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巴以冲突,拜登与G7集团中的5国首脑通话,为何唯独没日本?

历史有逻辑 2023-10-25 12:01:06

#巴以冲突#

巴以冲突打到现在,出现了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常年跟在美国身后,在外交上疯狂输出的日本突然没了声音。

当地时间10月22日,美国总统拜登在给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打完电话,要求以军地面部队晚点进入加沙地带后。转身,拜登又与G7国家中的5国首脑举行了电话会议,并且通过了一份关于支持以色列在加沙地带展开军事行动的声明。

另外,德国总理朔尔茨、英国首相苏纳克、意大利总理梅洛尼、美国总统拜登以及法国总统马克龙都已到访过以色列,加拿大方面,虽然总理特鲁多没有到访以色列,但早在10月13日,加外长乔利就已经去过以色列。可以说不论是G7首脑会议,还是排队到以色列打卡表示支持,日本都缺席了,这不得不让人疑惑,为何G7国家中,为何日本不跟随美西方脚步,甚至还选择站在了对立面。

拜登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日本不仅没有访问以色列,还派外相上川阳子在10月21日访问埃及,并与巴勒斯坦总统阿巴斯举行会谈,围绕对加沙展开人道主义救援进行了探讨。在此之前,日本也是第一个向加沙地带平民提供1000万美元人道主义物资的G7国家。

在巴以冲突问题上,日本的态度跟我们更加接近,比如上川阳子就强调落实“两国方案”才是彻底解决巴以冲突的关键之举。同时,岸田文雄政府还在极力避免将哈马斯定义为“恐怖组织”,而是用巴勒斯坦武装势力取代。

日本的举动其实主要还是不想得罪中东阿拉伯国家。目前,阿拉伯世界对于这场冲突的态度完全站在了美西方的对立面。沙特称以色列对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将可能引爆新一轮的地区紧张局势,并警告对加沙展开地面行动的危险性。阿联酋虽然没有对以色列发出严厉警告,但也呼吁以色列军队在加沙地带保持克制。其他卡塔尔等国,也是发出强硬警告,要求以色列不要越线。

巴以冲突

用日本政府的话来说,就是日本关注新一轮的巴以冲突,但日本并不想在这场冲突中表现出支持哪一方的态度,在巴以冲突问题上日本将采用“平衡外交”策略。

日本政府反常举动背后的原因,主要其实就一个——石油。

美日是军事同盟加政治同盟的关系,在巴以问题上日本理应和美国的立场一致。但是日本的石油过度依赖于中东,所以日本在政策上既不能得罪美国,但同时也不能得罪阿拉伯国家,导致日本在巴以问题上不得不寻找一条“独立自主”的路线。

根据日本政府发布的《资源和能源统计年报》显示,在22年,日本进口的原油总量94%来自于中东地区,其中的76%又分别来自于沙特和阿联酋。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

更重要的是,根据日本政府23年公布的《能源白皮书》显示,日本的能源自给率仅仅只有13%,而美国的这一数字超过了100%。也就是说美国可以在中东站队以色列而不受到能源安全的影响,但是日本却不行。

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日本在中东问题上的态度一直十分“温柔”,并没有表现出在亚太问题上的咄咄逼人。

比如在29年霍尔木兹海峡附近频发的油轮遇袭事件,美国提出要和日本组成一支“维和编队”,一同维护霍尔木兹海峡的通行安全。但问题在于此举可能同时得罪阿拉伯国家,日本只同意以日本海上自卫队的形式派出舰艇,同时护航的范围还不包括霍尔木兹海峡。

中东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

种种举动都说明,日本在中东问题上一直“隐身”,其根源就在于其所面临的一系列能源安全问题。

日本作为一个岛国,一旦能源供应被切断,那么日本所面临的问题就是自行崩溃。

除此之外,日本在中东问题上不敢支持以色列的另外一个原因,那就是二战战败国的身份。从某种程度上而言,现在以色列在加沙地带的作为,与日本二战时期在亚洲国家的作为有着极高相似度。

日本要是明目张胆地支持以色列,将会触发亚洲国家对历史问题的共同回忆以及对日本政府的谴责,也会导致日本遭到舆论反噬,这对于日本而言是吃力不讨好的事。所以在包括巴以冲突在内的中东问题上,日本政府在过去和现在一贯的态度都是保持距离,避免引火上身。

0 阅读:0
历史有逻辑

历史有逻辑

专注外国历史,探索人性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