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垂千古的于谦,避免明朝重蹈靖康之耻,为何最终会含冤而死?

出口未成章 2019-10-12 14:11:12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石灰吟》

这是民族英雄于谦在十几岁的时候写的一首诗,由此可见他从小就志向远大,骨子里有一种坚韧不屈正直无私的高贵品格。

于谦是文人出身,他的偶像是南宋名臣文天祥,土木之变发生后,他力排众议守卫京师,避免明朝落入“靖康之耻”的悲剧。但是这位两袖清风、一心为国的忠臣,却在朱祁镇复位之后含冤而死。

虽然时隔500多年,人们对于于谦的死仍然感到惋惜,但是放到当时的背景里,于谦的死其实是必然的。

一、他在淡泊名利的同时四处树敌

1、得罪了王振

于谦是一个清官,当初太监王振在朝中耀武扬威的时候,百官都争相贿赂他,唯独于谦不屑于这么做。于是王振就指使人陷害于谦,结果引来百姓纷纷请愿,为了不让事态扩大,王振不得已胡乱编了一个理由放了他。

不过后来王振死于土木之变,他虽然没有直接害死于谦,但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于谦的后半生。在王振的怂恿之下,朱祁镇贸然亲征瓦剌,结果兵败被俘。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将于谦推到了政治舞台的最前沿,也让他得罪了一些别有用心的人。

2、得罪了徐有贞

朱祁镇在土木堡被俘之后朱祁钰监国,当时徐有贞还叫徐珵。此时的徐珵想的不是誓死抗敌,而是一心逃跑,并且提议朱祁钰带着皇族和百官一起迁都到南京,结果遭到于谦等主战派的强烈反对。

此事发生后,徐珵不但沦为同僚的笑柄,而且还迟迟得不到提拔。在徐珵心里,他落到此番田地完全是拜于谦所赐,不免对他怀恨在心。为了转运,徐珵将名字改成了徐有贞。

3、得罪了石亨

在也先进攻大同一战中,明军三员大将仅有石亨一人活了下来,但他也因为打了败仗被降职。后来在于谦的举荐下石亨不断被提拔,还被封为武清伯。按理说于谦对他有知遇之恩,但是石亨并没有因此感激他。

在保卫京师的战争中,石亨于德胜门大败也先,因为军功得到世袭侯爵。石亨觉着首功应属于谦,所以就向朱祁镇保举于谦的儿子于冕,但是于谦不但不领情反而对其大加指责。热脸贴了冷屁股,也让石亨对于谦产生了恨意。

二、他在一心为国的同时触动了英宗的利益

俗话说“国不可一日无君”,朱祁镇被俘之后明朝朝堂之上人心大乱,此时太子朱见深年仅2岁,显然没有能力拯救危局。于是于谦等人请求皇太后立朱祁钰为皇帝,不过一开始朱祁钰并没有答应,在于谦等人的一再劝说之下朱祁钰才正式登基。

朱祁钰在位的这段时间,也是于谦政治生涯的巅峰,他一次次拯救明朝于危难之间,让也先的阴谋彻底落空。眼看北京久攻不下,也先便打算放了朱祁镇借此议和,明朝朝中不少大臣也力​主接回英宗,但是朱祁钰却不高兴了。

大臣王直等议遣使奉迎,帝不悦曰:“朕本不欲登大位,当时见推,实出卿等。”谦从容曰:“天位已定,宁复有他,顾理当速奉迎耳。万一彼果怀诈,我有辞矣。”帝顾而改容曰:“从汝,从汝。”

对于朱祁镇来说,他能重回京师于谦是立了大功的,但是朱祁镇对此却丝毫没有感激之情。因为在朱祁镇的心里,当初朱祁钰登基是于谦一手促成的,而他如今虽然重回皇宫,但已经不是大明的皇上,而是成了一个没有实权的太上皇。

朱祁镇回来之后,他的日子过得并不舒坦,他被朱祁钰软禁在南宫七年之久。而更让朱祁镇无法接受的还有一件事,朱祁钰夺走自己的皇位也就罢了,他竟然还让儿子朱见济取代了自己儿子朱见深的太子之位。

朱见济只当了1年7个月的太子就夭折了,而朱祁钰在做皇帝的第七年也突然一病不起。在朱祁钰病重之际,此前被于谦得罪的徐有贞和石亨等人联手发动夺门之变,朱祁镇重新成为明朝的统治者。朱祁镇复位后没多久,朱祁钰被废为郕王很快就一命呜呼了,而被朱祁钰视为心腹的于谦也遭遇了灭顶之灾。

于谦被冠上“散播谣言和意图迎立襄王”的罪名,简单来说就是谋反,最终被斩决,终年59岁。回顾于谦的一生,他“重名节,轻名利”、“重成仁,轻杀身”、“重社稷,轻君王”,这些高贵的品质成就了他的清名,也让他成为政治上的牺牲品。

我是出口未成章,一位90后的历史爱好者,原创不易,希望您能喜欢我的文章,谢谢!

1 阅读:3

出口未成章

简介:其实,历史并不是枯燥的, 它也可以很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