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日南极科考站数量大对比:美6座,日4座,中国有多少?

江卿曻啊 2025-01-16 09:16:33

文|江卿曻

编辑|江卿昇

前言

南极,地球上最后一片净土,也是人类探索的最后一个疆域,在这片冰封雪飘的大陆上,世界各国都在竞相建设科考站,以期揭开这片神秘大陆的面纱。

中国,美国,日本作为科技大国,在南极的征程中又走到了哪一步?他们在这片冰天雪地中留下了怎样的足迹?

美国的“豪华”之路

在南极这片广袤的冰原上,矗立着一座现代化的“小城市”,这里有三座机场,一个海港,还有上百座各具功能的建筑,最多时可容纳1300人同时工作生活。

这里还有飞往新西兰的定期航班,成为名副其实的“南极曼哈顿”,这就是美国在南极建立的麦克默多科考站,是南极考察规模最大,设施最完善的科学考察基地。

美国在南极的考察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为了长期驻扎南极,美国人在这里建立了6个科考站。

但在建设初期,他们遭遇了不小的挫折,当时的威尔克斯站刚建成没几年,就被大雪彻底掩埋,美国人从这个惨痛的教训中醒悟过来,开始探索新的建站技术。

“高脚建筑”就是美国人在南极建筑领域的一大创举,他们将建筑物架空1到2米,巧妙利用南极的狂风在建筑下形成“防雪通道”。

有效避免了积雪对建筑物的危害,这种独特的设计不仅让美国的南极考察站经受住了数十年的极寒考验,也为其他国家的南极建设树立了标杆。

阿蒙森-斯科特站就是美国运用“高脚建筑”技术的代表作,位于地理南极点的这座科考站,以其独特的“机翼造型”成为南极中心最醒目的地标建筑。

从“南极曼哈顿”到“高脚建筑”再到“机翼造型”,美国在南极不断刷新着“豪华”的标准,这一方面体现了美国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先进的科技水平。

另一方面也展现了美国对南极这片人类最后疆域的重视和野心,毫无疑问,这些“豪华科考站”已成为美国南极考察的一张亮丽名片。

不过我们也应看到,美国的南极“豪宅”并非完美无缺,昂贵的造价和高额的维护费用,都是美国南极考察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问题。

虽然美国在南极总共建立了6个科考站,但其中有5个都诞生于上个世纪50年代属于老古董级别。

同时“高脚建筑"”在施工难度和结构稳定性方面,也存在一定局限,站区的奢华与周边环境的恶劣反差强烈,也引发了一些环保方面的争议。

从木船到破冰船

当美国人还在南极冰天雪地里“豪华”逐梦时,远在北半球的日本已经在这片冰原上跋涉了几十年,早在1912年,一艘名为“开南丸”的日本小木船。

就穿过惊涛骇浪,将日本人的身影印在了南极的冰盖之上,在那个遥远的年代,他们是亚洲人在南极立下的第一面旗帜。

“开南丸”用两根桅杆撑起了日本人的南极梦,这个只有常规渔船大小的木船,带着白濑矗率领的28名船员,硬是在风高浪急中杀出重围,在南极竖起了旗帜。

这段令世界瞩目的探险经历,也为日本南极考察翻开了第一页,让中国人不得不佩服的是这份百年不变的执念。

从那时起,日本在南极的身影就从未缺席,最初的简陋木舱,到上世纪80年代的“宗谷”号破冰船,再到如今的“白濑”号。

日本人一步步用血肉之躯丈量着这片冰原,早期建立的永久科考站,也从最初的简易小木屋发展成为今天的现代化科研基地。

目前,日本在南极拥有4座常年科考站,科考站内配备了气象,地质,生物等专业实验室,支持多学科交叉研究。

日本人用他们的坚韧和智慧,在科研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发现,由首次探测到南极臭氧空洞,到钻取到迄今最古老的80万年冰芯。

南极长城站旁特意竖立的“山本堡”纪念碑,更是对一位日本科考先驱的致敬,可以说,南极考察的百年历史,也是日本人登陆这片大陆的勇敢历程。

中国速度

如果说,美国人在南极创造了“豪华传奇”,日本人在这里续写了“百年执念”,那么中国人在这片冰原上,无疑刷新了“追赶”的速度。

41年前,当中国第一支南极考察队登上这片大陆时,美日两国已经在这里“安营扎寨”数十载。

谁都没有想到,这个“老牌劲旅”中杀出的“后起之秀”,会以如此惊人的速度实现弯道超车,中国的南极梦,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

