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性共生:第二届佛罗伦萨国际年度艺术展|中国艺术家赵蘅

当代油画 2025-01-10 12:02:06

展览地点:意大利贝里尼宫(意大利贝里尼博物馆)

展览时间:2025年1月4日至8日

联合主办:意大利托斯卡纳大区政府、佛罗伦萨市政府、意大利贝里尼博物馆、意大利国家美术协会

第二届佛罗伦萨国际年度艺术展由托斯卡纳大区政府、佛罗伦萨市政府、意大利国家美术协会和贝里尼宫联合主办,旨在回顾2024年的重要历程与成就,并展望2025年的合作深化与转型。共同呈现一次里程碑式的跨年度历史与当代之间的艺术对话。

本次展览主题为“诗性共生”,呈现以艺术的、诗意的、哲学的手段表现出未知的共生潜力,用艺术作品探索生命形式的边界与共生状态。来自各个国家的艺术家的当代作品和文艺复兴时期以来的经典作品形成跨越时空的对话,在“诗性共生”这一主题下,于古老的贝里尼博物馆交相辉映,必将在艺术史上留下深深的印迹。

《眺望巴黎圣母院》

布面油画

54×41cm

1997

《吕霞光画室的早晨》

布面油画

60×80cm

1997

《塞纳河的雨》

布面油彩

60×80cm

1997

《塞纳河的夜色》

布面油彩

1997

《威尼斯的船》

布面油彩

50×30cm

1998

《邻居的窗》

色粉画

1998

《向大师致敬》

纸本设色

30×20cm

2018

《向大师致敬之二》

纸本设色

2018

《妈妈的小院-石榴快熟了》

彩铅

25×17.5cm

2012

《妈妈的小院-第二场雪后》

彩铅

25×17.5cm

2019

《告别妈妈的小院》

彩铅

25×17.5cm

2023

我晕倒在巴黎圣母院

赵蘅 / 文

1996年岁末,巴黎极寒。平安夜这晚,我先在斯洛伐克美女苏姗娜画室里参加了一个圣诞聚会,晚宴后她和几个朋友们要先上圣心教堂,而我坚持只身去了巴黎圣母院。

巴黎圣母院离巴黎国际艺术城非常近,就在塞纳河斜对岸,每天都能从我住的8303画室窗外眺望到她的巍峨和瑰丽。晨雾里朦胧的美,夕阳下光彩照人,一一尽收眼底。然而冬天她被冻僵冷峻的样子,更富历史感,我还是第一次见到。

夜幕沉沉,我夹在从四面八方涌入桃形浮雕门洞的朝圣人群中缓缓挪步。警察们在队前维持秩序,让一部分人先进去,拦住了排在后面的人。广场上尽是封冻的残雪,教皇的青铜骑马雕像被复盖上一层熠熠发光的白霜。我曾经不仅画过,在阳光明媚的秋天时,连教堂里的泥塑群像我都描绘过。那是一个久远了的建造圣母院的场面,男女老少还保留着十五世纪的形态。如今低温数日,过了子午夜更加寒气逼人,这氛围很容易令人怀念那个公元前一年的冬夜,一个男孩落生在耶路撒冷的马槽里,他就是耶稣。无论是否把基督教当作信仰,耶稣毕竟是圣母玛丽亚的善良儿子。他后来被邪恶的人们钉死在十字架上,这个悲剧故事流传了千余年也经久不衰。

