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 月1日晚,一则消息如巨石投入平静湖面,瞬间激起千层浪——缅甸军方竟对满载救援物资、贴满中国标识的中国红十字会车队鸣枪示警。彼时,缅甸刚刚遭受7.9级强震,中方秉持“胞波情谊”,第一时间伸出援手,这份雪中送炭之举,竟换来缅军的枪口相向,实在令人难以接受。

据缅甸军方发言人佐敏吞少将声明,车队在驶向曼德勒方向途中,途径掸邦瑙丘镇乌姆提村附近时,无视缅军安全部队警告,继续前行,士兵才朝天鸣枪三次示警。但护送车队的德昂民族解放军却称,早已向缅军通报了车队动向。双方各执一词,真相一时扑朔迷离。

事件发生后,中国外交部迅速作出强硬表态。一方面确认中方人员和物资安全,另一方面强烈敦促缅甸各方确保中国在内各国救援人员和物资的安全,呼吁缅方以抗震救灾大局为重,保障救援通道畅通无阻。中方的表态,既展现出对缅方的克制与留有余地,又清晰表明了底线和立场,不容任何伤害中国人民感情、阻碍人道主义救援的行为发生。

面对中方的表态,缅甸领导人敏昂莱做出了罕见决定。4月2日,缅甸军政府发表声明,宣布从4月2日到4月22日“暂时停火”,支持灾区救援工作。这一决定,看似突然,实则是多方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直以来,中缅两国山水相连,在经济、文化等领域有着深厚的合作基础和广泛的共同利益。中国不仅是缅甸最大贸易伙伴,也是最大投资来源国。此次中国在缅甸地震后迅速开展救援行动,彰显了大国担当和对中缅关系的重视。敏昂莱政府明白,若因这一事件破坏中缅关系,将使缅甸在国际合作和灾后重建中失去重要支持。

此外,缅甸国内复杂的局势也促使敏昂莱做出这一决定。自2021 年缅甸军方政变以来,缅甸陷入“双轨战争”,军政府与少数民族地方武装冲突不断。在地震发生后,部分地方武装已单方面宣布停火,但军政府此前并未回应。此时,对中国救援车队鸣枪的行为,不仅引发中方不满,也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和批评。继续僵持下去,只会让缅甸在国际上陷入更加孤立的境地,不利于国内的稳定和灾后重建。
敏昂莱宣布停火,为缅甸的抗震救灾工作创造了有利条件,也展现出其对中缅关系的重视和修复意愿。希望缅甸各方能够珍惜这一契机,真正以人民利益为重,在抗震救灾过程中加强协作,避免类似冲突再次发生,推动中缅关系重回正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