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联屋漏偏遇倾盆雨!阿森纳遥望瀑布挂前川,坐等曼城出错被热刺阻击!
英超第37轮焦点对决,曼联主场迎战阿森纳。上半场,卡塞米罗失误,哈弗茨助攻特罗萨德先拔头筹。最终曼联0-1阿森纳。积分榜方面,阿森纳先赛一场1分优势领跑!
跑冒滴漏的,不仅仅是曼联的后防线,还有老特拉福德破旧的屋顶,大雨倾盆,像瀑布一样倾斜进入漏开的屋顶缝隙,可以放水幕电影了。
老特拉福德球场,被大雨冲洗,掩不住球迷滔天的愤怒和泪水。
曼联上轮输给水晶宫后,创下英超单赛季13场败场的队史纪录。此番输给阿森纳,曼联单赛季联赛14负!滕哈赫率领的队伍再次刷新历史最差纪录!
根据赛前数据,曼联在英超时代最低积分纪录为21/22赛季的58分,本赛季曼联要想避免刷新该纪录,最后2轮至少需要拿到4分。
滕哈赫在采访中表示:“态度,总是以正确态度开始比赛。这就是我们本周所建立的,比赛日必须有正确的态度。今天我们做到了,当你缺少了7名首发球员时,我们面对联赛中最好的球队之一时有着竞争力。”
鲁尼评论道:“卡塞米罗显然已经证明了自己是一名中场球员,但他并不是一名天生的中后卫。”
据The Athletic报道,由于曼联在联赛末段状态低迷,俱乐部取消了传统的赛季末颁奖晚宴,俱乐部表示他们不想在即将到来的足总杯决赛对阵曼城之前分散任何注意力。
曼联通常会在赛季结束后在老特拉福德球场举行晚宴,颁发包括马特-巴斯比爵士年度最佳球员奖在内的奖项,并表彰有突破性进展的青年才俊。参加晚宴的有男女队的一线队员、青训球员、教练员、俱乐部工作人员、球迷和赞助商。
然而,曼联本赛季的表现令人大失所望,主教练滕哈赫为自己的未来而苦苦挣扎。圣诞节前,他们在欧冠联赛小组赛中出局。目前,他们在英超联赛积分榜上排名第8,已经输掉了14场比赛,正在努力争取参加欧联杯和欧协联的资格。曼联将在本月底的足总杯决赛中对阵邻居曼城,他们还有希望取得一些成功。
俱乐部表示,曼联今年的晚宴原定于5月20日举行,也就是5月25日对阵曼城的决赛前一周,但在与滕哈赫和足球领导团队协商后,决定球员们在比赛前一周不应分心。球员们仍将获得由队友、教练和球迷投票选出的奖项,但不会举行颁奖晚宴。
阿森纳拿下曼联之后,最后一场踢埃弗顿,主动权早就不在手里,只能坐等曼城被阻击。
若曼城被逼平一场,甚至输一场,阿尔特塔的阿森纳才有机会夺冠。
在曼联拿到的这三分,沉甸甸的,赛季双杀曼联,并不开心,因为阿尔特塔现在一定非常后悔赛季初丢掉的那些分数,哪怕再少输一场多一场平局也好啊。
积分榜上,5平5负,而曼城是7平3负!这十场比赛,算出来的小分,就是2分之差!
至于是哪两场比赛应该可以平局,阿尔特塔最清楚。
英超夺冠,实在太残酷,差一点点就会以微弱的劣势屈居第二名,阿森纳尝到了当初利物浦的苦涩。
曼联女队战胜了热刺女队,拿到了足总杯冠军。而曼联男队还有希望和曼城争夺足总杯,这样让英超激战保持到最后,对曼联也是好事,精疲力竭的曼城再和曼联踢足总杯,曼联就有更多的机会。
滕哈赫给了阿尔特塔三分,但阿尔特塔也给足了主场曼联的面子,场面上阿森纳并不好看,这样的默契,惺惺惜惺惺,赛后滕哈赫和阿尔特塔长时间握手寒暄,滕哈赫还拍了拍阿尔特塔的肩膀。
替补席上,安东尼和埃里克森是球迷还算熟悉的,其他人,都是连头像都没有出现在曼联官方网站上,都是二线队的。曼联这凄凉的替补席,也确实该反思俱乐部的管理了,一长串伤病名单,曼联何止是没有踢好足球,还暴露了运营的不专业。
倾盆大雨浇透了观众席火热的心,这样的曼联,是投资方惨淡经营的夕阳斜照。还有可能迎来落日余晖吗?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选自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这首词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春,当时是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的第三个春天。词人与朋友春日出游突遇风雨,心生感慨,故作此词。
醉归遇雨抒怀之作,全词即景生情,语言诙谐。词中通过野外途中偶遇风雨这一生活中的小事映射出一位正直文人在坎坷人生中力求解脱之道。词人借雨中潇洒徐行之举动,表现了其虽处逆境、屡遭挫折仍不畏惧、不颓丧的倔强性格和旷达胸怀。这首词于简朴中见深意,于寻常处生奇景,篇幅虽短,但意境深邃、内蕴丰富。
读罢全词,令人心情振奋,心境豁然,心灵净化。人生的沉浮、情感的忧乐,在读者的理念中自会有一番全新的体悟。从心理学“白日梦”的角度看,此词实际是作者描绘的一个淡泊从容、旷达超脱的白日梦,在多个方面都非常符合白日梦的特征。
心情符合白日梦之条件——郁闷不爽。
写此词前三年,即公元1079年,作者因被诬作诗“谤讪朝廷”遭御史弹劾,被捕入狱,后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宦海沉浮,经历坎坷,理想不竟,抱负未果,使作者几年来一直郁郁不得志,思想上陷入出世与入世的矛盾之中,心情烦闷。
