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报道,就在东部战区围岛军演仍在进行之时,国台办宣布海关总署已于21日起暂停台湾芒果输入,因在水果中检测到了有害生物。国台办表示,台湾应拿出更好的诚意与大陆做生意,完善货物出口的检验流程很重要,可有效促进双方互信。
对此,台“农业部”发言人就表示“大陆做法欠缺考虑”,但好在暂停芒果输入对台农民影响有限,台果农仍然可以找到“合适”的买家,台湾将通过内销或者是开辟海外新市场的手段,来为这些水果寻找销路。
随后,台“农业部”还称,按照国际惯例,双方需要经过充足的科学对话,再决定是否暂停产品输入,而大陆的做法显然违背了国际准则,或将影响到大陆的国际形象。
事实上,近些年来,大陆“惠台政策”一直在增加,但台湾对大陆的态度却一直十分敷衍,比如芒果封禁问题,此前5年在输陆芒果中,这种有害介壳虫的检测率是千分之一,而现在已经跃居到1.5%,十倍的差距足以说明,台湾对输陆的产品安全并不上心。
无独有偶,在芒果事件之前,台岛的凤梨被封杀也闹得沸沸扬扬,海关屡次检测出有害生物,但台湾却拒不整改,想在大陆这边赚钱又不认真负责,有台农户甚至公开在节目中说出不当言论,表示对欧美日韩出口要最细心,对大陆出口则可以随便一点。
知错不改又态度恶劣,最后大陆封禁凤梨输入,导致43吨的凤梨无人要,出口海外也受限,无奈之下,当时民进党当局决定全部内部消化,大量凤梨被送到学校,美其名曰培育未来学子,实际上只是把岛内学生当成了“垃圾桶”。
回顾过往,“惠台政策”的出台与实施,是为了展示大陆的善意,促进两岸经贸交流,然见微知著,从凤梨芒果事件可得知,大陆对台湾的善意并未收到对等的诚意回报,台湾方面甚至“伸手打了笑脸人”。
日前,中国台湾网发布消息,大陆正在重新衡量ECFA协议,将调整或取消此协议给台湾的关税便利,此事在台岛内一石激起千层浪,因为这深刻影响到了大量台商的根本利益。
数据显示,过去10年间,大陆给台湾方面的关税多达百亿,而台湾给大陆的让利只有不到10亿。由此可见大陆对台湾十分关照,但长期的善意却并未得到回报,自然也就不怪我们取消或者调整ECFA部分“惠台措施”了。
而受此影响,岛内国民党、民众党等多党派人士纷纷站出来指责民进党当局,称其政策有失偏颇,一旦“惠台政策”消失,岛内商业、农业、制造业都将受到巨大影响。
民进党执政后,打着“台独”的旗帜肆意妄为,一边吃着大陆给的“惠台红利”,一边又吃饭砸锅,不仅对大陆产品实施歧视性政策,还不断宣扬所谓的“两国论”、“两岸互不隶属”。
如今随着我们对台政策的调整,我们对台政策出现2种走向:一是促进发展互相成就,二是“困台穷台孤台”。在过往,我们本着两岸是一家人的心情,帮助促进台湾发展,希望互相成就。但台当局却并不领情,所以给我们的选项其实只剩下一个,那就是“困台穷台孤台”,加速推进两岸统一进程。目前断绝两岸部分贸易往来,下架“惠台措施”只是开场,更多好戏或还在后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