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真正的电磁减振器,比“CDC”厉害10倍?

撸车师兄 2025-01-10 18:00:34

作者:撸车师兄

各位有没有发现,国内各大新能源车企近两年的新车,无论是民用买菜车,还是行政级豪车,都把底盘舒适度,放在了一个越来越高的宣传C位上。而减振器作为底盘的核心零部件,可以说是C位中的C位,所以这个宣传起来之后,就开始有点乱套了,有些甚至把“CDC”减振器和“电磁”减振器混为一谈。

这不,前段时间采埃孚还发布了一个声明,大概意思就是“CDC”这三个字母组成的单词,是它们家的注册商标,大家不要乱用。很多老哥可能就会觉得,是不是“Continuous Damping Control连续阻尼控制”减振器(英文首字母简称CDC)就是最好的减振器解决方案,所以采埃孚才专门发声明让大家不要乱用?对,也不对,我们今天就来系统的聊一聊这个问题,相信各位看完这一篇,一定对你选车有所帮助。

首先,快速和大家捋一捋汽车减振器基础的工作原理。它由两个部分组成,弹簧和阻尼器,弹簧主要用来支撑车辆的重量,并且在车辆遇到颠簸的时候,把路面传递给车身的力,通过自身的压缩和回弹来化解,但是如果只有这样,你在车里就会和在海上一样,上下浮动,非常难受。

比如我把这台车的后减震拆的只剩下弹簧,只是轻轻的压一下车尾,车身就会一直上下跳动,我坐在里面估计早饭都要吐出来。所以就需要加上阻尼器,来限制弹簧的运动,很明显,有阻尼器的车身,只跳动了一下就稳定了,这就是汽车减振器的基础作用。

而阻尼器的基础工作原理其实也很简单,一个封闭的筒内,被一个活塞分为上下两个腔体,活塞上有很多小孔(对流孔),连杆推动活塞运动的时候,油液需要通过活塞上的孔,才能在两个腔体之间流动,但流动速度被孔的大小给限制了,所以活塞的运动速度也被限制;这样当阻尼器和弹簧共同作用时,原本弹簧会反复压缩回弹,但是有了阻尼器,它只会压缩回弹一次,并且幅度会更小,这样车身就会更稳定。

所以各位有没有发现,这个活塞上的对流孔,就是问题的关键,如果它比较大,阻尼就越小,那么活塞运动的更快、上下运动的行程就更长,减振器就更加偏向于弹簧本身的运动状态,说白话就是更软,比如一些偏向于舒适调教的车就是如此。而活塞上的孔越小,阻尼就越大,减振器就越硬,能够给车身提供更多的支撑,更适合运动调教的车辆。

但一台车实际的行驶工况非常复杂,所以理想的减振器肯定是要该软的时候软、该硬的时候硬。这个时候 连续阻尼控制(Continuous Damping Control)减振器就诞生了,它的英文单词首字母缩写,就是被采埃孚注册成商标的CDC。

其实把它简化一下,原理很好理解,首先,它把基础的阻尼器结构,由单层筒身,变成了双层。这就类似于一个试管里面,插进了一个针筒,针筒的推杆,就是阻尼器的推杆,当推杆推动活塞,活塞前端的油液就会先从针筒出来,然后通过试管和针筒之间,最后回流进针筒的活塞的后端,形成一个双层的结构。

而CDC做的,就是把原本活塞上的对流孔,转移到了下图手指着的这个位置,让里面的一个电磁阀来控制孔的大小,这样,当我需要减振器软的时候,电磁阀让孔变大,减振器的阻尼下降,需要它硬的时候,让对流孔变小,阻尼增大。

再加上车身上的各种传感器和扫描器,这套系统可以每秒扫描路面100次左右,并且通过收集到的数据,让电磁阀快速调整对流孔的大小,从而让减振器用合适的阻尼来应对路面不同的工况。所以,它叫做“电磁阀式连续阻尼控制减振器”会更加准确,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电磁减振器,这也是之前很多新车厂家,在宣传时的一种误导。

而真正的电磁减振器,其实是下图我手里拿着的这个,磁流变减振器,它的原理就完全不同了。刚才说了,传统的减振器包括CDC,都是通过调整对流孔的大小,来改变阻尼,但是即便是CDC采用的电磁阀,它的机械结构决定了它的调整速度的上限,但是在汽车工业飞速发展,新能源车越来越重、速度越来越快、一台车会经历的路况越来越复杂,机械结构的延迟会被放大,那么想要更快的阻尼调节,就需要从更本质的方向下手,例如产生阻尼的油液。

