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4月下旬,清晨。
一位身穿整洁军装的年轻男人坐在摩托车上被驾驶员带着一路驶向江苏如皋的沙家庄,下车后,他直直走进了新四军一师三旅九团的驻地,四周的战士们都向他敬礼。
还没等这个人走到九团的团部,三旅和九团的几位首长、政委早已外出远迎了,一群人在营地周围巡查了一番,和战士、老百姓们交谈了一番,然后才转回团部来。
“首长好!”
门前的一名卫兵忽然大声喊道,把那长官吓了一跳,他皱着眉头,想骂这小战士说话怎么娘里娘气的,结果仔细一看,嘿,好像还真是个女兵。
时任苏中四分区司令员、三旅旅长的陶勇更生气了,转身便下令马上将这个小姑娘换掉。
“弄个细皮嫩肉的来这里站岗,成何体统?你们部队里的男兵呢?”陶勇如此骂道。
但他决计无法想到,这个口中“细皮嫩肉”的女兵朱岚将会成为此后陪伴他一生的那个人,甚至于在他逝世后亦追随他而去。
这对夫妻二人是如何结缘如何相守的呢?陶勇将军波澜壮阔的一生又是从何而始从何而终的呢?
1913年1月21日,陶勇出生于安徽省霍邱县叶家集,原名张道庸,父母希望他平安中庸,可当时的乱世却不给人中庸的机会。
陶勇的家庭十分贫寒,是个典型的雇农家庭,父母给地主打了一辈子工仍然身无余粮,在贫困线上苦苦挣扎,连带着儿子一生下来也就要给地主去放牛。
他不能忍受这样的生活,于是自己在周边找活,拉过马车、做过窑工,可是在土豪乡绅的压榨之下,始终没有任何改变现状的出路,连支撑生活都是个问题。
而当共产主义的光辉照耀到霍邱后,陶勇似乎一下子就看见了光明的未来,年轻而果敢的他二话不说就加入了当地的共青团和赤卫队,开始同地主老财作激烈的斗争。
不过那会儿地主家里都是有私兵的,再加上一些反动民团,这些人开始四处围捕共产党人和赤卫队员,陶勇和同志们被迫离乡,一路跑到河南,投入了工农红军的队伍里。
他从一名最底层的战士做起,但打仗的时候风格突出、太过顽强不怕死,所以在极短的时间内便脱颖而出,在不到一年之内,仅仅凭借英勇杀敌而直升班长、排长、连长,真是个悍将。
他一直追随着红四方面军的脚步,参加了大大小小几乎全部恶战,对于他的晋升之快没有任何战友眼红,用他们的话来说:“陶勇的每一次提升就是用血换来的。”
陶勇(右三)从红四方面军一路转移川陕地区,再到面对川军的“三路围攻”、“六路围攻”等战斗中,陶勇从来都是敢于一马当先、以少敌众,在枪林弹雨之中来回穿梭,纵然曾无数次负伤,但却始终没人能取走他的性命。
就这样,到了1933年年初时,陶勇已经正式升职为红4军10师28团的副团长了,而他本身是个农民儿子出身,根本没读过一本书,外人都知道他是个性如烈火的脾气,当个大老粗再合适不过,但陶勇自己却不这么觉得。
即便在极为艰苦的战争环境中,他却竟然有意识地主动抽空学习,不懂就问,从识字开始,一点点硬啃,文化水平逐渐提高,这也是他后来能成为高级指战员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只做莽夫不行,要有头脑、懂战术、指挥。
后来红四方面军踏上长征之路,众所周知,他们早先的战绩比红一方面军要好得多,而套用在徐向前的麾下,也受到了重用,他不仅可以作为冲阵先锋,负责断后时也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成为了主力部队里中流砥柱的将领。
但在1936年,作为27师81团团长的陶勇率领所部加入了西征,但最终在损失极为惨重的情况下失败,陶勇的部队被军阀打散后,他孤身冲入祁连山中打游击,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下奋勇抵抗,最终弹尽粮绝为敌人抓获,关入了凉州的监狱中。
直到一年后,国共开始合作抗日,周恩来总理亲自谈判下,陶勇等一些被俘的将领得以重回根据地,随后,他被重新任命为团长,只不过是新四军二队4团的团长了。
陶勇(中)在这以后,陶勇转入了陈毅的部下,而陈毅忽然添了这样一员猛将,简直喜不自胜,对陶勇分外关心,有一次在私下交谈的时候还表示,他的本名“道庸”带有些封建残余的色彩,可以改一个。
他想不出什么好名字,在一边的粟裕便提了个建议:把姓氏去掉,然后取“道庸”的谐音“陶勇”,这不就好了。
