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给俄罗斯“断气”,欧洲多国坐不住了,泽连斯基有大麻烦了

万象洞察 2025-01-21 17:49:47

2025年新年第一天,一则消息如重磅炸弹般在国际舞台上掀起轩然大波。据央视新闻报道,这一天,乌克兰毅然停止让俄罗斯通过其境内管道向欧洲国家出口天然气。谁也没有料到,这看似简单的“断气”之举,竟如同推倒了多米诺骨牌,引发了一系列令人目不暇接的连锁反应,让整个欧洲陷入了动荡不安之中,也让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自1991年起,俄罗斯就一直借助乌克兰的管道向欧洲输送天然气,这条能源通道维系着俄罗斯的经济利益,也关乎欧洲众多国家的能源稳定。然而,随着俄乌冲突的持续,两国之间的关系愈发紧张。到了2025年,双方为期五年的过境协议到期,在战争的阴影下,谁也不愿意再续签这份协议。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早在上个月就放出话来,基辅不会延长俄罗斯天然气的过境运输,理由是“不会允许用我们的鲜血赚取额外数十亿美元的可能性” 。就这样,在2025年1月1日上午8点左右,经乌克兰向欧洲出口天然气的业务戛然而止,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证实了这一消息。

这一“断气”事件,首当其冲受到影响的便是欧洲的能源市场。据财联社2025年1月14日消息,欧洲国家的天然气供应趋紧,气价也随之疯狂上涨。在荷兰,作为欧洲天然气交易基准的荷兰TTF中心,上个月天然气价格周四最后一次上涨1.2%,达到每兆瓦时49.49欧元(约合51.1美元) 。而在意大利,普通民众的电费账单变得越来越厚,家庭取暖成本大幅增加。原本温暖的冬日,因为高昂的能源费用,许多家庭不得不减少暖气的使用时长,老人和孩子在寒冷中瑟瑟发抖。工厂也受到了极大的冲击,生产成本直线上升,一些中小企业甚至面临着停产的危机,无数工人因此失去了工作,整个社会的经济秩序被搅得一团糟。

泽连斯基(资料图)

在众多受影响的欧洲国家中,斯洛伐克、匈牙利等东欧国家的处境尤为艰难。根据Rystad Energy的数据,2023年,斯洛伐克进口了约32亿立方米俄罗斯天然气,奥地利进口了57亿立方米,摩尔多瓦进口了20亿立方米,这些国家对俄罗斯天然气的依赖程度极高 。乌克兰“断气”后,斯洛伐克的天然气供应仿佛被掐住了咽喉。当地一家麦芽生产企业的董事长扬·哈曼对此感受颇深,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无奈地表示,自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后,天然气和电价就一路飙升,企业已经不堪重负,而这次天然气断供更是雪上加霜。如今,天然气价格已经是俄乌冲突爆发前的三倍多,即便企业想尽办法缩减开支,在急剧上涨的生产成本面前,也只是杯水车薪。他忧心忡忡地说,这样下去,不仅斯洛伐克,整个欧洲的竞争力都会下降。

面对如此困境,斯洛伐克政府自然不会坐视不管。当地时间1月12日,应俄罗斯国家杜马的邀请,斯洛伐克议会代表团计划前往俄罗斯商讨天然气供应问题。然而,在出发前却发生了一段小插曲。据央视新闻报道,波兰方面拒绝斯洛伐克议会代表团的飞机通过波兰领空,导致他们不得不改变航线,经捷克和德国飞往莫斯科。斯洛伐克国民议会副主席丹科对此十分不满,谴责波兰政府的这一行为。而波兰外交部却矢口否认故意刁难,声称是斯洛伐克向波兰发送的审批文件不够完整,当波兰要求补充文件时,斯方已经改变了飞行路线。

斯洛伐克国民议会副主席丹科(资料图)

