亓宏刚武汉隔离日记(六)

宣传战士 2021-12-24 15:44:47
亓宏刚武汉隔离日记(六)

亓宏刚武汉隔离日记

2021年12月23日

今天已经是我来酒店隔离第六天了,母亲经过我的同意后,应该是精心做了一些馍馍。上午10:13分,妻子打来微信电话,说她在楼下,工作人员不让送。我之前给她说过,工作人员不让送吃的,如果送,把吃的东西放在里面,外面放些其他物品可能会好些。我在电话中告诉她:“你给工作人员说是衣服之类就应该可以的。”后来她写了我的房间号,放在工作人员那里了。11:53分,母亲开心地打来电话,问我是否收到了馍。我说一般是下午2点统一配送到房间来。直到下午3点多还没有送来,我就给工作人员打了电话,对方态度很坚决:“吃的一律不能送!”

挂完电话,心里自然是不自在的,馍都到楼下了,只需要1分钟不到,就可以拿上来,但就是吃不到。人总是吃不到就越想吃。晚餐米饭送来,更是想吃面食。昨晚九三学社的朋友罗庆昌先生还说明天要给我去买油泼扯面和肉夹馍之类,还要给我送烟和酒,并说明天送一次,然后他出差了,下周二再送一次。我一再拒绝,他说一定要送来。晚餐后我立即给他发微信说千万别送了,送不进来。他买烟时的照片都发给我了。可惜了罗总一片好心。

明天让老婆过来把东西拿回去算了,明天就第7天了,一半的时间都过了,也没什么了。正好少吃一点减肥。

挂完工作人员电话,心里确实不是滋味。可是想一想又算得了什么呢?每个人都通融一下,他们的工作也不好做了。我们在这世上做事,不会是所有人都理解你。只要做事,就会有不同的声音。大部分人都喜欢站在自己的立场想问题,都只想满足自己的愿望。当一个群体出现这种想法的时候,就会造成很多麻烦。

这是朋友从西安发来的图片,人们会如此恐慌?为什么每个人怕自己没吃的?稍微有点事情发生,人们马上就开始慌乱了,这是为什么?我们应该深入思考这些问题。我们太不淡定了,每个人都怕自己遭遇不幸,所以一生都在拼了命的抢,抢时间、抢学习、抢工作、抢地位、抢名声。

我几年前写过一则“亓谈怪论”:即便是你拿到这个地球的产权证,你也是与大家共同生活在这个地球上。大部分人都只看见眼前,看见自己的那部分,以为我们自己把日子过好了就可以了。而当这个世界遭遇不幸的时候,谁还能独自一人逃脱苦难?都想着把自己的家庭搞好,把孩子培养好,请问你的孩子再好,如果其他很多孩子都受不到良好的教育,你觉得你的孩子以后会生活的好吗?社会会稳定吗?如果只剩下少数人富裕,那财富依然是大家的,谁都不可能世世代代全带走。这个世界的美好,应该是共同美好,否则谁的未来都令人堪忧!

早餐

午餐

晚餐

每个人都想通过各种方式保住自己的财富、地位和所拥有的一切,谁最终能一直独善其身?佛陀讲,一个人自己通过修行可以解脱自我,但这不算大解脱,这还只是人天乘的法。一个人要想真正的解脱是不仅仅要解脱自己,还要度化众生,让众生都得以解脱,这个人才能得到真正的解脱,才算真正意义上的大乘佛法。

我们生活在世俗世界中,每个人都无法摆脱俗气。我们处在知识极其繁荣的时代,看似很多人都能受到高等教育。那么教育的高低怎么划分?是文凭越高就越好吗?一个人拥有的金钱越多,就说这个人很富有吗?知识只不过是我们人在这一生中想如何过得幸福的一种工具而已。很多人为了学而学,读了大量的知识,一到生活中,又回到原位了,依然斤斤计较难说话。

以前很多人上不起学,农村的老太太,因为寺庙的和尚说一句话,她们坚持奉行多做好事,默默付出,为儿孙积攒了很多福报。现在整体教育提高了,很多人不仅能背诵佛教经典《心经》《金刚经》等,可到现实生活中,又不知道怎么运用了,每件事情出来依然要分个你、我、他。是自己组织的事,或自己朋友的事,就看面子做一点,不是自己组织的事,就高高挂起。分别心非常严重,这依然是典型的凡夫见。学习的目的是运用,而不是看谁背了多少单词,记了多少概念性的文字,更不是看你会读中文版的《金刚经》,还是会读梵文版的《金刚经》。说一丈,不如行一尺。人不能从一个执着走向另一个执着。

记得上初中时,大家都不喜欢上《劳动》课,我们劳动课的老师是一位残疾人,但他非常有智慧,他在课堂上说:“其实我的劳动课在某种程度上比你们数学课还重要。如果你考不上大学,学习一下怎么种苹果树,在农村还能有一席之地。你们把数学学得再好,你考不上大学,到时候回来开个解方程公司?也没人找你解方程啊!”

人性的进步并不以知识的多与少来衡量。在这个世界上,知识重要还是人性重要。前者解决人过好这一生的问题,后者则解决的是整个人类命运的问题,而自人类发展以来,人性几乎没怎么进步过,这或许也是人摆脱不了痛苦的根本原因。

亓宏刚在隔离酒店创作的作品

作者简介

亓宏刚 陕西乾县人。九三学社中央书画院委、九三学社湖北书画院常务副院长、九三学社武汉书画院院长,青海师范大学客座教授、咸阳师范学院兼职教授、曲靖师范学院客座教授,莲竹书社社长、《书法人物》主编、雅元艺术馆馆长等。

长期从事文学、书法创作。出版有《书法如人生》、《滋心絮语》等。代表作有“老爷酥”、“童学馆”等。

曾多次担任全国各类书画展赛评委、主编过多部书画集。书法作品被北京通州博物馆、湖北省图书馆、湖北省档案馆、青海省文化馆等单位收藏。曾受邀在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进行书法讲座。

为国内数百家企事业单位、风景区等题写匾额。取名并题写的“秦见面”,影响广泛。新华网、人民网、《中国文化报》、《中国美术报》、新浪网、湖北电视台、《楚天都市报》等多家媒体对其个人艺术成就曾专题采访报道。

0 阅读: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