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一飞行员违反禁令,击毁美国侦察机,毛主席:升为少将!

心言诉陌尘 2025-04-23 17:53:58

1965年3月18日那天,在广东汕头的上空,一场紧张刺激的比拼静悄悄地开始了。

解放军空军的高长吉飞行员,开着咱们国家自己造的歼-6战斗机,紧紧盯上了一架飞快飞过的美国RF-101侦察机。

战火划破天际,敌人的飞机在猛烈的轰炸下变成了一团火,最后掉进了海里。

在这场胜利的背后,他其实做了一件出格的事——违背了军队里那条“不可擅自开枪”的严令。

此时此刻,他心里七上八下的,不清楚接下来会面临军事法庭的审判,还是能获得表彰和奖赏。

为啥会这样呢?

上世纪六十年代那会儿,美国军队和台湾的领导人老派侦察机溜进咱们中国的天空,偷偷摸摸地看咱们的军事安排。他们胆子大得很,连北京、上海这些大城市的上空都敢随便飞来飞去,简直是无法无天了。

碰到这种故意挑事儿的行为,解放军肯定不会袖手旁观。

但那时候,空战讲究的是全局谋划,不能随便打乱整体步调。所以,上面的人定下了死规矩,飞行员必须服从命令,不能自个儿想怎么就怎么开枪。

不过,战争这东西从来都不按套路出牌,好多时候,机会一闪就过去了,要是没抓住,敌人可能转眼就不见了踪影。

那天,咱们的雷达系统上突然出现了两个信号,是RF-101侦察机,它们正从台湾那边飞快地往汕头这边飞来。

空军第十八师的高长吉副大队长一接到指令,二话不说就跳上了歼-6战机,直冲云霄进行拦截任务。

歼-6这款战机,是我们国家根据苏联的米格-19仿制出来的。它飞得快,火力也很强大。不过,要是跟RF-101比起来,那还是稍微逊色了点。

更糟糕的是,RF-101的飞行员个个都是老手,他们接受过专业训练,专门学习如何摆脱追击的战斗机。

这表示,高长吉得赶紧行动,要不然敌机飞出攻击范围,就没法再追上了。

一踏入战区,高长吉立马就盯上了目标。

但是,那些敌机的驾驶员也不是好惹的,他们迅速采取了躲避动作,想要摆脱后面的追踪。

这时,耳机中响起了地面指挥的声音:“现在属于禁令时段,禁止发起攻击!”这话就是说,他只能跟在后面监视,让目标远离,但绝对不能动手。

问题是,RF-101那飞机飞得实在是太快了,一眨眼功夫眼看就要摆脱那些拦截的家伙了。

要是让它溜回台湾,那这次任务就算是完全搞砸了。

就在这会儿,高长吉拿定了主意。

他下定了决心,使出浑身解数推动操纵杆,猛地加速,紧追不舍。

歼-6的发动机咆哮着达到了极限,他紧跟在敌机屁股后面,飞快地把距离拉近。六百米、五百米、四百米……敌机还是拼命地左右晃,想让他瞄不准,但高长吉的眼睛就像被钉在了目标上,毫不犹豫地按下了发射键。三十毫米的机炮咆哮起来,炮弹嗖的一下划破了天空,直接打中了敌机的尾巴。RF-101立马失去了控制,拖着一道长长的黑烟,一头栽进了大海里。

高兴劲儿还没在心头漾开,高长吉就察觉到,有难题找上门了。

他不顾禁令,这样做会不会挨罚呢?等战斗机停稳后,他就被叫去上面做汇报了。

空军上面的领导们碰到了个棘手问题——按照规矩,这家伙是违抗了命令没错,但话说回来,他打下来的是敌人的飞机,给咱国家长了脸。这下子,该怎么处置他,可真让人头疼。

这件事情最后传到了毛主席的耳朵里。

了解具体情况后,毛主席简单地说:“被那些规矩绑着,咋能打赢仗呢?”这话一出,立马定了调子。高长吉不光没受罚,还因为立了大功,被特别提拔了起来。

多年后,他荣升少将,成了中国空军里一个响当当的人物,书写了一段传奇。

这次空战是中国空军在反侦察行动上取得的一个大胜仗,它让敌人明白,中国的天空不是他们可以随意进出的地方。

有人认为,真正的勇士,往往不是那些只会听话照做的人,而是能在紧要关头挺身而出,做出恰当选择的人。

高长吉的勇敢无畏,完全体现了那一辈空军战士们的典型精神风貌。

#百家说史品书季#

0 阅读:9
心言诉陌尘

心言诉陌尘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