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古人流放地“宁古塔”在哪儿吗?

云端漫步者小七 2024-12-19 09:04:59

据史书记载,中国古代主要有三个比较大一点的流放地:湖北房县,流放的是帝王将相。海南三亚,流放的是文人。新疆伊犁,流放的是普通犯人。这是由中国古代严格的阶级划分决定的。

不过,我们在古装剧里,经常看到这样的事,那些皇帝只要对一个人不满意,或者很生气,就会喝道:“把她发配到宁古塔!”

这是影视剧告诉我们的,其实这个宁古塔的说法,估计主要是清朝的发配地,其他朝代好像没有听说过。

既然有宁古塔这样的说法,我们就先来说一下宁古塔是怎么回事。

从这些皇帝的表情里,你就可以读出某些内涵来:这宁古塔肯定不是什么花红柳绿的好地方。

在《甄嬛传》里,甄嬛就曾被发配到过宁古塔。由此我们也能得出一个结论,能够被发配到宁古塔的,似乎也不是什么普通人。甄嬛在清宫里,属于妃嫔媵嫱一类,算不上普通人。

因此,宁古塔虽然不是什么好地方,普通人也没资格被发配到宁古塔。凡是被发配到宁古塔的,都是满清政府本民族里有身份的旗人。

比如在《水浒传》里,林冲被刺配到沧州、武松被刺配孟州、宋江被刺配江州、卢俊义被刺配沙门岛。所谓刺,自然是在脸上留下烙印或者字迹。当然,脸上刺字,发配到某地的,都属于军警、下级官吏性质。林冲,禁军教头;武松,县捕头;宋江,书吏;卢俊义,地主财阀。

不过,皇宫里的妃嫔媵嫱、王子皇孙们,自然不能在脸上留下烙印,他们都是有身份的人,皇家发配他们,只是为了给他们一个惩戒,让他们尝尝苦寒艰难,并不是真的要把他们怎么样。

一,宁古塔

宁古塔是现在的哪里呢?

宁古塔,最早是满族的姓氏,其实,既不是塔,也不是地名。准确地说,是以地名为姓氏。就是满族某些旗人的龙兴之地。

如果非要给它划定一个大致范围,就是两个地方。这是指两个将军辖区,一个在吉林、黑龙江,称吉林将军辖区。另一个在辽宁,指的是辽宁盛京将军辖区。

早先的宁古塔将军辖区可能在现在黑龙江境内,康熙十五年其府邸迁至吉林乌拉,之后便称吉林将军,所辖之地包括现在的吉林、黑龙江两省。吉林黑龙江两省的宁古塔氏,一般为镶黄旗人。辽宁省宁古塔氏(清朝盛京将军辖区)一般是正红旗人。

说白了,所谓宁古塔,就是指关外的东三省。

清朝入关以后,觉得吉林、黑龙江、辽宁是他们的龙兴之地,但因为那里条件险恶、环境恶劣、气候多变,只要他们认为自己人中的某些人犯了错,就应该去那个地方受一点惩戒,吃一点苦。我个人理解,发配宁古塔,既具有惩戒之意,同时也有教育的意义。

但是,据说被发配宁古塔的人,需要带足干粮,一直步行走着去。如果说宁古塔让人谈之色变,倒不如说,其实最艰难的,可能是步行这段路上的艰辛更让人害怕。

第二个发配地,岭南

岭南,是中国南方五岭以南地区的统称,以五岭为界与内陆相隔。

五岭是由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五座大山组成。这五岭以南,被泛指为岭南。

大体上,就是指现在广东(包括海南、香港、澳门)、广西东部,湖南、江西、福建南部。当然,历史时代不同,具体包含的地域也多少有点差别。但大致范围不会改变。

岭南地区的气候,总体特点是热带、亚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具有高温多雨、气候湿润的特征。? 北回归线横穿岭南中部,导致其主要气候特征为高温多雨?。

岭南地区的气候特点具体表现为全年暖热,日照时间长,辐射量大,夏季炎热,降水较多,气候湿润。大部分地区夏长冬短,终年不见霜雪。夏季以东南风为主,风速较小;冬季则以东北风为主,风速较大?。

岭南地区的地理环境对其气候产生了重要影响。岭南地处东亚季风气候区南部,南临海洋,北靠五岭,地形复杂,包括山地、丘陵、台地、平原等,河网纵横,港湾众多。这种地理环境使得岭南地区的气候具有明显的季风特征和湿热特点?。

这种气候影响下,岭南没有四季分别,只有酷热的夏季,山岚瘴气、各种野兽蚊虫非常猖獗。尤其是北方人到了这种气候控制区,因为不习惯,会非常难受。生活上会有许多不适。危险时时存在。特别是在没有开发的古代,这就是个非常不适合人居住的地方。

作为一种惩戒手段,在已经开发日久的北方生活惯了的人,被发配到岭南,显然是受不了的。也正因为让你觉得受不了,政府才会把你发配到这里受罪。

当年苏轼就曾经两次被发配到这个岭南待过。如果问苏轼人生中印记最深刻的地方在哪儿,正如他自己所说“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其中三分之二的经历就在岭南。