与此同时,斯洛伐克总理菲佐也采取了一系列行动。当地时间1月13日,他向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发表公开信,言辞激烈地指出乌克兰停止天然气过境的决定,不仅给斯洛伐克带来巨大损失,对乌克兰自身和欧盟都造成了严重的损害。他在信中呼吁双方通过对话来解决这场能源危机,甚至邀请泽连斯基在两国边界附近举行私人会议,专门就经过乌领土向其他国家输送天然气的问题进行商讨。菲佐还透露,天然气运输中断将使斯洛伐克每年损失约5亿欧元,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足以影响到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 。作为回应,他甚至威胁要切断对乌克兰的电力供应。

而波兰在这场风波中的立场却十分微妙。一方面,波兰作为乌克兰的铁杆盟友,表态如果斯洛伐克切断对乌电力供应,波兰将提供“紧急援助”,并且已经做好了相关准备。但另一方面,波兰自身也面临着能源问题,在支持乌克兰的同时,也不得不考虑自身的能源安全和经济利益。这种矛盾的态度,使得波兰在这场欧洲能源危机中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再把目光转向摩尔多瓦,这个仍在申请加入欧盟的国家,上个月因担心能源安全,无奈宣布进入为期60天的紧急状态。摩尔多瓦政府虽然表示能够采取一系列措施来预防和缓解能源不足的威胁,但民众的担忧却与日俱增。超市里的食品价格因为能源成本的上升而悄然上涨,居民们在购买生活用品时,不得不为多花的钱而发愁。工厂的生产效率也因为能源供应的不稳定而大打折扣,经济发展陷入了停滞。

斯洛伐克总理菲佐(资料图)

从整个欧洲的层面来看,乌克兰的“断气”行为让欧盟内部的矛盾彻底暴露出来。俄乌冲突爆发后,欧盟就试图摆脱对俄罗斯的能源依赖,但像斯洛伐克、匈牙利这样的内陆国家,能源来源相对单一,短期内根本无法实现这一目标。如果盲目追随欧盟与俄能源彻底“脱钩”,不仅会丧失既得利益,还会引发国内严重的能源危机和民生问题。在能源问题上的分歧,使得欧盟内部的凝聚力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各国在应对危机时的立场和举措各不相同,背后反映出的是各自不同的国家利益诉求。

对于乌克兰来说,停止俄罗斯天然气过境虽然看似是对俄罗斯的一次“反击”,但实际上也给自己带来了巨大的损失。据路透社报道,由于管道关停,乌克兰每年将损失来自俄罗斯的高达10亿美元的过境费 。这对于在战争中本就千疮百孔的乌克兰经济来说,无疑是一记沉重的打击。失去了这笔重要的收入来源,乌克兰政府在重建基础设施、保障民生等方面将面临更大的资金缺口。医院的设备更新因为缺钱而被迫搁置,学校的修缮计划也无法实施,无数家庭因为失去经济来源而陷入困境。

俄罗斯天然气(资料图)

在国际外交舞台上,乌克兰也逐渐陷入了孤立的境地。斯洛伐克总理菲佐持续批评欧盟在战争中对乌克兰的支持,并且在去年12月访问莫斯科,与俄罗斯总统普京举行了会谈。这一系列举动表明,部分欧洲国家对乌克兰的态度正在发生转变。曾经坚定支持乌克兰的一些欧洲国家,在面对自身能源危机和经济利益受损的情况下,开始重新审视与乌克兰的关系。乌克兰在国际上能够获得的支持或许会越来越少,这对于泽连斯基政府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这场由乌克兰“断气”引发的欧洲能源危机,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各国之间复杂的利益关系和地缘政治矛盾。欧洲国家在这场危机中纷纷为了自身利益而奔波,有的努力寻求新的能源供应渠道,有的在对俄政策上产生了严重分歧。而乌克兰,在泽连斯基的领导下,虽然看似在与俄罗斯的对抗中采取了强硬措施,但却让自己陷入了经济困境和外交孤立的双重泥沼。未来,欧洲的能源格局将会如何变化?乌克兰又该何去何从?这一系列问题都没有明确的答案,只能等待时间来给出解答。但可以确定的是,这场“断气”风波不会轻易平息,它将持续影响着欧洲乃至全球的政治经济格局。

0 阅读:47
万象洞察

万象洞察

信息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