为纪念圣人的生日命名的圣诞节是罗马天主教会所为,那一年是公元344年。现在从这座庞大而堂皇的歌德式教堂建筑里,正传出一首高昂而悠扬的圣歌,它飘荡在空气里,方园数千米都能听见。在我从塞纳河北岸走过拱桥,这美妙绝伦的音乐一直萦绕着我,使我长久地感动。很早就从雨果的传世之作中知道了圣母院的名字,大师笔下,中世纪教会制造了一桩桩令人发指的冤案黑幕,人们对爱斯米拉达与驼背敲钟人的传奇信以为真。那时候没人敢说地球是圆的,散发一份“歪理邪说”的宣传品都会被处死。其实圣母院才真是法国兴衰荣辱史的最清醒的见证,她更像一位劫后余生的千年老人!在这里举行过的典礼仪式年表中,从十字军东征、百年战争后圣女贞德昭雪,到攻陷巴士底监狱。新古典主义大师大卫(J.-L David)1805年-1808年画的巨幅油画《拿破仑加冕礼》正是以此为背景。我更兴奋地得知战胜德国法西斯、巴黎结束了四年亡国屈辱岁月的庆典,也是在这里隆重举行的。一九七0年,法国抵抗运动的统师,功勋卓著的戴高乐将军的追思弥撒使圣母院蒙上一片哀伤。

零点差五分,我终于带着浑身寒气走进神殿。

晃眼的一簇簇烛光下,黑压压的一片人坐满了厅堂。我企图在走道上找到落脚的位置几乎是徒劳。在厅堂尽头、巨大的玻璃图形天窗下,祭坛离我实在太远了,我只能伸长脖子在人群缝隙中仰望。圣歌还在继续,我看见了合唱的男女唱诗班。专业歌剧院的演员也未必有他们这样的如金子般的歌喉。一排神父整齐地站在祭坛前,他们中有的走出吟经文,有的担任圣歌领唱。

突然,一个宏亮庄严的声音响起,从悬在半空的电视屏幕上更清楚地看出,它来自银发如雪的主教。他一身白缎长袍,头戴红色教帽,戴着眼镜、表情肃穆地站在摆着巨烛的宣教台前。当第一句法语Aujourd’ hui nous dans ici,(今天我们在这里)响彻教堂上下时,我明白,零点已到,弥撒开始了。

所有的人一下子被凝固了似的,全都陷落自我想象的意境中。随着音乐般的演讲进行,这种相互传染的超凡脱俗气氛,好像使每个人都变得崇高起来。

是冥想耶稣还是反思自己,是宽容了仇人还是惭愧当父亲的没有尽责?也许失恋的苦痛忽然释然了,也许明天要去警察局自首罪恶?我想象着可容纳的数干人的巴黎圣母院,此刻已变成了自我净化的反省院。

而我自己在尽情享受着,用我的听觉和视觉,只有心灵可以体味的美感。我不需要通过宗教仪式来改变什么,我需要的是给自己本来已很丰富的人生体验这本书再增添一页。

但是极度的兴奋紧张,终于走到了极致。

开始我心慌得难受,渐渐手脚冰凉坐立不安,有种生命要戛然而止的感觉。那高高通明的穹顶和亮着烛光的吊灯,像渺远的天国在召唤我,整个教堂在旋转。倾刻间,周围的人变得模模糊糊,好似一幅幅撕碎的水彩画,我想叫喊却没力气,一个声音在心里急促地说:“快,快,快请求帮助!”终于如愿,我发现了一团白色,她正在我的右前方,很年轻,穿着雪白的大衣。

我挣扎着朝这位白衣少女走去,但腿脚已不听使唤。这时我看见她已向我伸出了双臂,像迎接一个刚学走路的婴儿。而我一下子扯住她的衣袖,用微弱的声音刚说了半句英语Can you help……(可以请你帮助),但还未说完,便摊倒在她怀里。

实在回忆不出在圣诞夜里,那位小姐是怎样把我架到门外的,是她一人,还是有别人一起抬我。幸亏我个子瘦小。

教堂外,凛烈的寒风才使我有了一点儿神智。

Vous parlez francais? (你会说法语吗?)

恍恍惚惚觉得问话的是位警察,高大帅气。他和另几位警察一起围住了我。

我虚弱得以已无法开口回答。

这时简直是天意助我!美人苏姗娜像童话中的仙女下凡一样,这时恰好正来到了圣母院门前。她一下子认出了这个被救的东方女人是我,并立刻用法语代我回答:

Elle est ma une amie. Elle est une Peinter Chinois.