第三个地方,就是海南

现在说到海南,我们肯定想到的是海滩,还有椰子、香蕉和各种各样的时令水果。但是在古代,海南可是个非常荒凉的地方,地广人稀,几乎没有什么人。气候比岭南还要恶劣。

而且,海南四面环海,俨然就是一个用水做成的囚笼。想逃都逃不掉,官府根本不用担心犯人会跑掉,因为根本就不可能,做不到。

第四个发配之地,就是房陵。

房陵,有人把它称为贵族发配之地,因为这个地方是发配帝王将相的地方。大家都明白,帝王将相是什么人,普通人即使想让政府把你发配到这里,你也没有这个资格。

它就在我们身边,确切地说,它就是现在湖北省十堰市的房县。

房县地势西高东低,南陡北缓,中间为河谷平坝。境内平坝、丘陵占17.1%,高山占44.4%,高山区占38.5%。以青峰断裂带为界,北部山地海拔在800—1000米之间,山脉走向一般是东西、东北或东南向,坡度一般在10°—50°之间,山背开阔,山顶环状,其间有河谷盆地零星分布,县城为鄂西北最大的山区盆地,区域总面积70多平方公理,四周高山环绕,中间均为平坝地区;中部以县城周围的马栏河谷为中心,形成一条狭长的断陷盆地,海拔在400—600米,东部、南部为山区,山势巍峨陡峻,房县最高海拔为西南部上龛乡关家垭,海拔2485.6米;最低海拔是大木厂镇的姜家坡,海拔180米,境内海拔高低差为2306米。

房县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其特点为:冬长夏短,春秋相近,四季分明;垂直差异变化大,具有立体气候;同一海拔高度,阴坡与阳坡气温相差1—2.5℃;雨量集中,雨热同季。年平均气温在10℃至15℃之间,极端最低气温-17.6℃;极端最高气温40.4℃。无霜期年平均223天,北长南短,北部大木厂镇为240天,南部野人谷镇西蒿村为174天,其余地区大都为210天至240天。年平均降水量914毫米,雨日100—140天之间,由北向南逐渐增多。年日照时数1700—2000小时之间。影响农作物生长的主要灾害性天气为春季“倒春寒”,夏季“卡脖旱”和秋季的阴雨低温天气。

房县南依华中屋脊神农架,山势巍峨,自古野人传说不断。《山海经?海内南经》《房县志》等均对房县野人有所记载,近代发现野人的报道,多在房县老南山中。境内现有野人谷镇,野人谷、野人洞4A级风景区。

房县史称“帝王将相流放地”,流放文化最具地方特色。

历史上把房陵作为流放地的朝代最多,被流放到这里的人数也最多,而且品级最高,仅史书上记载的帝王将相就有14位。自秦以来,房陵有数次大规模流放活动。第一次是秦始皇时期,灭赵国后不杀赵王,将赵王迁流放于房陵;

《史记》载:秦始皇仲父、相国吕不韦家族一万户、秦始皇太后幸郎嫪毐家族四千户被流放于房陵。

第二次是西汉时期,《资治通鉴》载:汉武帝时济川王刘明、清河王刘年等都被贬谪房陵,刘邦女婿张敖、汉景帝孙刘勃也流放到此。

第三次是唐朝,有隋文帝太子杨勇、梁王李忠、广武王李承宏,还有广为人知的庐陵王李显等被贬谪房陵14年。

第四次是五代两宋时期,后梁刺史惠王朱友能、南宋周恭帝等帝王被贬谪房陵。房陵流放是王与民的亲和、宫廷文化与民间文化的融合、流放文化与本土文化的整合,造就了房县独特的地域政治地位和文化地位。

可见,尽管房陵这个地方现在很不错,但在古代,因为人迹罕至,流放到这里,毫无疑问是一种折磨。既没有房子,也没有任何生活设施,一切都需要自己动手制作才能活下去。

加上房陵这地方气候、地理条件并不好,其实和岭南也差不了多少,到处弥漫着山岚瘴气,地势复杂,坑坑洼洼的,每走一步都挺费劲的。

而被流放此地的,都是帝王将相、王公大臣,他们没做过普通老百姓,从小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根本没有任何动手能力,也没有什么生活经验。放在这里生活,那肯定是物质、精神的双重折磨。据传很多人受不了这种苦难,最终选择自杀。

第五个地方,新疆伊犁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境自然灾害主要属异常气候和极端天气及特殊地貌气候引发的灾害,常见的有旱灾、风灾、干热风、暴雨、洪水、泥石流、滑坡、冰雹、雪灾、寒潮、雷电以及生物灾害、地震等 。其中初冬有霜冻,夏季有暴雨、冰雹、干热风等灾害。寒潮多出现在春、秋两季,入侵的途径主要来自北方或西方的强冷空气。侵入时间一般在9月底开始。雷暴和冰雹多发生在山区和前山地带,一般出现在4-10月,主要集中在5-8月 。

2012年6月30日,新疆新源县与和静县交界处发生的6.6级地震,造成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直22317人受灾,24人受伤,受损房屋16367间,11300间房屋裂缝成为危房,倒塌1969间,棚圈受损、倒塌1560座,直接经济损失20860万元人民币。

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为巩固中国西北边防,加强新疆地区管理,清政府设伊犁将军并驻惠远城,统管新疆军政事务。作为首脑机关的伊犁将军府及其驻地惠远古城,是当时新疆地区的政治军事中心。

新疆伊犁被列为流放地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自然环境恶劣,气候寒冷,适合流放犯人;二是地理位置偏远,便于管理和控制?。

林则徐是被流放到伊犁的著名人物之一。他在临行前愤然写下《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一诗,其中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激励了无数爱国仁人志士?。

尽管这里气候寒冷,但是这里流放发配的都是犯人。这些犯人大多数是普通民众,普通民众本身从小就生活艰难困苦,水里火里摸爬滚打已经锻造出他们“铁布衫”金刚不坏之身,气候寒冷、生活条件艰苦,根本就打不倒他们,难不住他们。无论生活环境如何,也难不倒普通民众。因此,作为一个流放发配的地方,最让犯人们不舒服的,可能并不是环境恶劣,而是距离中原地区实在是太遥远,他们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可能是最受折磨的事。也就是说,对于这些普通犯人们来说,精神折磨可能更多于生活环境折磨。

2 阅读: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