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冲中医药服务“蝶变”之路

滇云新闻 2024-07-15 10:09:25

“传承精华,守正创新,为健康腾冲注入中医药力量。”近年来,腾冲市深入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积极探索中医药传承发展的新路径,致力于打通中医药服务的“最后一公里”,为广大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健康福祉。

多措并举 筑牢中医药发展之基

腾冲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中医药事业发展,一系列政策文件的出台为中医药发展指明了方向。《腾冲市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实施方案》、《腾冲市关于进一步加强卫健系统人才队伍建设促进人才合理流动的实施意见》等,加大了中医人才引进培养力度,优化了人才培养模式。

积极向上级医院争取优质中医资源,强化专业合作,成果斐然。现有 7 个国医大师(国医名师)传承工作室二级工作站、1个院士工作站协作分中心、1个解放军国医名师工作室、1个云南省名中医专家工作室、2个云岭名医工作室、2个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传承专家工作室落户腾冲。

在人才培养方面,腾冲市成绩显著。目前,全市有全国基层名中医1人、西南名中医1人、云南省基层名中医3人、云南省优秀青年中医5人、云南省最美中医1人、永昌名医1人、保山市名中医3人、保山市优秀青年中医6人,1人被省人民政府认定享受“2022年云南省政府特殊津贴”。这些优秀的中医人才,成为了推动腾冲中医药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

夯实基础 优化中医药服务环境

为了给群众提供更优质的中医药服务,腾冲市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下足了功夫。

强化龙头带动作用,2023年12月腾冲市中医医院成功晋升三级中医医院,为全市中医药服务树立了标杆。所有卫生院均建成富有中医药文化气息的中医馆,其中7个建成示范中医馆,14个设有中医科住院部。

在村一级,推动村卫生所标准化建设成效显著。所有卫生所规范设置中医综合治疗室、中药房,其中22个村卫生所建成中医阁,腾越观音塘、油灯、蒲川清河、马站兴云华社区卫生所建成村级中医馆。从市级医院到乡村卫生所,中医药服务的触角延伸到了每一个角落,形成了一张覆盖全市的中医药服务网。

传承创新 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

腾冲市注重发挥名老中医的“传帮带”作用,多管齐下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

建设名老中医二级工作站。已有4名名老中医到乡镇卫生院建设二级工作站9个,老中医带领团队不定期到挂牌工作站坐诊、教学查房,开展临床带教活动,让基层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名中医的服务。做好中医药师带徒工作。4个全国、省级基层名中医工作室培养继承人48名。通过严格的学员管理和要求,确保继承人学有所成,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青年中医医生。强化中医队伍培训。依托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中心和市中医医院的西学中培训基地,以及乡村医生“331”培训工程,多渠道、多层次开展培训,累计培训超过千人次,为基层培养了大量中医骨干。组建中医专科联盟。依托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市中医医院与各乡镇卫生院建立中医专科联盟,促进中医资源下沉,提升基层中医服务水平。

工作成效显著,群众受益良多。腾冲市的中医药服务体系逐步健全,全市拥有充足的中医专业人才,市、乡、村中医类别医师占医师总数全面达标。市人民医院、市妇幼保健院也积极开展中医特色服务。此外,众多民营医院和中医诊所也为群众提供了多样化的中医药选择。

基层中医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全市所有卫生院中医诊疗人次占总诊疗人次的比例均达35%以上。固东镇中心卫生院和马站卫生院的中医药服务成绩突出,中医医疗收入和中医处方数占比显著提高。

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刘正华医生被称为“明星医生”,董诗贤获“永昌名医”称号,省内外患者慕名而来。城乡居民中医药知识知晓率超过 90%,对中医药服务的满意率和知晓率也保持在较高水平。群众切实感受到了看中医的便利、优质和有效。

在下一步工作中,腾冲市必将锲而不舍、砥砺奋进,于传承中谋求创新,在发展里实现突破,持续推进中医药事业稳步向前发展,为增进人民群众的健康福祉坚持不懈地努力,力求收获更为显著的成效。

本报记者 姜维

0 阅读:6
滇云新闻

滇云新闻

保山日报新媒体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