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日印GDP预测:日4.31万亿,印4.33万亿,中国成绩令人意外

江卿曻啊 2025-01-21 09:16:42

文|江卿曻

编辑|江卿昇

前言

2025年,当人们回首往事,亚洲经济版图的巨变恐怕让许多人感到惊讶,曾经盘踞亚洲经济霸主地位数十载的日本,似乎正逐渐淡出舞台的中央。

有报告称,2025年印度GDP总量有望达到4.33万亿美元,超越日本的4.31万亿美元,跻身世界第三。

而印度一直都在跟中国对比,那么中国在2025年的GPD是多少呢?印度崛起将带来怎样的变局?日本能否重振雄风,扭转颓势?

“失去的三十年”阴霾难散

日本内阁府于2023年1月30日发布的《日本经济2023年度展望》报告显示,预计到2025年,日本GDP总量将达到627.3690万亿日元,折合约4.31万亿美元。

尽管这一数字看似不菲,但细究之下,日本经济却隐藏着诸多隐忧,自上世纪90年代经济泡沫破裂以来,日本经济就陷入了长达30年的低迷期,被称为“失去的三十年”。

这一时期,日本经济增速持续放缓,通货紧缩问题严重,企业和个人都缺乏投资信心,尽管日本政府实施了多轮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但收效甚微。

与此同时,日本还面临着严重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据统计,2022年日本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比已达29.1%,成为全球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

劳动力人口不断萎缩,给经济增长带来沉重负担,据日本国立社会保障与人口问题研究所预测,到2025年,日本总人口将从2022年的1.2568亿下降至1.2302亿。

其中劳动年龄人口将从7488万降至7126万,人口红利的消失,无疑会进一步拖累日本经济向前发展。

除了内部困境,日本经济还面临外部风险的冲击,频发的自然灾害如地震、海啸等,给日本制造业和基础设施带来严重损失。

2011年东日本大地震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16.9万亿日元,近年来,日本与贸易伙伴尤其是美国的贸易摩擦加剧,出口导向型经济受到冲击。

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海岸发生9级大地震并

2019年,在美日贸易谈判压力下,日本不得不做出让步,削减对美汽车出口,扩大从美国进口农产品。

创新乏力也是制约日本经济增长的一大症结,作为全球科技强国,日本在半导体、机器人等尖端领域一度傲视群雄。

但进入21世纪以来,日本创新能力明显下降,在人工智能、5G通信等新兴领域,日本已明显落后于美中等国,产业转型升级举步维艰,难以为经济注入新的增长动力。

种种内忧外患交织,给日本经济前景蒙上了一层阴影,2022年,日本GDP增速仅为1.1%,在主要发达经济体中排名垫底。

未来日本能否走出“失去的三十年”的阴霾,重振经济雄风,还有待时间检验。

除非日本能够找到破解人口困境、激发创新活力的有效良方,那么面对日本的式微,正在崛起的印度又将带来怎样的变局呢?

中印GDP对比

当人们将目光投向亚洲另一端的中国和印度时,一幅截然不同的画卷徐徐展开,作为当今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在GDP总量上遥遥领先于日本和印度。

2022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21.0209万亿元人民币,按年平均汇率折算约为17.94万亿美元,比排名第三的日本高出一大截。

而有经济学家预测,到2025年,中国GDP总量有望突破20万亿美元大关,进一步巩固其经济霸主地位。

与此同时,印度经济正以令人瞩目的速度追赶着中国的脚步,2019年,印度GDP总量跃居世界第五,超过英国和法国。

IMF预测,到2025年,印度有望以4.33万亿美元的GDP总量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中的全球第三大经济体。

从增速上看,印度更是一骑绝尘,IMF数据显示,2022年印度经济增速高达6.8%,远超同期中国的3%和日本的1.4%。

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唯有印度一枝独秀,成为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中印GDP总量的角力固然精彩,但考察人均水平,两国差距仍不可同日而语。

按照世界银行的统计,2021年中国人均GDP为1.26万美元,而印度仅为2277美元,不及中国的五分之一。

放眼未来,这一差距还将持续,有机构预测,2025年中国人均GDP将达到1.25万美元,而印度仅为2944美元,中印之间的鸿沟依然巨大。

造成中印人均GDP差距悬殊的根本原因在于两国的人口基数天差地别,2022年,中国总人口为14.1179亿,而印度高达14.1714亿。

两国人口加起来占世界总人口的36%,但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中国人口增速持续放缓,甚至出现了负增长。

