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长沙发生了震惊全国的“马日事变”,原本一片大好的革命形势,一夜之间急转直下,许多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都惨遭屠杀。
事变发生后,《武汉日报》称中共湖南省领导人王基永和他的爱人龙亦飞在这次事变中被许克祥杀害。不久,从“白色恐怖”中脱险至武汉的国民党左派朱剑凡也称,他从其他脱险的同志那里听说王基永很可能已遇害。
一时间,隐藏在湖南的共产党人士悲痛不已。
然而在建国后,与王基永一并在湘西常德地区领导农民运动的胡允恭,在其回忆录中却说,早在20世纪30年代初他在上海时就听说王基永并没有死于“马日事变”,而是逃到了甘肃,隐姓埋名。
由此一来,王基永的下落就成了一个谜。但在建国初期,毛主席在慰问烈士家属时,有一封信却是写给早已下落不明的王基永的妻子的。
毛主席在信中说:“王基永同志殉难,极为痛惜,请节哀……”
如此一来,王基永确实已经牺牲了,可他到底是如何牺牲的呢?
原来,马日事变发生时,王基永当晚就带着妻子离开长沙转移到了湘潭,并出席了柳直荀主持的军事会议。会议决定成立工农义勇军总司令部,组织武装,对长沙进行围攻。王基永作为政治部主任,参加了这次战斗,可围攻并没有成功。
之后,王基永就潜回了湘乡,隐蔽于亲友家中。由于反动派对他的追捕越来越频繁,所以他只好扮成江湖术士,打算找到党组织,寻机上井冈山,可都未实现。
无奈之下,王基永只好选择远走西北方向。
1928年,王基永改名王鸣真在好友的掩护下来到了甘肃天水,并在好友岳父家中暂住。后来,他又在好友岳父的推荐下当上了礼县的政府司法录事。
由于其出色的表现,礼县县长对他信任有加,又将其升任为高参。
在礼县,王基永没有忘记自己的革命使命。他与县长马绍棠一起兴办教育,启迪民众觉悟,并保卫礼县人民的安全。
1929年,1000多名土匪来犯,王基永临危不惧,主动保卫县城。他一边写信派人向陇西抚羌一带的吉鸿昌师求支援,一边率领全城老百姓,凭借厚实的城墙和大刀长矛,无数次击退了敌人的进攻,一直等到援兵赶来。
事后,鉴于这次教训,王基永向吉鸿昌要了许多枪支弹药,以保不测。
王基永为礼县做出了不小的贡献,然而他却牺牲在了军阀的刀下。
1930年,蒋介石、冯玉祥和阎锡山爆发中原大战,冯玉祥将吉鸿昌师部向东调走后,陇南空虚,甘肃军阀马廷贤就有了可乘之机。军阀马廷贤迅速占领了陇南所属14县,所经之地烧杀抢掠,百姓民不聊生。
为了收紧对陇南所有县城的控制权,马廷贤还下令替换县令,调马绍棠去泰安任县长。马绍棠深知这是调虎离山,坚决不肯调任,这让马廷贤勃然大怒,立刻派兵3000余人攻打礼县。
这一次没有援军的帮助,王基永和马绍棠率领全城百姓殊死抵抗,虽打退了敌军无数次,却终因孤立无援、弹尽粮绝,加之叛徒内奸的出卖失败了。
王基永和马绍棠被俘后,敌人对他们严刑拷打,但无论敌人使出多少手段,他们始终坚贞不屈。最后,马廷贤痛下杀手,将王基永和马绍棠杀害于天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