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俄乌、巴以冲突尚未走向全面战争

种妹聚蛟 2024-09-05 09:21:15

当前国际冲突的特点是没有国家会轻易升级对抗。

一位英国评论员最近写到:“以色列暗杀哈马斯领导人后,全世界都在等待伊朗的报复。”在一些人看来,偷袭、报复、扩大冲突才是合理逻辑,但一段时间过去了,伊朗并没有采取行动。这正是当前国际冲突的特点,没有国家会轻易升级对抗。

俄乌冲突爆发到现在,仍保持基本可控,乌克兰进攻俄罗斯本土并未引发更大规模的全面战争。以色列深入伊朗刺杀哈马斯领导人,也未引发中东更大范围战争。这两场冲突的烈度其实都很高,从涉及的国家数量、经济规模和持续时间上看,可以说是“准世界大战”。为什么这些冲突迄今没有扩大并引发更大范围的战争呢?

▲被封锁在加沙地带的民众。

从直接原因看,涉事方都有自己的考虑和局限,扩大战争未必对自己有利。并且,这些冲突不是在势均力敌的两方之间展开的,其中一方具有相对控局能力,外部力量也在持续施压并尽力管控,这些都降低了冲突的不确定性。

从间接和更深层原因看,还有以下几个:

一是不具备发动大规模战争的经济条件。历史上看,发动战争可能是因为经济崩溃,需要通过战争打破僵局、转移矛盾,也可能是兵强马壮,借助战争开疆拓土,还可能是被迫还击。当前大多数国家经济状况不佳,但还没有差到彻底崩溃的程度。新一轮巴以冲突发生后,美国金援有限,在支持以色列还是乌克兰上很是为难。德国经济低迷,欧洲持续支持乌克兰的能力和意愿都在下降。俄罗斯战时经济运转不错,但能否支持更大规模的战争也是未知数。

▲在前线作战的乌军士兵。

二是长期和平下的社会和政治体系本能抗拒冲突扩大和战争所带来的震荡,这约束了决策者的行为。以色列兵员以预备役为主,他们有工作有家庭,有些人早上拿枪战斗,中午开视频会讨论投资,牵挂着后方的生意和家人,一些人为此拒绝继续服兵役。兵员不足和经济萎缩牵制了内塔尼亚胡政府发动全面战争。乌克兰突袭库尔斯克,欧洲官员的第一关切可能不是前线战况,而是金价、股价和房价。即便是在外四处插手的美国,国内反战声音也常年保持高涨,无怪特朗普说要“一个电话结束俄乌冲突”。

三是现代战争的回报既不丰厚也不确定。一个多世纪前,打一场胜仗或许可以得到领土、人口、资源以及国际权力、地区权力,也能赢得国内尊重。但在当今时代,战争所带来的更多是消耗,在缺乏基本道义的前提下,打赢也很难得到额外的领土、人口、资源,国内政治还可能变天。或许一场胜仗能换来更安全的外部环境,但无法预测这种改善能持续多久。新世纪以来美国发动的几场战争,其混乱结局全球都看到了,没有人想重蹈覆辙。

四是信息更加透明,有助于避免决策者被舆论牵制。不透明、不对称的信息会加大偶发事件的危害,引发更大危机。但在当今时代,信息技术压缩了时空,因为误解导致冲突的可能在降低。7月13日,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巴特勒市共和党集会现场的观众和哈马斯地道里的游击队员,几乎可以同时看到子弹擦过特朗普的耳朵。伊朗前总统飞机失事后,伊朗人看到现场照片的时间不会比英国一个普通网民早多少。信息透明也带来信息爆炸,决策者不会基于简单信息采取行动,而是希望掌握更加全面的信息,这也为避免冲突扩大、采取协调沟通争取了时间。

五是经济全球化塑造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联系,大多数国家难以承受市场彻底割裂所带来的经济后果。美欧对俄进行空前的全面制裁,但仍默许俄罗斯的油气流向世界市场,仍从俄罗斯购买浓缩铀、钛金属和其他关键矿产等产品。美国不需要直接购买俄罗斯油气,但无法承受俄罗斯突然彻底退出所导致的世界油气市场崩溃。欧盟决定结束对俄油气依赖,也需要一个退出过程,在此期间不得不继续交易。即便是冲突中的乌克兰,也没有直接炸毁过境的俄油气管道。

六是国际社会危机管理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危机的恶化。国际组织、国际机制、地区机制尽管饱受诟病,但仍然在管控危机中发挥了一定作用。国际社会可以通过联合国安理会向以色列持续施压,美俄、欧俄之间始终保持沟通,欧盟的集体决策、大国间的战略稳定机制、相关地区安全组织都在持续发挥作用。同时,主要国家在经历两次大战、冷战和一系列国际国内危机之后,面对具有历史相似性的现实冲突时,也有更加丰富的经验和手段予以应对。

冲突的走势是无法预测的,不排除明天就会突然扩大,但当前局势至少可以给我们两个启示:一是相比扩大化,冲突更有可能长期化,所以冲突双方不会因为担心冲突扩大而过早妥协让步;二是保持足够的军事威慑和可控的局部高压与接触,仍是不战而屈人之兵的上策。

0 阅读:59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