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第19届“中法文化之春”艺术节于4月11日在深圳海上世界文化艺术中心正式开幕,将持续至7月,覆盖中国31个城市,包含62个项目的325场活动。本届艺术节以“海洋保护”为重要主题,呼应6月法国尼斯第三届联合国海洋大会,开幕大戏为改编自儒勒·凡尔纳《海底两万里》的沉浸式木偶剧,由莫里哀戏剧奖得主克里斯蒂安·埃克与中方团队共创,通过诗意表达呼吁海洋生态保护348。
2. 沈腾的角色:喜剧文化与跨界交流的桥梁中国演员沈腾担任本届艺术节宣传大使,他在发布会上强调法国作为喜剧发源地的深厚底蕴,并分享了对法式幽默的见解:“从戏剧到电影,法式幽默形式多样,直击人心,让观众在笑声中感悟世界。”他还特别推荐法国导演莱奥·卡拉克斯的《新桥恋人》,称其展现了“爱的疯狂与纯粹”267。沈腾表示,希望通过活动促进中法艺术家合作,让两国观众感受到“既有趣又深刻”的作品27。
3. 艺术亮点:多元形式与顶级机构参与舞台艺术:除《海底两万里》外,法国演员伊莎贝尔·于佩尔将携契诃夫名作《樱桃园》来华巡演,法国国家交响乐团、凡尔赛宫皇家歌剧院管弦乐团也将展开巡演,演绎经典法式旋律478。
展览与沉浸体验:奥赛博物馆、蓬皮杜中心等法国顶级文化机构参展,推出“巴黎1874:印象派之夜”沉浸式体验,重现19世纪艺术革命现场;摄影展“摄影大观”和法兰西喜剧院舞台珠宝展则展现法国当代艺术与工艺设计458。
跨界创新:活动涵盖戏剧、舞蹈、音乐、图像小说节等,如编舞家玛姬·玛汉的现代舞作品、全新打造的夏至音乐日等,凸显艺术形式的多样性47。
4. 文化意义:19年的对话与共鸣自2006年创办以来,“中法文化之春”已成为中国规模最大的外国艺术节,也是法国海外影响力最广的文化盛事之一。艺术节通过大胆策划与多元形式深化文明对话,促进两国艺术家合作,例如中法联合创作的戏剧项目,以及印象派与现代艺术的学术探讨346。法国驻华大使白玉堂指出,活动旨在“让艺术唤起跨越国界的共鸣”7。
5. 公众参与:从观看到体验城市联动:活动遍布北京、上海、成都等31城,深圳作为开幕城市,后续将迎来巴黎印象派之夜、图像小说节等特色项目35。
互动形式:观众可通过沉浸式戏剧、工作坊及讲座近距离接触艺术家,例如木偶剧《海底两万里》的互动环节,让观众亲身参与叙事8。
结语沈腾的加盟为“中法文化之春”注入幽默与亲和力,而艺术节本身则通过经典与创新的碰撞,成为中法文化交流的鲜活注脚。无论是海洋主题的深刻反思,还是印象派的光影重现,这场持续三个月的盛宴将重新定义观众对艺术的感知方式。
互动话题:
你最期待本届艺术节的哪类活动?戏剧、音乐,还是沉浸式展览?
评论区分享“你心中的法式艺术代表作”,点赞TOP3送【艺术节周边礼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