳技术、预期能达成多高的减排量等。

然后,按照德国上游减排项目申报要求,将这些虚假材料整理成看似合规的申报文件,提交给德国负责审核的相关部门及机构,利用审核环节可能存在的漏洞蒙混过关。

最后,在通过审核后,依据获批情况持续伪造项目进展等资料,来持续申领相应的联邦政府补贴,在长达5年的时间里不断骗取资金,直至被发现造假问题暴露。

然而,德国之声报道的时候,却是重点报道北京卡本新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方面的问题,还以一个耸人听闻的标题:一家中国小公司是如何欺骗德国政府的?全然不提自家事。

10 阅读:3698

评论列表

西戈

西戈

9
2024-12-20 07:31

一个德性,无论中外,在骗补的路上,总是一大群人

面对疾风 回复 12-20 12:33
关键9在于能骗多久,,

光头老莫头

光头老莫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