2022年中国新出生人口只有956万,创下了1961年以来的新低,与之相反,印度人口还在以每年1300万的速度高歌猛进,预计在2023年前后超过中国,成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

庞大的人口基数给印度带来了巨大的人口红利,但也拖累了人均GDP的提升。

从长远来看,中印经济的竞争不仅是GDP总量的较量,更是发展模式和治理能力的比拼。

中国经济的崛起得益于改革开放以来的市场化改革和产业升级,但当前也面临着结构失衡、创新不足等深层次问题。

印度则凭借人口和市场优势,成为承接全球制造业转移的热土,但基础设施滞后、贫富悬殊、教育水平参差不齐等短板,制约了印度经济的腾飞。

那么印度经济高歌猛进的背后,究竟有哪些值得关注的亮点和隐忧?其与中日的较量,又将擦出怎样的火花?

印度何以高歌猛进?

在过去的十年间,印度经济一直保持着令人瞩目的高速增长,这个南亚次大陆凭借其独特的优势,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全球目光。

印度高速增长的秘诀,首先在于其庞大的人口红利,据联合国预测,到2025年,印度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将达到10.3亿,占总人口的68.4%。

而同期中国的这一比例将下降到63.8%,充沛的劳动力资源为印度经济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与此同时,印度劳动力成本低廉,月均工资水平仅为中国的四分之一左右,这使其成为全球制造业和服务外包产业转移的热门目的地。

近年来,印度政府也在大力改善营商环境,以吸引外资和激发内需,莫迪政府上台后推出了“印度制造”计划,力图将印度打造成全球制造中心。

2022年,印度在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排名中位列第63位,较2016年上升了79位,政府还出台了一系列税收优惠和土地改革措施,简化了投资审批流程。

随着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大量跨国公司như苹果、三星等纷纷在印度设厂,为其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

值得一提的是,印度还拥有全球第二大的互联网用户群体,仅次于中国,截至2022年底,印度互联网用户数量已达8.33亿,占总人口的60%。

随着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的普及,数字经济正在成为印度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以电商为例,2022年印度电商交易规模达640亿美元,同比增长27%。

数字支付、在线教育等行业也方兴未艾,印度正凭借其海量的用户基础和创新活力,加速数字化转型进程。

但另一方面,我们也不能忽视印度经济面临的诸多短板和隐忧,首先印度基础设施建设仍严重滞后。

铁路、公路、港口等基础设施陈旧老化,难以满足经济高速发展的需求,据估算,未来五年印度基建领域的资金缺口高达1.5万亿美元。

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导致劳动力素质参差不齐,尽管印度每年培养大量理工科毕业生,但多数高校教学质量堪忧。

据调查,仅10%的理工科毕业生具备就业所需技能,再者贫富悬殊成为印度经济发展的绊脚石,农村与城市、东部与西部地区间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

近三成人口仍生活在贫困线以下,这不仅制约了消费需求,也加剧了社会矛盾。

因此尽管印度经济潜力巨大,但若要真正实现跨越式发展,仍需正视自身问题,持续深化改革。

基础设施建设、教育体系完善、区域均衡发展等,都是印度经济实现高质量增长必须攻克的难关。

结语

展望2025年,中日印三国的经济合作与竞争将更加激烈,中国作为当之无愧的亚洲老大,与印日的差距仍将显著。

但印度的后来居上值得关注,其若能充分发挥人口和市场优势,未来增长可期,日本虽面临诸多挑战,但其科技创新优势不容小觑。

参考文章

每日经济新闻2024-4-22《IMF最新预测!日本GDP将被印度赶超,或提前1年跌至世界第五》

如果你也喜欢我的文章,不妨点个“关注”吧!小生在此谢过了!

1 阅读:331

评论列表

用户17xxx19

用户17xxx19

2
2025-01-22 16:16

这是那一年的文章[笑着哭]

雪飘北极

雪飘北极

2
2025-01-22 18:18

印度东北邦应该肢解独立

江卿曻啊

江卿曻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