1984年的一个夏天,一支来自神州的科考队第一次踏上了南极的冰盖,由于没有合适的落脚点,他们只得借宿在邻国的科考站。

第二年,中国第一座南极科考站“长城站”落成,从此五星红旗终于在这片冰原上高高飘扬,自此之后,中国在南极不断加快探索的脚步。

“三步走”战略是其中的关键词,最初的长城站,进军南极大陆的中山站,还有踩上南极高原的昆仑站。

中国的科考版图从南极半岛一路延伸到东南极地区,如今的长城站,已成为集科研,交通,通信于一体的综合性科考基地。

而中山站也在近年来实现了现代化升级改造,科考设施更加完善,其实中国南极科考站的“明星”,昆仑站当之无愧,它坐落在南极冰盖最高点冰穹A,海拔高达4087米。

是目前世界上海拔最高的科考站,在这里,科考人员要克服高原缺氧的困扰,更要忍受零下50摄氏度的严寒。

为了建设这座“海拔之最”,中国科考人在物资运输,建筑施工等方面都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

泰山站和刚刚落成的中山站,是中国南极考察版图上的又一重大突破,泰山站填补了中国在南极半岛的空白。

秦岭站则为中国在罗斯海地区这个“南极黄金地段”插上了“探险旗帜”,这两座新建成的科考站不仅扩大了中国南极考察的空间尺度。

更将在冰盖,海洋,气候等领域提供新的科研平台,目前中国已经初步形成了“南极半岛-东南极-内陆高原”三位一体的科考格局。

五大科考站遍布这片大陆的重点区域,支撑着中国南极科考的“大动脉”,这种布局不仅兼顾了科学考察的广度和深度,更体现了中国南极事业的长远战略谋划。

这五座科考站也将载入中国南极科考史册,为“中国速度”做出最好的注脚,中国的南极事业处于快速发展期。

中国的南极科考需要更多高水平人才的加盟,为这项事业注入新鲜血液,中国不仅以“质”的飞跃实现了从“南极小国”到“南极强国”的蜕变。

更以"量"的积累为“极地科考”贡献了“中国方案”,展现出一个科技大国的责任与担当,而对于下一个40年,中国在南极必将书写更多精彩华章。

冰天雪地中的“建筑大战”

世界各国在南极的角逐,不仅仅体现在科考站数量上的比拼,更是一场关乎工程能力的较量,要知道在这片冰天雪地的“不毛之地”。

修建一座科考站可谓难上加难,恶劣的自然条件,脆弱的生态环境,都为南极建筑设置了重重“门槛”。

中美日三国,恰恰在这场“建筑大战”中,展现出了各自的独门秘技,最早系统实践南极建筑的,要数美国和前苏联,上世纪50年代,两国就开始在南极试验各自的建站方案。

苏联人钟情于“雪下”"建筑,利用厚实的冰雪为建筑提供天然的保温层,两种方案各有千秋,为后来南极建筑积累了宝贵经验。

特别是中国2014年建成的泰山站,更是集多项尖端科技于一身,新型保温材料,光伏发电,污水处理在这座集科研与生活为一体的“未来科考站”里,处处闪耀着中国智慧和中国创造。

但中国南极建筑的“压轴戏”还是今2024年建成的秦岭站,这座“新秀”不仅在建筑面积上超过5200平米,在建造难度和智能化水平上更是创下多项纪录。

结语

半个世纪,三个国家,在南极这片冰封大陆上演了一场场惊心动魄的竞逐,从最初的简易木屋,到如今的现代化科研基地。

中美日三国用他们的科研实力见证了一个又一个不可能变成可能,未来谁又能在这场南极科技竞赛中占得先机。

参考资料

环球网2024年2月21日《首套近红外望远镜在南极昆仑站成功运行》报道

国家海洋预报台2014年12月4日《视野 | 形态各异的南极科考站》报道

0 阅读:63
江卿曻啊

江卿曻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