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作家徐迟:妻子患癌去世后娶小20岁娇妻,为何晚年要跳楼自杀

消费自有家电迷 2024-10-26 02:03:48

在阅读此文之前,辛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前言

他是著名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的创作者。

他出版的书籍,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优秀青年。

甚至还被相关部门以他的名字,特意设立了“徐迟报告文学奖”。

可在文学界声名远望,徐迟的婚姻,却充满了坎坷。

发妻去世后,他在78岁那年遇到了小他二十多岁的陈彬彬。

殊不知,这场令人羡慕的婚姻,却充满了虚伪和欺骗。

1996年,徐迟从医院的6楼,一跃而下。

一、文坛之星的崛起

徐迟1914年出生于浙江南浔,家庭背景良好。

自幼对文学产生浓厚兴趣,在诗歌创作上展现出过人天赋。

与诸多文坛大家结识,发表多部作品,在文学领域顺风顺水。

徐迟成长在一个充满文化氛围的家庭。

父亲徐一冰在体育界的成就,也为他的成长提供了别样的视角。

在这样的环境熏陶下,徐迟早早地展现出对文学的热爱与天赋。

他的文学之路似乎是命中注定,从少年时期开始,便在文学的海洋中畅游。

在求学过程中,徐迟先后考入苏州东吴大学、燕京大学等知名学府。

在校期间,他积极参与文学活动,结识了众多文坛巨匠。

例如徐志摩等 “新月派” 作家群。

这些交往不仅拓宽了他的文学视野,更为他日后的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36年,徐迟创作了第一本诗集《二十岁人》。

这部作品犹如一颗璀璨的新星,在文坛上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一时间,徐迟成为了文坛瞩目的新秀。

他的诗歌充满了青春的活力与激情,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这本诗集的成功,也让徐迟更加坚定了自己在文学道路上的追求。

此后,徐迟在上海的文学舞台上继续绽放光彩。

他与戴望舒等人一起创办了《新诗》月刊,发表了大量诗作。

这个时期的徐迟,可谓是春风得意,事业蒸蒸日上。

他的作品不仅在国内受到广泛关注,还吸引了国际文坛的目光。

徐迟用他的才华和努力,在文学领域开辟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二、与陈松的爱情传奇

1936年,22岁的徐迟在南浔中学教书。

命运的齿轮悄然转动,让他与学生陈松相遇。

那是一个清晨,徐迟在操场散步。

陈松的笑声如银铃般传入他的耳中,瞬间让他心旌摇荡。

从此,徐迟每天在日记中倾诉对陈松的爱恋。

仅仅十天后,他便鼓起勇气将日记交给陈松。

在徐迟这位天才诗人的笔下。

爱情如露珠般晶莹剔透,陈松被深深打动,两人迅速坠入爱河。

不久后,他们在《南浔周报》上刊登了订婚启事,并于1937年元旦喜结连理。

婚后的日子里,陈松不仅是徐迟生活中的贤内助,更是他事业上的得力助手。

她全力支持丈夫创作,助力徐迟完成了《瓦尔登湖》《托尔斯泰传》等多部著作的翻译。

他们携手走过了近50年的岁月,共同经历了人生的起起落落,感情越发深厚。

然而,命运总是充满变数。

1985年,陈松被诊断出患有癌症。

这一噩耗如同晴天霹雳,给徐迟带来了巨大的打击。

他放下手中的工作,全心全意地照顾妻子,陪伴她度过最后的日子。

但最终,陈松还是离开了人世。

陈松的去世让徐迟陷入了无尽的悲痛之中。

他变得沉默寡言,不愿出门,仿佛世界失去了色彩。

在《挽陈松》中,徐迟深情地写道:

“彼岸有什么可怕呢?有最有情义的你在渡口等着我呵。”

朋友见他长期萎靡不振,特意请他出来聚餐。

可面对美味佳肴,他却毫无食欲。

直到一道有红樱桃点缀的菜肴端上桌,他才有所触动。

因为那是陈松生前最喜欢吃的水果。

此后的日子里,徐迟对陈松思念不已。

他时常回忆起他们共同度过的美好时光。

就在徐迟觉得往后人生都将在孤独中度过时。

一个女孩的出现如同曙光一般,温暖了他的生活。

却万万没想到,等待徐迟的,是更加寒冷的“深渊”。

三、晚年黄昏恋之波折

1989年,已过古稀之年的徐迟,在一次作协活动中邂逅了比自己小 二十多岁的大学教师陈彬彬。

陈彬彬是女星百灵的母亲。

虽已经年过五十,却风姿绰约、热情奔放,对徐迟展开了猛烈地追求攻势。

她时常以请教写作为由,通过写信、电话甚至登门拜访的方式接近徐迟。

孤独多年的徐迟,起初对这份热情还有些抗拒。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终究没能抵挡住。

