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玉麾下六位猛将:一人被误杀,四人牺牲,只有一人成开国中将

追梦的年 2024-08-04 23:52:46

抗日战争时期,是我党武装力量发展的爆发期,许多优秀指战员深入敌后开辟抗日根据地,让革命队伍摆脱了随时可能被歼灭的困局。

当年山东地区的壮大尤为可喜,1945年8月,山东军区进行一次整编,新成立山东解放军野战兵团(罗荣桓元帅很早就提出使用解放军番号),麾下共有八个主力师。

后来一部分进入东北融入四野,还有一部分就留在山东成为三野的精锐,衍生出解放战争时期的七个王牌军。同时山东军区还有16个警备旅、独立旅,实力超然。

因为罗帅1943年开始在山东实行了一元化领导,很多人就觉得山东的发展主要归功于罗帅。

这个观点对,也不对,后面几年罗帅的确是最大的功臣。但山东能有这么好的基础,前期黎玉的贡献更突出,他拉起的本土武装山东纵队人数一度要超过八路军主力115师数倍。

不过,黎玉本人后来由于种种原因,没能获得军衔、职务也不太高,他麾下的六大猛将,命运大多数也很坎坷。

1936年,黎玉奉中央命令担任山东省委书记,由于当地的组织多次被破坏,他几乎称得上白手起家,甚至连他本人也曾被逮捕过。

好在,这些困难没有吓倒他,通过秘密发展,黎玉还是在广大农村建立起联络点。

全面抗战爆发后,军阀韩复榘不战而退,致使山东大多数地区都出现权力真空,日伪、土匪、顽军等层出不穷,群众深受其害。

黎玉见此,指挥山东省委在多地发动抗日武装起义,并亲自领导了徂徕山起义。

在未得到中央派兵支援的情况下,山东省委保卫住了起义的果实,将各地武装整编成八路军山东人民抗日游击支队。

1938年12月,在中央的指示下,部队番号改为八路军山东纵队,差不多同一时间,主力115师进入山东发展。

此时115师有8000多人,而山东纵队超过了4万,从实际情况对比来看,黎玉对山东抗日立下了大功。

当然,光靠黎玉一个人,队伍不可能有如此声势,他麾下六大猛将出力甚多。奈何,这六人大多牺牲,仅一位活到建国后成为新中国的开国中将。那么,他们各自遭遇了什么呢。

一、原山东纵队第三支队司令员马耀南

马耀南1902年出生于山东长山,曾是教育界的杰出人才,担任过南通大学的教授、长山中学的校长。

随着日寇侵华脚步加剧,马耀南愤而投笔从戎,在山东淄博发动黑铁山起义,创建了清河首支抗日武装。

他军政皆很突出,曾率领少量人马,夜袭被日寇侵占的长山县城,在当地有着很大的声望。

后来为集中发展,他率部前去莱芜与黎玉会合,帮助抗日游击队拿下多个胜利、拉起更多人员。山东纵队成立后,马耀南出任第三支队司令员。

可惜,在1939年7月22日,马耀南向桓台县牛王庄转移时,遭到了日军的偷袭,突围过程中,他不幸中弹牺牲。

消息传回山东纵队后,总指挥张经武沉痛地说:“马耀南同志,亲率健儿,与敌肉搏,英勇殉国。威震鲁北之马司令,以一个书生出身,终为中华民族而流尽其最后一滴血。”

值得一提的是,马耀南的两个弟弟马晓云和马天民也参加了八路军,后来都在抗战中为国捐躯了。

二、原山东纵队第三支队参谋长郑兴

郑兴1885年出生于山东博山,早年迫于生计闯关东,没想到真被他闯出一片天,在延吉担任了二道沟警察署署长。九一八事变后,他投身于东北抗日救国军当中,曾任第5旅旅长。

