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最失败的三次“托孤”:要么皇帝被废,要么大臣丧命!

情怀历史 2023-10-31 21:12:00

公元223年,刘备在白帝城病逝。临终之际,刘备将太子刘禅托孤给诸葛亮和李严。在这两位托孤大臣的忠心辅佐下,刘禅坐稳了蜀汉皇帝的宝座,甚至成为三国时期在位最长的君主。不过,同样是三国时期,也有比较失败的三次托孤案例。

一、曹叡托孤

魏明帝曹叡(204年~239年1月22日),三国时期曹魏第二位皇帝,魏文帝曹丕与文昭皇后甄氏之子。景初二年(238年)十二月,魏明帝病重。景初三年正月丁亥日(239年1月22日),太尉司马懿率师从辽东回到黄河以北的河内郡驻扎。

考虑到自身的状况,魏明帝传令以驿马急召司马懿入朝。待司马懿匆匆赶到,马上被引入内宫。魏明帝拉着他的手嘱咐其与大将军曹爽共同辅佐太子,司马懿恸哭,连连磕头,答应了明帝托付的嘱咐。当天,魏明帝驾崩于洛阳宫嘉福殿。正月癸丑日(2月17日),葬于高平陵。

太子曹芳即位后,大将军曹爽架空了司马懿,将其晋升为有名无实的太傅。面对嚣张跋扈的曹爽,司马懿隐忍了十年之久,最终在公元249年发动了高平陵之变,诛杀了曹爽及其党羽。自此之后,曹魏大权落入到司马懿家族手中,而曹芳则是一直是一位傀儡皇帝。

嘉平六年(254年),中书令李丰和光禄大夫张缉图谋废掉司马师,改立夏侯玄为大将军。司马师平定叛乱后,将曹芳废为齐王,拥戴高贵乡公曹髦继位。西晋建立后,曹芳被册封邵陵县公。泰始十年(274年),曹芳病逝,终年四十三岁,谥号为厉。

二、孙权托孤

太元元年(251年)五月,孙权立夫人潘淑为皇后。冬十一月,孙权在到南郊祭祀天地后便得了风疾。同年十二月,孙权急召大将军诸葛恪入朝,拜其为太子太傅。神凤元年(252年),孙权病重时,托付诸葛恪及中书令孙弘、太常滕胤、将军吕据、侍中孙峻以后事。

同年,孙权去世后,诸葛恪等五位托孤大臣辅佐孙亮即位。和曹叡托孤不同的是,孙权托孤的大臣几乎没有平静相处的时间,立即就开始刀剑相向了。

其中,中书令孙弘在公元252年欲矫诏除掉诸葛恪,被孙峻告发。后诸葛恪请孙弘议事,于座中将其诛杀。公元253年,孙峻联合皇帝孙亮诛杀了诸葛恪。至于吕据和滕胤,则是在公元256年死于非命。

当然,更为关键的是,太平三年(258年),孙峻的堂弟孙綝发觉孙亮想杀死自己,率军包围皇宫,废孙亮为会稽王,由将军孙耽押送到会稽(今浙江省绍兴市)居住。永安三年(260年),传出谣言说孙亮将返回建业复辟,于是再被贬为侯官(今福建省闽侯县)侯,却丧命于遣送途中,时年仅17岁。

由此,和曹叡托孤一样,孙权托孤也是皇帝被废、大臣丧命的结果。而在东吴历史上,还有一次失败的托孤。

三、孙休托孤

孙休(234年-264年),即吴景帝,字子烈, 孙权第六子。孙亮被废后,孙休即位,并成功诛杀了孙綝等权臣。到了公元264年,吴景帝孙休重病在床,以手诏命丞相濮阳兴入宫,令太子出来拜见濮阳兴。孙休无法说话,就紧握着濮阳兴的手臂,将太子托孤给濮阳兴和张布这两位大臣。

永安七年七月癸未日(264年9月3日),孙休驾崩,年仅三十岁。因为太子只有十岁上下,诸臣请求改立长君,因此濮阳兴和张布违背了孙休意愿,迎立其侄孙皓为帝,但是,这两位托孤大臣很快就被孙皓借口处死,而孙休的皇后和太子也被逼死了。并且,因为孙皓残暴不仁,东吴最终在其手上走向了灭亡。

2 阅读:1923

评论列表

1236

1236

7
2023-11-01 17:25

刘备托孤是典范,让诸葛亮真正做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刘备文学水平虽不及曹操,也写出了勿以善小而不为…

用户10xxx12 回复 11-25 17:59
李严:我应该在车底,不应该在车里,看到你们有多甜蜜[捂脸哭]

用户10xxx95

用户10xxx95

2023-11-01 18:06

曹操祖孙三代把司马懿压的死死的,就是都短命

尚能饭否 回复 我爱常惜 01-20 01:29
要曹睿多活十年才行,光曹丕多活十年,搞不好爷俩一起死[得瑟]

我爱常惜 回复 11-24 10:53
曹老板并不短命,曹丕和曹叡但凡有一个多活十年,就没司马家什么事了

情怀历史

情怀历史

往事如风,一座城、一段历史、一种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