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品的袁崇焕贸然斩杀一品的毛文龙,从此丧失了崇祯皇帝的信任

开始说育儿 2022-11-25 15:54:27

金庸本名查良镛,是享誉两岸三地的武侠小说家,极大地影响了70后、80后和90后们。他的小说,除了大气磅礴和纵横万里外,最大的特点就是将虚构人物和真实人物相结合,形成了“半传奇、半历史”的鲜明特色。

在金庸的小说中,将虚构的情节与真实的历史巧妙结合,将虚构的江湖人物与历史人物密切联系,从而达到了既看故事又学历史的目的。例如,郭靖虽是成吉思汗的金刀驸马却参加了襄阳保卫战,“独臂神尼”九难是明朝末代皇帝崇祯的长平公主,出生市井街头的小流氓韦小宝被康熙皇帝加封一等鹿鼎公,红花会总舵主陈家洛是乾隆皇帝的胞弟,而《碧血剑》的主人公袁承志竟然是蓟辽督师袁崇焕的儿子。

说到明朝,金庸先生历来对其贬多褒少,在《袁崇焕评传》中还这样评价: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专制、最腐败、统治者最残暴的朝代,到明末更成为数千年中最黑暗的时期之一。

除了金庸先生外,就连鲁迅先生也曾经在《病后杂谈》中这样评价:“大明一朝以剥皮始,以剥皮终,可谓始终不变”。作为一名历史爱好者,文史不假个人也不甚喜欢明朝,尤其是崇祯时期,除了刚愎自用就是刻薄寡思。

1630年9月,崇祯下旨凌迟处死了蓟辽督师袁崇焕,罪名是“擅主和议”和“专戮大帅”。他在受刑3543刀后,终于凄惨离世,只留下了那首《临刑口占》让人感万千:“一生事业总成空,半世功名在梦中。死后不愁无勇将,忠魂依旧守辽东”。

由崇祯皇帝钦定的两条罪状,分别是“擅主和议”和“专戮大帅”,袁崇焕死得有怨有悔。其中,“擅主和议”很好理解,就是怪罪他偷偷与皇太极进行议和;而“专戮大帅”,却是怪罪他擅自处斩平辽总兵和皮岛统帅毛文龙。

问题来了,只有正二品的袁崇焕,为何敢大胆斩杀正一品的毛文龙?本着实事求是和尊重历史的态度,文史不假为您详细解答这个问题。

1584年6月6日,袁崇焕出生于广东广州府东莞县一户经营木材和药材的商贾之家。父亲袁子鹏虽然是商人,但却喜欢交友和习武,而且格外注重儿子的教育,算是当时的远见卓识之人。

在学习武艺之余,袁崇焕还开始发奋读书,熟读四书五经。由于天资聪明,他的文化成绩也相当不错,在起初的科举考试中可谓一帆风顺,轻松就成为了秀才和举人。

正当所有人都以为袁崇焕会一路高歌猛进之际,命运却与他开上了玩笑。通过乡试以后,他开始上京参加会试,结果却是一次次名落孙山,自信心严重受挫。

在父亲的支持和鼓励下,袁崇焕重拾信心再接再厉,终于在第五次会试中考取了进士。成祖以后,明朝逐渐形成了“非进士不如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的惯例。而且,排名靠前的进士留在北京充当编修,排名靠后的进士则会安排到地方任职。

1619年,也就是万历四十七年,袁崇焕被任命为福建邵武知县,从此入仕成为了基层官员。在任期间,他除了完成辖区内的政务外,还特别喜欢与人谈论兵法,自认为拥有镇守边关和抵御外敌的才能。

1620年,也就是万历四十八年,自视绝顶聪明但却昏庸至极的朱翊钧终于驾崩了,留下了一个充满内忧和外患的国家。如履薄冰多年的太子朱常洛登基后,又因为“移宫案”和“红丸案”而歇菜,大明的皇位传到了只知道木匠工作的朱由校手中,史称明熹宗。

在“木匠皇帝”的支持下,阉党迅速崛起并且与东林党展开了疯狂的党争,搞得整个国家都鸡犬不宁。面对波诡云谲的朝局,袁崇焕既不想加入东林党,更不想投靠阉党,最终萌生了“儒生投军”的念头。

1622年,也就是天启二年,袁崇焕终于如愿以偿进入兵部任职。当时,随着军事力量的日益强大,关外的努尔哈赤已经宣布建立了女真国家“大金”,而且还以“七大恨”为由正式起兵反明,势力已经席卷到辽东地区。

作为兵部官员,袁崇焕被派往关外去考察军务,亲眼目睹了严峻的战场形势。回朝之后,他不畏艰险主动要求前往一线带兵,遂被破格提拔为兵备佥事。据《明史·袁崇焕传》记载:

寻令赴前屯安置辽人之失业者,崇焕即夜行荆棘虎豹中,以四鼓入城,将士莫不壮其胆。

为了遏制努尔哈赤的攻势,明熹宗下旨杨镐以兵部右侍郎的身份经略辽东,又传令朝鲜和女真叶赫部助战。在他的部署下,明军尝试改变之前的守势去主动出击,由辽东总兵李如柏、山海关总兵杜松、辽阳总兵刘綎和开原总兵马林各自统兵协同作战。

努尔哈赤临危不乱,采取了“任你几路来,我只一路去”的战法,集中兵力逐一击破明军,最终取得了“萨尔浒之战”的胜利。经御史杨鹤弹劾,杨镐被褫夺官职并且问罪下狱,熊廷弼接替他经略辽东。

熊廷弼吸取了轻敌冒进的教训,坚持以固守为主,轻易不会主动出击。在这种背景下,擅长骑兵作战的满清八旗攻势受阻,努尔哈赤也变得一筹莫展,交战双方陷入了暂时的平衡。

趁此机会,熊廷弼通过整顿练兵、招募流民、修缮城池、制造战车和添置火器等途径,一步步扭转了之前的颓势。不过,他却不慎被卷入了阉党和东林党的殊死党争中,连连遭到诬陷后被罢官。

在东林党的坚持下,袁应泰接替熊廷弼经略辽东,这是一个治水的官,却偏偏被调来治军。于是,只知道纸上谈兵和高谈阔论的他,在完全不懂军务的情况下就贸然推翻了之前的固守策略。

为了彰显自己的精明能干,为了证明东林党的算无遗策,袁应泰急于立功表现。于是,他不顾尤世功和童仲揆等将领的劝阻,执意收编曾经的叛将和叛卒扩充军队,直接导致了明军意志涣散和战力下降,可谓是“丢了西瓜,捡了芝麻”。

努尔哈赤

1 阅读:35
评论列表
  • 2022-12-23 01:23

    混招

  • 2022-12-22 14:08

    总舵主叫陈近南!

开始说育儿

简介:每天解说最新育儿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