陶勇一听十分满意,便就此更名,而他此后的诸多作战里,也充分贯彻了新名字中的那个“勇”字。
抗日时期,陶勇长期率部在苏皖境内同日寇周旋,他在郭村率部支援叶挺部队,两天两夜未眠,全歼敌方三个团的兵力。
他在黄桥坚守,敌众我寡的情况下没有丢掉一块阵地,最终甚至亲自提起大砍刀冲在最前面率领战士冲锋,反将敌军打退百里,大大震惊了观战的粟裕。
他在掘港单刀赴会,仅带着几名警卫员乘坐汽艇穿越无数敌军的包围,直接冲进了敌方旅长的指挥部,竟然说服了该旅长放弃进攻,然后调转兵力将另一部的敌人全歼。
时任侵华日军总司令的畑俊六甚至向点名东条英机作出明确保证:
“半年活捉陶勇,一年消灭新四军,保证清乡取得胜利。”
不过这个驰骋苏中的悍将,在战火纷飞抗击日寇的岁月里,竟然还能收获爱情,着实令人吃惊不已。
1941年4月时,陶勇已经是新四军苏中四分区司令员兼三旅旅长了,他有一天跑到麾下九团的营地去巡视,九团他以前很少来,所以觉得要照顾一下。
陶勇刚抵达,一群高级领导早早就在门口等候了,他们在周围转了一圈,听战士们唱抗战歌曲、看老百姓做农活,随后他发现守在团部门口的竟然是个女兵,马上把几个下属训斥了一顿。
到了晚上的时候,九团搞了个文艺汇演来欢迎陶勇,他坐在台下细细地看,忽然发现一个长相清秀的女孩在领舞,跳的非常好,忍不住问她的名字。
旁边的三旅政治部主任韩念龙看到首长目不转睛,面带笑意地问:“首长莫不是对人家有意思?你问的巧了,我和她的父亲正是老乡,这女孩叫朱岚,在文工团里也是相当出色的。”
不问不知道,朱岚是个出身于地主家庭的孩子,但她的一个哥哥一个弟弟都是坚定的无产主义战士,很早就参加了游击队,后来家里被“白狗子”盯上了,把她的父亲和哥哥抓去残忍地拷打,他们宁死不屈最后英勇就义。
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下,朱岚也投身了革命队伍,一路辗转来到文工团。
听到了这一段经历,连陶勇也不由啧啧称奇,表扬这位意志坚定的女孩,但韩念龙却摇了摇头,说:“首长啊,你想跟她套近乎可不行。”
陶勇一愣觉得奇怪,难不成名花有主了?结果韩念龙笑着说:“朱岚就是你今天上午在团部门口训斥过的那个女兵啊。”
这一下陶勇哑口无言了,但他既不是个扭扭捏捏的人,也不是个喜欢绕弯子的人,于是在表演结束后,他直接走到后台,站在朱岚面前张口就介绍起自己来:“同志你好,我叫陶勇,安徽霍邱人,以前......”
这一顿话直接把朱岚说的目瞪口呆,陶勇以为她碍于自己的身份不敢讲,于是直言道:“你别管什么屁的司令,我不是要求你,只是询问你,愿不愿意跟我交朋友?”
虽然陶勇这样率直的行为让朱岚想找个地缝钻进去,但她最终还是答应了对方的请求。
不过可不要以为朱岚一心打着攀高枝的念头,女人看中的东西和男人不一样,在别的战士眼里,陶勇是战无不胜、高高在上的司令员,但这位司令员也有着其他方面的闪光点,比如说先进和聪颖的思想。
除了边打仗边努力读书以外,陶勇还非常“先进”,他很喜欢琢磨一些新鲜的、新式的玩意,比如每次打完仗缴获的一些日式、美式装备,全体将士几乎都见也没见过。
陶勇也没见过,但他一定会在第一时间找人要来,然后仔细研究其中原理,就算再复杂的东西也要搞明白,所以后来部队缴获的,不会用的装备,都要去请教陶勇,借此,他还成为了全旅第一个会骑摩托车的人,成天呼啦啦地到处巡查,那可是相当威风。
这样一个在战场上勇猛无比,在生活中聪明、思维灵活的男人怎么能不让朱岚心动呢,她在稍微了解了一些陶勇的事迹后便为他所折服,两人很快就走到了一起,并在三个多月后正式成婚。
要知道,当时已经就任旅长的陶勇其实才二十七八岁,非常年轻,在之后的漫长岁月里,他一直维持着自己的作战风格,在抗日战场、解放战场上大展神威,在1955年的全军授衔仪式上荣获了开国中将的称号。
此后他又带队参与了抗美援朝战争,回国后被任命为华东军区海军司令员,走上了建设新中国海军的征途。
在1967年1月21日,陶勇将军逝世,不久之后朱岚也随他而去。
陶勇的死,是中国海军的巨大损失,是解放军乃至新中国的巨大损失,他和朱岚这对革命伉俪最终双双离去,实在不能不让人落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