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浙江某医院的重症监护室外,走廊的灯光昏黄而幽长,仿佛是一条通往未知深渊的
隧道。玻璃门上映出一张扭曲的脸,那是34岁的陈薇,她的眼神中交织着复杂的情
绪:愤怒、无奈、悲伤,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解脱。她的目光穿过玻璃,定格在病床
上那个枯槁的身影上——那个曾经用烟头在她手臂上烫出焦痕的赌徒,那个5年前酒
后差点侵犯她的酒鬼,那个去年在她婚宴上掀翻酒席讨要“赡养费”的恶魔。在世人
眼中,他是她的“父亲”。

监护仪的滴答声与呼吸机的嘶鸣交织在一起,像是一首黑色的挽歌,为这段扭曲的亲
情奏响终章。陈薇的手机突然震动,一条法院的执行通知如利刃般刺穿了屏幕,冰冷
而无情地宣告:月薪8000的她,每月需支付3200元作为赡养费。这个数字,如同一
道晴天霹雳,将她本就摇摇欲坠的世界彻底击碎。
“孝道安魂曲”,这个听起来庄严而神圣的词汇,此刻却与她的处境形成了鲜明的反
差。孝道,这本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子女对父母应尽的义务和尊重。然而,在
陈薇的心中,这份孝道却如同一首安魂曲,不是为了安抚亡魂,而是为了祭奠她那被
恶魔般父亲摧毁的青春和灵魂。

可以选择,她根本不想去管那个恶魔父亲的死活,只想和他撇得一干二净,连血液连
基因都渴望换掉!她只想和父亲的世界没有交际,可现实是,无论社会还是法律都将
她闹闹的和父亲捆绑起来!她无力反抗,稍有点怨言,都会被漫天的口水淹没:不孝
女,连自己亲生父亲死活都不管,还是人吗?
人们只教会了她要去孝敬父母,法律告诉她赡养父亲是她的责任和义务,却没有人告
诉她,这样的恶魔父亲,她该怎么样去尽孝道,该如何去发扬所谓的传统美德?
8000元,对于生活在浙江这个繁华都市的陈薇来说,并不算多。她需要租房、吃饭、
交通,还要为自己的未来储蓄。而3200元,几乎是她月薪的四成,这是一笔沉重的负
担。她不禁苦笑,这难道就是孝道的代价吗?用自己辛苦赚来的钱,去赡养一个曾经
对她造成无尽伤害的人?

几千年的传统美德,却成了禁锢她的牢笼,成了伤害的合理借口!她一生都在逃,却
无处可逃,她避得开父亲的地理世界,避不开世俗的牢笼,哪些所谓的道德大师会去
人肉她,把她游街示众,在她的身上还写着几个刺眼的大字:不孝女
陈薇的记忆如同潮水般涌来。她记得小时候,父亲总是深夜归家,满身酒气,母亲则
是以泪洗面。她记得那次,父亲因为输光了钱,竟然用烟头在她的手臂上烫出了焦
痕,那钻心的疼痛至今仍让她不寒而栗。她更记得5年前那个恐怖的夜晚,父亲酒后
失控,差点对她做出了不可饶恕的事情。那一刻,她心中的父亲彻底死去,只留下了
一个恶魔的影子。

去年,当她终于鼓起勇气走进婚姻的殿堂时,父亲却像幽灵一般出现在她的婚宴上。
他不是为了祝福女儿,而是为了讨要赡养费。他掀翻了酒席,辱骂着宾客,让陈薇的
婚礼变成了一场闹剧。那一刻,陈薇彻底绝望了,她不明白,为什么自己会有这样一
个父亲?
可这一切,谁懂呢?谁真的理解?谁又能说自己感同身受呢?她该如何去向世人诉
说呢?世人会相信这个世界有这样的父亲吗?虎毒不食子的真理让人们相信父亲不可
能这样对自己的女儿。
这个世界可悲的是:人们总是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无论真相如何,他们的世界:天
下无不是的父母

如今,法院的判决像一道枷锁,将她牢牢地束缚在了这份扭曲的亲情之中。她连和恶
魔父亲地理隔离的机会都没有,她还要每天在病床前照顾这个恶魔父亲,但凡晚来一
点,同个病房的病人都会认为她是个白眼狼,是个不孝女,甚至是个畜生!
她支付了赡养费,仿佛是用金钱买断了与恶魔之间的血缘关系。然而,这份买断真的
可以彻底断吗?真的能够让她解脱吗?她心中的伤痛真的能够愈合吗?
“安魂曲”,这个词汇在陈薇的脑海中回荡。她想起了宗教中的安魂曲,那是为了安
抚亡魂、超度灵魂的乐曲。而她的孝道安魂曲,却是为了祭奠自己那逝去的青春和灵
魂。她不知道自己是否应该继续履行这份孝道,是否应该继续用金钱去维系这份扭曲
的亲情。(那些满口仁义道德的人们,此刻没有谁站出来,告诉她该怎么去尽孝)
人们依旧活在自己相信的世界,依旧站在道德的制高点,漫天的指责如同潮水般涌
来。他们认为,陈薇应该尽孝道,毕竟那是她的父亲,无论他做过多少错事,都应该
得到子女的赡养。
是啊,世人的眼里,那是她的父亲。可在她的世界,那是恶魔,父亲二字是刺向她心
口最锋利的匕首!无从闪避!

陈薇站在重症监护室外,心中五味杂陈。她看着病床上的父亲,那个曾经让她恨之入
骨的人,此刻却如此脆弱地躺在那里。她的心中涌起了一股莫名的情感,那不是同
情,也不是怜悯,而是一种复杂的情绪,包含了过去的伤痛、现在的无奈和未来的迷
茫。
她想起了自己小时候,曾经渴望过父亲的关爱和陪伴。然而,那份渴望却随着岁月的
流逝而逐渐消逝。如今,面对这个恶魔般的父亲,她不知道自己该如何去“孝”。
是继续用金钱去维系这份扭曲的亲情?还是选择放手,让自己从这份痛苦中解脱出来?
“孝道”,这个传统的美德,在陈薇的心中却变成了毒药——没有解药。她不明白,
为什么孝道要用金钱来衡量?为什么孝道要建立在痛苦和伤害之上?她渴望的是一种
真正的亲情,一种基于爱和尊重的亲情,而不是这种用金钱买断的扭曲关系。
最终,陈薇做出了自己的选择。她决定继续支付赡养费,但不是出于孝道,而是出于
对人性的尊重和对生命的敬畏。她不想让自己陷入更深的仇恨和痛苦之中,也不想让
这份扭曲的亲情继续影响她的生活。她选择用一种平和的心态去面对这一切,用一种
超然的态度去对待这份孝道。

或许,这就是陈薇的孝道安魂曲。它不是为了安抚亡魂,而是为了祭奠她那逝去的青
春和灵魂。它不是为了维系扭曲的亲情,而是为了让自己从痛苦中解脱出来。它是一
首充满了反差和冲突的乐曲,却也是一首充满了勇气和智慧的乐曲。在这首乐曲中,
陈薇用自己的方式诠释了孝道的另一面,也让我们深刻地反思:面对故事中的父亲,
我们该如何去“孝”?
我是老周心灵感悟:愿天下父母是父母,子女是子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