意境符合白日梦之真谛——宁静自由。
作者对现实的官场险恶生活非常厌倦,渴望摆脱这种生活,退隐江湖,过一种淡泊宁静、无忧无患、无欲无求、轻松自由的生活,也即“归去”。
结构具备白日梦之特征——自然完整。
入梦的引子是“饮酒”和“下雨”。酒的微醉让作者晕晕乎乎,这是白日梦形成的主要基础。烟雨的迷蒙让天气灰暗朦胧,创设了入梦的良好氛围。
入梦句是“莫听穿林打叶声”,梦境为“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这里作者用“竹杖”“芒鞋”“蓑衣”“烟雨”等意象及雨中“吟啸”“徐行”等动作创设了一个极为美妙的白日梦梦境,活脱脱地勾勒出了一个隐居江湖过着从容淡泊生活的隐士形象,他虽无荣华富贵之享受,但亦无宦海浮沉之忧患,心情得以平静,心境得以安宁。
梦醒句为“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料峭的春风吹醒了醉酒,作者感到冷,一个激凌,头脑清醒了,梦结束了,作者又回到现实之中。这“冷”既是实写酒醒后身体感到冷,也是写梦醒后又想到自己的遭遇而产生的心冷。正在这时,远处山头温暖的夕阳让作者感到了些许暖意,也增添了他战胜逆境的信心。
过渡句为“回首向来萧瑟处”。虽然“相迎”的斜阳给作者带了一丝温暖,但一想到自己饱含萧瑟风雨的坎坷仕途路——“回首向来萧瑟处”,心中燃起的希望之火又熄灭了!
梦破后寻梦句为“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仕途的风雨就如同这自然界的风雨一样变幻无常,他所期盼的仕途阳光又会在多长的风雨之后?与其终日忍受这种提心吊胆之痛,还不如“归去”,退隐江湖,一切平静,无悲无喜,“无雨无晴”。
情节显露白日梦之特色——亦真亦幻。
首先,序言中说“同行皆狼狈”,已证明雨之大,而“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却又描写诗人置身雨中,对雨听而不闻,从容高歌,潇洒徐行,全然没感到淋漓之苦的状态,这怎么可能是实写呢?接下来的“竹杖芒鞋轻胜马”也不太合常理。用竹杖芒鞋行泥泞之路,拖泥带水,怎比得上骑着高头大马急行如飞来得轻快?因此这“轻”恐怕不是写现实行路之轻,而应是无官一身轻。“一蓑烟雨任平生”也让人生疑。序言中已说“雨具先去”,怎会又出现了披蓑在雨中穿行?看来应是想象之景。“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若按自然的逻辑也很难解释得通。雨过天晴,应该是“已无风雨正是晴”,怎会是“也无晴”?所以,这里的“晴”不会单纯指天晴。
竹杖芒鞋行走在风雨中,本是一种艰辛的生活,而苏轼却走得那么潇洒、悠闲。对于这种生活,他进一步激励自己:“谁怕?”意思是说,我不怕这种艰辛和磨难。这是一句反问句,意在强调这种生活态度。为什么要强调这种生活态度呢?因为对于苏轼,这就是他一生的生活态度,所以他说:“一蓑烟雨任平生”。“一蓑烟雨”,是说整个蓑衣都在烟雨中,实际上是说他的全身都在风吹雨打之中。这“一蓑烟雨”也象征人生的风雨、政治的风雨。而“任平生”,是说一生任凭风吹雨打,而始终那样的从容、镇定、达观。这一句简直就是苏轼一生生活的写照。
他在政治上不断地受到打击,一贬再贬,晚年最后流放到了蛮荒之地海南岛。但是在精神上,他始终没有被打败,始终保持一颗鲜活灵动的心。当他被贬到海南岛,仍能够写出“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这样心灵纯净的句子。对于“一蓑烟雨”这样的意象,苏轼是非常喜爱的。他对唐代词人张志和的词《渔歌子》中“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这样的句子极为赞赏,恨其曲调不传,并将其改为《浣溪沙》中句子(“自庇一身轻箬笠,相随到处绿蓑衣”)入歌。
由此可见,这些都是写作者心中想象之事而非眼前之景,全词就是作者着力刻画的一个“也无风雨也无晴”的“归去”白日梦!
纵观全词,一种醒醉全无、无喜无悲、胜败两忘的人生哲学和处世态度呈现在读者面前。“也无风雨也无晴”,是一种宠辱不惊、胜败两忘、旷达潇洒的境界,是一种“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境界,是一种回归自然,天人合一,宁静超然的大彻大悟。
回到英超和曼联,不破不立,先破后立,曼联58分的赛季最低分记录,也总会被打破的。白日梦,还是要继续下去。没有发财的梦想,就不可能发财。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水代表财富,老特拉福德漏下来的雨,也是一种外财。至少是一种景观,在家里做个瀑布,也是一个创意。
这篇作文抄的真烂
滕秃就一段子手[笑着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