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本是诗人杜甫描绘的理想大同世界,可若连遮风挡雨的“屋”都没法解决,何来颜开?印度近期的外交“变脸”戏码,倒是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为“屋”奔波,却又算计重重的场景。
2025年初,中印关系好不容易迎来回暖迹象,谁料印度转头就给美国送“大礼”。这就如同一场闹剧,夫妻看似和睦,却在背后悄悄给“老王”送礼,印度这看似左右逢源的“外交技巧”,实在让人哭笑不得。
近日,据环球时报爆料,几家中国大牌企业计划重返印度市场,上汽MG、vivo、海尔等纷纷与印度企业合作,涉及服装、电器、电子等多个领域。难道这就是所谓的合作“蜜月期”要来了?别天真了,印度这背后的盘算可深着呢。
回想过去,印度对中国企业那是心存戒备,尤其在中印边境问题上,对中国企业的发展极为敏感。可如今呢,经济低迷“印度制造”战略搞得一团糟,进出口形势堪忧,在全球供应链上没多少话语权,制造业还陷入“生产大而不强”的困境。于是乎,印度政府终于松口接纳中国企业,可这哪里仅仅是为了合作友好?不过是为了抓住“救命稻草”,解决自身的经济问题罢了。
印度的算盘可不止这一招。印度外交部长苏杰生访问美国,美印谈双边、区域和全球问题。美国一加大关税,印度就想着“接盘”,以更低成本给美国提供供应链。这操作简直如同“外包外交”,左手从中国赚钱,右手给美国“优惠条件”,两头得利,自己稳赚不赔。
更过分的是,印度国防部长辛格与俄罗斯高层会谈,在复杂的国际局势下玩起了“平衡术”。一方面参与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对话”,讨好美国;另一方面又与中国达成边境共识,对俄罗斯展现合作态度。
你瞧瞧,印度就像一个技艺高超却又心术不正的魔术师,左手美、右手俄,中间夹着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玩得那叫一个“不亦乐乎”。他们的“外交平衡术”,看似高明,在三方之间游刃有余,实则是为了维护自身利益,搞利益博弈。
印度似乎不明白,国际外交不是街头的杂耍表演,不是谁耍点小聪明就能得逞的。在经济上,他们试图在与中国合作的同时,向美国摇尾乞怜;在军事和外交上,又妄图借助俄印合作来增强自主权。这是一种既想吃这块蛋糕,又想拿这块蛋糕去换其他东西的短视行为。
这种外交“左顾右盼”“朝三暮四”,在某些人眼里或许是“高瞻远瞩”的策略,但在我看来,这分明是“玩火自焚”。当一个国家总是试图在大国之间左右逢源,做着“一石多鸟”的美梦时,往往容易失去自身的原则和底线,陷入复杂的利益纠葛中无法自拔。
而对于我们旁观者来说,这场印度主导的大国博弈“大戏”充满了戏剧性和荒诞性。我们不妨“躺平”吃瓜,看看这场戏最终会如何收场。毕竟,国际风云变幻,各国的行为都在时间和现实的考验下露出真实面目。印度这一系列外交操作,究竟是能得逞一时,还是最终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时间自会给出答案。只是,希望印度能早点清醒,别在追求自身利益的道路上,迷失了方向,最后连自己的“屋”都弄丢了
玉无瑕
印度人是昂格鲁撒克逊人的奴才,因为英美都是昂格鲁撒克逊人掌管国家,印度人孝敬美国人也孝敬英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