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元首会谈结束后,普京微笑着离开会场,俄罗斯下定决心向东看,美欧不忘在乌克兰战场上拱火,美欧煽风点火越起劲,俄罗斯就会更加依赖中国,这是西方想看到的结局吗?
普京访华,可不止是为了叙旧
美欧越是对俄罗斯制裁,俄罗斯就越希望与中国走近。
因俄乌战争爆发,已经好久没有出远门的普京,终于借助第三届“一带一路”高峰论坛举办之际,于北京会见了武契奇扎卡耶夫欧尔班等老朋友。会谈现场,气氛好不融洽,大家在有说有笑中度过了美好的一天。
中俄元首会谈结束后,媒体就拍摄到了这样一幅有趣的画面,普京的随从提着核手提包,而他本人面带微笑离开......一切都是那么自信从容,看来这又是一次皆大欢喜的会谈。
普京是来“和老朋友叙旧”的吗?恐怕未必。
根据多方解读,普京此次出访为的是寻求更多的援助。简单讲,普京希望中方进口更多源自俄罗斯的天然气煤炭石油木材等原材料,同时北京向俄罗斯加大投资,帮助俄罗斯快速恢复因受战争影响的国家经济。
为达目的,普京甚至不吝言辞,在多个场合公开赞扬中国,称中国是世界领导者之一,中国做事不拘泥于一时一势,力求从长远出发。就差喊中国为“大哥”了,普京对中国的谦卑态度可见一斑。
然而我们都知道,国与国交往基于一个利字:你想获得多少的同时,就得付出多大的代价。不可能说指望某一方不计得失完全倾向自己,这是不现实的。普京希望中国做自己的坚实后盾,或得拿出某些颇具诚意的筹码。
例如拆除影响中国货船出海的图们江上的桥梁,归还沙俄时期掠夺中国的数百万件文物,甚至就某些历史议题让中俄重新进行商定。
说到这里,有网友就不淡定了,称中俄关系“背靠背”,容不得他人说三道四。须知只求合作,不求斗争,近乎一刀切一边倒的做法会害了自己。
假设一下:如果普京无法打赢与乌克兰的殊死战役,俄国力遭到空前削弱,中方是否还有必要继续支持邻国。换位思考,如果中国处于战时状态,中国被美西方封锁,你觉得俄罗斯还会以平价的方式向我们兜售原材料吗?
普京访华期间,美欧干了两件大事
若将中美俄比作三国,明显俄罗斯已经出局。
因为普京在对外战略上的连续失误,导致俄罗斯被空前孤立,成为了“可有可无”的边缘国家,甚至连对外出访都成为了奢望。“牌都在中国手里”,是否继续对俄予以重大援助,现在就全凭北京的心情了。
值得注意:普京出访北京期间,美欧接连给俄罗斯送上了“祝福”。
例如欧洲罕见的就俄乌冲突议题达成广泛共识,由欧盟牵头,二十几个会员国签字认可的针对乌克兰价值500亿欧元的援助计划就快速落地。而与此同时,美国又偷摸向乌克兰供应了战场上的禁忌武器—射程达165公里甚至更多的美国陆军战术导弹系统ATACMS。
不出所料,俄罗斯位于别尔江斯克和卢甘斯克的军用机场就遭到乌导弹重点点名,约数架直升机和战机遭到焚毁。你现在还能说普京在北京会场展现的微笑是从容的,是镇定的,是发自内心的吗?
先出手的人,不一定能赢到最后
或许普京正为自己当初的举动遗憾,后悔,如果不是俄乌战争的爆发,现如今站在会场C位的人或许还能是俄罗斯。原来,大国之间的博弈更像是棋盘上的对子。
不一定先出手的一方会获得先机,掌握主动权,相反那些后出子,懂得观察时势的人,有可能是最后的赢家。俄罗斯美国近乎展示了所有的底牌,而唯有中国一直在保存实力,坐在岸边观战。
联系普京之前提及的中国做事从不着眼于当前的说法,是不是这个道理?不要以为谁和你走近,谁就是你的朋友。事实上,国家与个人一样生来都是孤独的。唯有做大做强,将自己的事情处理干净,才能在这大争之世夺得一席生存空间。
这里必要提一下美国,鉴于俄罗斯已对美国不构成重大威胁,那么华盛顿的火力就能集中宣泄于中国身上。与之形成对应的是,美国的“亚太战略”提级提速,美国开始在多个场合公开挺台,美军甚至准备在距离台湾仅200公里的石垣岛安营扎寨。
就差逼着中国摊牌了,中美竞争之激烈如此可见一斑。
给普京一些建议吧:既然决定了和美欧打消耗战,那么就得想办法发挥主观能动性。而中国作为维系全球多边多级秩序的关键因素,一定会将力量用在刀刃上。中国自然希望俄罗斯能够多坚持,也同时希望和美国欧洲保持关系稳定。
这种情况下,中国能够给到俄罗斯的帮助或许十分有限,应不会达到普京的心理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