( 她是我的朋友,她是一个中国画家)

然后她不由分说地和另一位爱美尼亚里画家一起,把我搀了过来。那警察点点头不多问,他们把我交给了认为最可靠的人。

往下发生的事,就不言而喻了。我被这两位艺术城的洋画家一边一个搀扶着,慢慢走回艺术城。一路上我仍神经质似的不断地重复着一句英语: I will be die . (我快要死了)。

No, No, you haven’t (不,不,你不会,)苏姗娜不断安慰着。

我们走过拱桥,河岸上寒冷刺骨。我才瞥见苏姗娜那张粉红娇美的圆脸已冻得青紫。她一只手架着我,那空着的手则紧紧拽住自己的大衣领,好遮住裸露而丰满的脖颈,我知道大衣里只有那件单薄美丽的黑色长裙。

我被一直护送到8303画室,他们扶我躺下。我那挂满一面墙的近作,让这两位洋邻居惊喜不已并恍然这场事故发生的原因。

事后我问苏姗娜摸到我放在的圣诞树下的礼物没有,什么礼物?她问。一只手镯,中国的红色香珠,专为你预备的啊。但是我的愿望显然落空了。回国前我补送给她另外一件礼物。去年她曾寄来明信片,上写道:ZHAO,I Miss you very much!

老同学江大海说:“赵蘅你怎么这么会选地点,我晕在电话厅,而你晕在圣母院,这本身就是一件很美的事啊!”

2019年4月16日(北京时间),巴黎圣母院发生震惊世界火灾当夜,在这举世震惊的心碎时刻,我和巴黎圣母院的这次奇遇,将是我此生的一次光荣纪念!

2024年11月我重返巴黎,亲临并写生巴黎圣母院复建现场,见证了法国人超凡的勇气和创造奇迹的魄力。在我回国17天之后,12月7日巴黎圣母院重新开放,那一刻我和全世界的目光一样再次投向这座神圣的殿堂。

2025年1月于北京

赵蘅| Zhao Heng1945年生于重庆,祖籍温州。11岁-12岁在莱比锡学习素描,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附中、文化部电影动画大专班、北京语言自修大学、深造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进修班。中国美协、中国作协、中国影协会员。巴黎国际艺术城吕霞光画室应邀画家。2004-2024年担任世界女艺术家联展中方组织工作。曾在香港、巴黎、槟城举办个展。油画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法国前总统希拉克及各国收藏,入编中国现、当代美术全集及《今日中国美术》等。著有《拾回的欧洲画页》《下一班火车几点开?》《四弦琴》《我的舅舅杨宪益》《和我作长夜谈的人》等图书,并绘有名家名作插图《呼兰河传》《幼年》《合宜的位置》《通往父亲之路》等。曾获建党七十年全国美展银奖,第八届冰心儿童图书新作大奖,中国女性文学奖提名等。

2025年1月4日,备受瞩目的“诗性共生:第二届佛罗伦萨国际年度艺术展”在意大利佛罗伦萨阿诺河畔的贝利尼宫隆重开幕。此次展览由贝利尼宫、ISOLART GALLERY、托斯卡纳大区政府、佛罗伦萨市政府以及意大利国家美术协会联合举办,并得到官方支持,旨在搭建一个跨年度、国际化的艺术交流平台,促进不同国家与地区间的艺术文化交流。

现场出席的嘉宾有:贝利尼宫馆长Sveva Bellini、佛罗伦萨美术学院副院长Giandomenico Semeraro教授、卡拉拉美术学院Malandrino Gaetano教授、意大利Nomya文化协会主席Rossella Tesi、意大利MANDRAGORA出版社、 ALIAS文化中心现任总裁与首席执行官Mario Curia,意大利著名建筑师、意大利航天局 (ASI) 首席设计师Marco Pisati,建筑艺术学者Gianluca Guzzi,佛罗伦萨会展中心主任Fiamma Domestici,马兰戈尼艺术基金会主席Mattino Marangoni,德国艺术家、纽约大学教授Baerbel Reinhard等。

