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空博物馆展出的歼-6和歼-7,数量规模超过了世界多数中小国家的空军?这是美国“军事观察”杂志网站最新一篇游记的感慨。
该杂志的记者近日参观了北京小汤山的中国航空博物馆,所撰写的游记反映了美国专业人员眼中的中国飞机发展史。
这篇游记指出,中国空军在过去35年中以“世界上几乎没有竞争对手”的高速度实现了现代化。事实上,中国空军直到1980年代仍然高度依赖1950年代的战斗机设计,而今天的中国空军已处于部署世界上第一架六代战机的风口浪尖,发展水平几乎与美国并驾齐驱。
游记认为,2017年中国成为世界上仅有的两个在本土部署第五代战斗机的国家之一:也只有中国空军和美国军方能够中队级实力部署此类战斗机。不仅如此,中国还部分占据了优势,是有史以来第一个同时连续生产两个第五代战斗机的国家。
与1980年代中国的装备水平形成鲜明对比,当时中国依靠第二代战斗机歼-6(是朝鲜战争期间首飞的米格-19的衍生品)来组建其绝大多数空军部队,还没有真正的第三代战斗机在服役。这使中国落后于美国和苏联大约三十年。虽然歼-6在1990年代初开始逐步退役,并将在2010年代后期全部退役,但歼-6作为解放军二十多年的重要遗产可以在北京的中国航空博物馆看到。
军事观察小组成员最近参观了中国航空博物馆,观察并拍摄了那里展出的数百架军用飞机中的一部分。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这家博物馆大规模展示了来自同一级别的战斗机,尽管有不同的变体,但阵容很大,整个博物馆看起来更像是一个大规模空军基地。
不仅如此,这些战斗机通常以相同的颜色展示,并且来自相同的单位。相比之下,大多数同类博物馆的每个级别飞机不超过一两架。相当于好几个中队的大规模部署,意味着中国航空博物馆拥有的战斗机比大多数中小国家的空军还要多。
文章指出,歼-6反映了中国战斗机部队以前的组成,在博物馆的展位中占有重要地位。此外,博物馆还展出了数十架较新的歼-7(苏联米格-21的衍生品)。在冷战期间,歼-7的制造数量有限,主要用于出口,但从1990年代开始作为新一代增强型飞机,开始大规模制造,如歼-7E,开始迅速取代歼-6,并部分整合第三代和第四代技术。
文章指出,1990年代是中国作战航空转型的十年,由于空中力量在1991年海湾战争中发挥的核心作用。这种对航空的关注恰逢苏联解体后的继承国提供一系列新技术,逐渐将中国军用航空提升到第四代水平。
文章指出,歼-6在中国的生产规模比米格-19在苏联的生产规模要大得多,影响原版的可靠性问题在很大程度上由中国设计师解决,而新功能,包括与更广泛的导弹类别的兼容性,逐渐添加到歼-6的更新迭代中。另外,双座教练机歼教-6和对地攻击衍生品强-5也是在苏联没有同等飞机的情况下开发的。
歼-5和歼-7也构成了中国航空博物馆展品的很大一部分,也展出了几个中队的规模。歼-6的继任者歼-7是逆向工程工作的结果,主要使用米格-21的蓝图和从苏联获得的零件。
中国航空博物馆收藏了除数量最多的歼-5、歼-6和歼-7之外,还有一系列其他战斗机,例如歼-8和歼-8II。歼-8是在冷战期间的一个陷入困境的计划下开发的,作为歼-7更重的双引擎版本,但尽管歼-8的设计很简单,但直到1990年代才取得较大进展,增强型歼-8II开始批量投入使用,设计经过了大量修改,雷达更大,逐步采用了第四代航空电子设备和武器。
文章指出,博物馆室内还展出一架歼-10战斗机的原型机,这是中国第一架完全国产的第四代战斗机,于2004年投入使用。虽然歼-10首次部署时远非出类拔萃,后期出现的歼-10C已经是当今世界上最有能力的单引擎战斗机。歼-10C的生产规模比F-35以外的任何其他战斗机都要大。文章认为,歼-10代表了中国军用航空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文章指出,尽管歼-10量产型并没有出现在博物馆内,可能需要几年时间才能展出。文章认为,早期歼-10A可能在未来十年内退役的猜测很可能不是现实,中国空军最近宣布将新型发动机和传感器集成到早期歼-10A上,这使得它们的性能在某些方面可匹敌歼-10C。
中国航空博物馆还展出了多架经历过实战的机身,即朝鲜战争期间使用的苏联制造的米格-15战斗机。朝鲜战争,在中国被称为抗美援朝战争——见证了中国空军的最早部署,进行了中国航空史上最激烈的空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不到十个月,新成立的解放军空军在没有完全准备好的前提下,在朝鲜抵挡了美军的大规模空袭。尽管训练很少,但中国空军表现良好,这主要是由于米格-15在当时相对于西方战斗机拥有主要性能优势,使绝大多数西方战斗机完全过时。同时,米格-15能够对美国战略轰炸机B-29造成重大损失。
文章特别注意到,许多罕见的飞机在户外展出,包括歼-12轻型战斗机模型(笔者注,实际是真机)。歼-12于1960年代后期开始开发,但从未完成。歼-12与歼-6有一些相似之处,但重量要轻得多,专为临时机场的短距离起降操作而设计,体现了中国当时强调关键资产和军用设施分散部署的军事学说。尽管歼-12被证明能够满足短距离起降,并且测试进展顺利,但与现代飞机相比,歼-12战斗机的性能非常有限,主要是由于实现短距起飞能力导致的设计妥协,该计划最终在1978年被取消。
另一个罕见的展示是独一无二的空警-1号预警机,该飞机是在1960年代开发的,当时一架图-4轰炸机增加了843型旋转罩和航空电子设备。该项目被证明是不成功的,尽管中国服役的图-4轰炸机机队有着非常有趣的历史。图-4是从1940年代中期在苏联通过逆向工程美国B-29轰炸机开发的。这些图-4轰炸机为中国提供了第一批战略轰炸机能力。另外,中国航空博物馆还展出了一架原始的图-16,以苏联伊尔-28的衍生品轰-5。
文章指出,中国航空博物馆揭示了中国军用航空工业的丰富历史资料,分别突出了冷战期间面临的斗争以及1990年代以来的高速发展。
文章最后认为,中国航空博物馆展出的飞机很少是现役的飞机,因此与西方或俄罗斯的航空博物馆形成鲜明对比。简单来说,中国和西方的博物馆都在展示30年前的骨干战斗机,例如俄罗斯的苏-27、米格-31和美国的F-16,中国则是歼-6和歼-7。然而,美俄的现役主力战斗机仍然是苏-27和F-16,中国现役主力战斗机却不会在博物馆里。这种现象恰恰体现了中国的进步速度,以及中国空军装备的崭新程度。(作者:陶慕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