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秒进攻还是铁血防守?两位名帅的战术之争差点掀翻整个CBA。
谁能想到,一场关于"现代篮球该不该保留传统中锋"的辩论,竟让杜锋和李春江这两位冠军教头在媒体面前公开呛声,更戏剧性的是,这场风波最终以两人共同开办青训营收场。
事情得从去年季后赛广东对阵上海说起。

杜锋执教的广东队祭出五小阵容,全场采用23次挡拆外弹三分战术,硬生生用47%的三分命中率投死了对手。
赛后发布会上,李春江对着镜头直接开炮:"现在某些队就爱整这些歪门邪道,老祖宗传下来的中锋策应、背身单打全丢了,这么打篮球对得起姚明王治郅吗?"这话明眼人都听得出在点谁。

数据不会说谎。
翻看技术统计,广东队当季场均三分出手38.7次联盟第一,但篮板球41.3个跌到倒数第三。

李春江的上海队则保持着51.6个篮板的全联盟第二数据,传统双塔阵容让他们在二次进攻得分上碾压对手6.8分。
这波隔空喊话迅速引发全网热议,#传统篮球已死#的话题直接冲上热搜前三。

按杜锋以往的性格,这时候早该在微博上甩出三连冠奖杯照片了。
可这次他偏偏在《篮球公园》节目里玩起冷幽默:"李指导说的对,我确实该多研究研究张伯伦的录像带。

"更绝的是,他当场掏出手机展示购物车——里面躺着《奥拉朱旺低位教学》《贾巴尔天勾秘籍》等二十多套课程,屏幕右上角3万8的待支付金额把主持人看得直瞪眼。
转折发生在全明星周末的教练圆桌论坛。

当主持人旧事重提时,李春江突然掏出一叠数据表:"我专门请北体大做了分析报告,现代中锋场均触球次数比十年前少了11.2次,但三分线内终结效率提升9.7%。
"他话锋一转,"老杜的五小阵容逼着中锋练出三分,这手阳谋我服气。

"现场镜头立刻切向杜锋,这位少帅正笑得露出八颗牙齿。
要说这事最魔幻的后续,还得看两人上个月合办的"锋雨训练营"。

报名公告里白纸黑字写着:上午李春江教卡位要位,下午杜锋带队练三分战术。
最骚的是训练馆墙上挂着巨幅海报——左边是姚明上海队时期的背身单打瞬间,右边配着易建联NBA时期的三分出手图,中间八个大字"守正出奇,兼容并蓄"。

这里插句硬核分析。
查NBA近五年总冠军队伍的中锋数据,约基奇上赛季在三分线外的触球占比达到27%,而十年前霍华德这项数据仅有3.2%。

现代篮球对空间的要求,正在重塑五号位的技术模板。
咱们CBA球队的外援选择也印证着这点:上赛季大外援场均三分出手比2019赛季暴涨154%。

你更支持哪种打法?是李春江主张的"得篮板者得天下",还是杜锋推崇的"三分雨下众生平等"?欢迎在评论区晒出你的观点,点赞最高的三位读者将获得两位教练亲笔签名的战术手册。
顺便问句,要是让你组队,会选择周琦这样的空间型五号位,还是韩德君这种传统重型中锋?

这场战术之争最让人感慨的,是两位名帅从针锋相对到互相成就的转变。
他们用行动诠释了篮球哲学的多元性——就像乔丹的后仰跳投和库里的超远三分,本质上都是把球送进篮筐的智慧。

或许真正的篮球精神,从来不在非此即彼的选择里,而在海纳百川的包容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