展览汇聚了来自意大利、中国、英国、法国、美国等国家的70余位杰出艺术家,他们将带来油画、雕塑、装置、影像、数位艺术等多种形式的艺术作品。这些作品围绕“诗性共生/SIMBIOSI POETICA”这一主题展开创作,灵感源自黏菌生物在现代生物实验中所展现出的网络式智能与协同效应。黏菌作为一种介于动物与真菌之间、拥有多性别特征且无脑构造的单细胞生物,却能以分裂、规划、优化等方式自主选择最佳生存路径,其神奇而未知的特质,为艺术家们提供了丰富的想象空间,启发他们对“大数据共生自由意志”与人工智能未来潜力进行深入思考。

现场观众欣赏到参展艺术家们围绕“诗性与意境”、“黏菌智慧”和“AI时代的共生性”等主题内蕴所创作的深度作品。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艺术家们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创新思维,更通过艺术的形式,展开了一场跨越时空、跨越文化的精神对话,探索人类社会、自然物种与意识观念依存互动的新途径。

展览场地贝利尼宫本身就是一个充满艺术气息的历史建筑。始建于18世纪中叶的宫殿,坐落于风光旖旎的阿诺河畔,内部融合了海量的古老木雕、彩绘陶瓷、布鲁吉诺油画以及来自远东地区的古典佛教石雕等多元艺术品杰作。贝利尼家族拥有着欧洲数百年最深厚的文化艺术积淀,传承着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底蕴,珍藏有多纳泰罗、蒂齐亚诺·阿斯佩蒂、乔治·达·古比奥等艺术大师的稀世珍品。此次“诗性共生”展览与贝利尼家族的艺术瑰宝形成跨时代对话,不仅体现了对古典与当代美学的珍视与并置,更呼应了展览“共生”的核心理念。

参展艺术家:

Corrado Agricola - Paola Adamo - Tian’ai Bi & Xiaohui Hu - Xiaolin Bing - Riccardo Biondi - Conglan Chang - Mariana Cacciola - Maria Christide - Yuhan Cai - Kirio Cho - Miaojian Dong -  Qiuping Deng  - Yi Deng - Xiaojie Ding - Lucas Dragone - Yizhu Gong -  Antonella Gandini - Xiaoran Fan  - Zheng Fu - Wenhao He - Xin Huang - Sijia Huang - Zheng Huang - Kairos Hwang - Yi Liang - Lia Li(Jingyi Li)- Bo Jiang & Yu Li - Jason Lee (Ji Li) - Huanyu Li - Qiaochu Li - Mingrui Li - Jinshi Liu - Walter Puppo - Shengbang Liu - Stephen Liu - Wei Liu - Huanyu Lu - Silvia Noferi - Lunar - Xinyue Luo - Yujiao Luo - Hui Jing - Francesca Nev - Lika Pan - Elisa Pietracito - Walter Puppo - Roberto Pupi - Duccio Ricciardelli - Mimmo Roselli - Baerbel Reinhard - Dazhao Su - Can Tang - Meihong Tao - Tulaga - Siqi Wu & Haolai Zhou - Alessandro Secci  - Sally Wang - Jiawen Wang - Lixuan Wei - Huaijin Wen - Meishuang Wu - Mengxue Xia - Ziyang Xu - Han Xue - Weifeng Yang - Chunxuan (Kelvin)Yu - Xiaoming Zeng - Yan Zhang - Heng Zhao - Pu Zhang - Vittoria Yan Zhang - Tianyu Zhang - Youli Zhang - Haixiong Zhong - Jinda Zhong - Andi Zhou & Siyuan Ma & Bo Bao - Hua Zhu - Meng Zhu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