磁流变减振器就是把原本减振器里的普通油液,换成了能够通过感知磁场变化,改变自身流动阻力的磁流变液,就如下图所示,当它感知到磁场变化的时候就可以变来变去,而把它放在减振器里工作,原理其实也并不复杂。

下图这两个被连在一起的针筒里,充满的就是磁流变液,当它没有感受到外界磁场时,我可以很轻松的推动活塞。但是当放置一个磁场在中间时,磁流变液就会变的“粘稠”,这个时候想要推动活塞,就需要更大的力了,因为阻尼变大了。如果换一个磁力更强的磁场,阻尼进一步变大,我几乎都推不动这个活塞了,所以只需要简单的调整磁场大小,就能改变阻尼。

那么到换到减振器实体里,这个调整磁场大小的活儿,可以直接由减振器的活塞来承担,在活塞上加上线圈绕组,通过调整电流的大小就能实现,不需要类似电磁阀的机械结构,调节速度会大大提高,做到每秒调整1000次以上,至少是电磁阀的10倍。

并且它的结构,相对于CDC来说更加简单了,没有外置阀,下图的这根磁流变减振器,外面套着的部分,其实是这款减振器配合超跑上使用的车高调节系统,它可以通过自身的拉伸和压缩,来调节车身高度。如果把磁流变搭配在SUV上,这个位置上,也可以换成空气弹簧来适应更大的行程。

所以,磁流变悬架系统,可以按照不同需求,结合各种其它系统,适应能力很强。磁流变减震器接收到车轮附近的传感器发出的信号后,再加上它1000次每秒的调节能力,带来的效果咱们换个方式理解,相当于车速100公里时速时,车轮每前进约2.5厘米就进行一次调整,再通俗一点来说,也就是它的调整能精细到,你的轮胎即便是压过一个直径2.5厘米的石头,它也能快速的,根据你的需求,来调整悬架的软硬。

相对于刚才我们聊到的CDC减振器来说,磁流变有3个优势和2个劣势。第一个优势也就是刚才说的响应速度更快;第二个优势是它的阻尼力可调范围更大,几乎能从没有阻尼一直到极高阻尼,而CDC的阻尼范围会受到电磁阀的机械结构限制;第三个优势就是它的结构相对CDC更加简单,理论上故障率更低。

而2个劣势方面,其一,是磁流变减振系统因为阻尼可调范围更大,所以需要更加复杂的算法,而CDC相对简单;其二就是成本和工艺,相对CDC来说更高、更复杂。但这2个劣势我觉得马上就要不复存在了,因为磁流变这项技术,在曾经的燃油车时代都是美国德尔福公司的,当时汽车工业发展还没有今天这么成熟,成本一直居高不下。

但现在不一样了,2009年有一家中国公司收购了美国德尔福全球悬架和制动业务,所以磁流变悬架的全部技术专利,连带研发工程师和生产工厂,现在都属于中国企业京西集团。京西集团现在不仅全球拥有140多项磁流变悬架有效专利,还在投入研发,申请更多专利。

作为国产厂商中唯一具有主动悬架系统算法能力,且经过大型车企验证的供应商,经过多年的研究和技术积累,京西集团的磁流变悬架系统已经有了完备的自研独家算法,无论是追求超高性能的超级跑车,还是越来越受市场认可的新能源车型,都能够完美适配。

所以当新能源车型销量爆发式增长的当下,更加智能的悬架系统必然是主流的选择,那么当产能拉上去之后,成本自然也就下降了。说到这儿,各位不妨关注一下京西集团1月15号下午2点的直播,他们的CEO刘喜合先生,会驾驶一台搭载了第四代MagneRide磁流变悬架科技的车,在有着“宁波最危险山路”之称的四明山,挑战职业车手。这个其实很有意思,因为跑山的关键在于对弯道的处理,而这正是磁流变悬架最擅长的领域,我们也正好来看看,弯道快,到底是不是真的快。

总之,我觉得在可预见的将来,磁流变减振器会越来越多的出现在咱们普通家用车上;你觉得会不会是这样?欢迎各位在评论区说出你的观点,我们下期再见~

1 阅读:155
撸车师兄

撸车师兄

“好玩 涨姿势”,一个帮你省钱的老司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