两人有着许多共同话题,经常通信交流。

渐渐地确立了恋爱关系,并且萌生出再婚的想法。

然而,他们的决定遭到了徐迟子女的强烈反对。

子女们认为两人年龄差距太大,且陈彬彬的目的不纯。

但徐迟却一意孤行,不顾世俗的眼光和子女的反对。

在1992年他与陈彬彬在武汉举行了婚礼。

这场婚礼并不盛大,只是请亲朋好友吃了顿饭,领了结婚证。

而婚后的生活,果然如儿女所说,陈彬彬的真面目再也隐藏不住。

四、婚姻矛盾与破裂

陈彬彬逐渐露出了她爱慕虚荣、贪得无厌的本性。

在家中,两人经常为了钱财争吵。

陈彬彬不满足于现有的生活条件,总是想要更多的物质享受。

她还故意挑拨徐迟和女儿的关系,导致父女之间产生了隔阂。

在外面参加活动时,陈彬彬只要觉得主办方对她有丝毫怠慢。

她就会当场发飙,丝毫不顾徐迟的面子。

有一次,两人一起参加广东惠阳的国际华人笔会。

陈彬彬发现邀请名单中没有自己的名字,便大发雷霆,当场撕毁名单。

让徐迟十分尴尬。

更让徐迟无法接受的是,陈彬彬竟然脚踏两只船。

据说两人确定恋爱关系时,陈彬彬早已嫁为人妇。

直到与徐迟结婚时,她才与前夫离婚。

婚后一年,徐迟在日记中写道:

“死亡就在眼前了,这样过下去,已经过不下去。”

婚后两年,徐迟实在受够了表里不一的陈彬彬。

在儿女的支持下,他毅然决定离婚,逃脱这段让他窒息的婚姻。

尽管如此,这段失败的婚姻还是给徐迟带来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巨大的打击,让他的生活陷入了更深的困境。

五、生命的悲剧落幕

1996年的冬天格外寒冷。

徐迟被邀请参加北京的作协第五次代表大会。

然而,出发前他却突然病倒,被送往武汉医院。

所有人都没想到,这将是徐迟最后一次出现在大众眼前。

在医院的病房里,徐迟的心情越发烦躁。

他的身体每况愈下,血压不稳,支气管炎发作,咳嗽不断。

一天连续服三次药降压,却仍感觉力不从心。

身边的一切都变成了灰黑色,没有一点生机,正如他的求生欲望,默默消逝。

住院期间,徐迟保持着写日记的习惯。

那一页被划掉的日记,满是对生命的无奈和绝望。

“过不了今冬了,自己穿衣都困难。”

“武汉医院无暖气,人都是冻死的,我得和朋友们告别了。”

他深知自己已成为家人的累赘,未竟之事却还有很多。

电脑关上,生命似乎也失去了存在的理由。

徐迟的内心充满了矛盾和痛苦。

他一生追求真善美,却在晚年遭遇了如此多的挫折。

第二段婚姻的失败,让他对人性感到失望。

陈彬彬的爱慕虚荣、贪得无厌,以及她对自己和家人造成的伤害。

如同一把利刃,刺痛着徐迟的心。

儿女的疏离,也让他倍感孤独。

在那个寒冷的冬夜,徐迟毅然决然地选择了结束自己的生命。

他轻手轻脚地起床,走到窗边,眺望外面的世界。

那一刻,他或许在回忆自己的一生。

那些辉煌的文学成就,与陈松的美好爱情,以及晚年的种种波折。

然后,他没有丝毫犹豫,从医院六楼纵身一跃。

徐迟的离去,震惊了整个文学界。

他的生命从此定格在了那个寒冬的夜晚。

他把疑问留给了大众,灵魂飞回了家乡小镇。

他要去寻找心中的那片白月光,那里才是他灵魂栖息的地方。

结语

徐迟的一生,是传奇的一生,也是悲剧的一生。

他的文学成就将永远被后人铭记。

而他的爱情故事和人生经历。

也将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0 阅读:0

消费自有家电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