奈何东北的抗日环境太过恶劣,1932年郑兴只好随部队撤到苏联。在苏联的生活让他思想发生巨大变化,从此变成一个爱国的共产主义战士。

1935年回国后,郑兴仍在被关东军通缉,没办法在东北立足。于是,他返回山东家乡继续抗日事业。

全面抗战爆发后,郑兴辗转进入山东纵队第三支队担任参谋长,他的组织能力非常强,利用人脉在鲁中地区建立了很多给养筹备处,帮助被日寇封锁的队伍度过难关。

当时组织想要建兵工厂,也是郑兴忙前忙后找关系,才购得一批钢材,让兵工厂顺利运作起来。

郑兴每日都在苦思如何筹备更多的物资,在一次征集给养时,由于天色太晚,他掉入山沟摔成重伤,可谓尽心尽力,也很得黎玉信任。

奈何当时风气偏左,1940年4月,一位前去跟郑兴商议的干部发生误会,致使他不幸中弹牺牲,时年55岁。

1979年2月12日中央重新做出决议:“为郑兴同志平反昭雪,恢复名誉。”并追认郑兴为革命烈士。

三、原山东纵队第三支队政治部主任鲍辉

前面两位是山东本土干部,鲍辉则是奉组织命令调过去的,他1904年出生于湖北麻城,土地革命时期一直在红四方面军中战斗,1937年进入抗大学习,次年调到山东。

他是一位很出色的政工干部,抵鲁工作后吸收大量进步青年入党、举办干部培训班,为组织在山东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但是,鲍辉警惕性不够高,1939年3月他带领62名干部,在第三支队210名指战员的护送下,前往抗大学习,途中他们经过了顽军王尚志的防区。

当时鲍辉认为大家合作抗日,不会有什么事,故将部队情况如实告知,结果遭到了王尚志的偷袭,鲍辉不幸牺牲,仅有数十名士兵成功突围。

四、原山东抗日游击第4支队司令员洪涛

洪涛1912年出生于江西横峰,他一直是中央红军的干部,担任过红7团团长,也是在抗大学习后被派去山东协助工作。

他1937年12月抵鲁,担任山东省委委员,不久便与黎玉一同领导徂徕山起义,并出任山东人民抗日游击第四支队司令员。

后来国民党别动队第五纵队秦启荣心惧共产党武装的发展,调动大量人手来攻,洪涛只好率部转移到莱芜、莲花山等地发展,将部队迅速扩充到两千多人。

可惜长期的劳累拖垮了他的身体,1938年5月秦启荣又纠集3000余人进攻莱芜,洪涛强撑病体将其打退,可这也导致他不幸病故。

后来黎玉在泰安县上庄为其举办隆重的追悼会,现场群众超过了3000人,足见山东百姓对他的爱戴。

五、原山东纵队第5支队司令员理琪

理琪1908年出生于河南太康,是我党早期的无线电人才,长期从事地下工作,1936年在胶东领导工作时,曾被叛徒出卖入狱。

他面对严刑拷打,没有吐露半分机密,1937年重获自由后,继续回归组织,不久便在胶东成立一支抗日武装。

后来该部番号变为八路军山东纵队第5支队,理琪以胶东特委书记的身份兼任司令员,协助黎玉整党整军。他们长期在文登、牟平一带袭扰日寇,保障了鲁中军区的安全。

1938年2月12日,理琪还率部收复了牟平县城,只可惜,在回师雷神庙的途中,他不幸遭日军包围牺牲,年仅30岁。

六、原山东纵队第4支队司令员廖容标

廖容标1912年出生于江西赣州,也是中央红军的干部,在抗大学习后,就被安排到山东长山去秘密发展革命力量。

1938年,廖容标配合马耀南等人发动黑铁山起义,不过很快就自率一部辗转至胶济铁路西段南北地区作战。洪涛病逝后,廖容标接任为山东人民抗日游击第四支队司令员。

同年12月山东纵队成立时,廖容标担任山东纵队第4支队司令员,他率军东征西讨,多次收复被日寇侵占的县城,凭借出色的能力,他职务也不断升高。

后来的解放战争中,廖容标在三野系统内,历任渤海军区前方指挥部指挥、渤海军区副司令员、任济南警备区司令员兼华东铁道运输副司令员等职。

1955年,廖容标被授予中将军衔。

上述六人,都跟黎玉关系非常密切,可惜只有一位活到了建国以后。革命的胜利,太不容易了啊。

19 阅读:4364
评论列表
  • 2024-09-04 15:49

    黎玉确实待遇低了很多。

追梦的年

简介:所谓合适,是指要碰上那个你能降得住又能降得住你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