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南京发生了一件怪事,刘伯承元帅刚上任市长,一个落魄的中年男子就找到了他,此人不是别人,正是刘伯承的老战友。
可让人万万没想到的是,老战友相聚,刘伯承不仅没有招待他,反而立马下令把此人抓起来。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此人最后的下场又是怎样的?
点个关注,一起揭秘刘帅老战友之谜。

一 新官上任
1949年4月底,南京解放,作为老蒋曾经的地盘,南京一团乱麻,群龙无首不说,到处都是人心惶惶。
南京人以为解放军是来霸占这里的,吓得工厂不敢开工,学校不敢开课,就连路上的行人也是少之又少。
面对这一情况,中央第一反应就是:
尽快给南京选一个可靠的市长。

这个市长,一个就是要有文化,南京是发达的大城市,要带领好南京,最好是喝过洋墨水,在政治上有一套。
光是这一点,就把很多人排除在外,建军初期,许多战士都是穷苦人家出身,连读书都成问题,更别说和洋墨水。
其次,市长人选还要在军中有威慑力,在部队上有说服力,放在南京又要有亲和力,只有这样才能胜任。
选来选去,组织最终把目光放在了刘伯承身上,刘伯承元帅文化水平高,对南京一带的情况也比较熟悉,派他当市长,这是再合适不过的。

紧接着,刘伯承就走马上任,作为南京解放后的第一任市长,他不敢有任何耽搁,上任之初,立马来到各地考察。
然而,谁也没想到,就在刘帅办公的时候,一个神秘人却找上了门。
此人身材瘦弱,看起来十分窘迫,他开口就要找刘帅,等到警卫通知刘帅后,此人早已在大门口等待已久。
看清楚此人的面貌后,刘帅险些没有反应过来,他只觉得此人十分脸熟,但具体叫什么名字,他又想不起来。
最后还是神秘人开口,表明自己叫做徐梦秋,刘帅这才反应过来。
徐梦秋是谁?

说起来,他可是我军的老干部,此人文化不低,读书识字样样在行,还跟随红军参加过长征,甚至还在红军大学里当过老师,许多人都知道他的大名。
更何况,徐梦秋的文笔还很不错,他在报社工作过一段时间,经常发表一些红色历史方面的文章,广受好评,还被人称作是“红色历史学专家”。
抗战年代,徐梦秋和刘帅也有过交集,两人是战友,也是共同研学的好友。
如今抗战胜利,解放战争也即将落下帷幕,刘帅已经当上了市长,徐梦秋却十分落魄,连日常生活都成问题。
偶然之间,徐梦秋听说南京来了个新市长,好巧不巧,刚好是自己当年的战友,徐梦秋打算来求助,这才找到了刘帅。

按理说,老战友落魄,刘帅肯定会出手相助,但奇怪的是,刘帅一听到徐梦秋的名字后,立马掉头就走,请徐梦秋吃了个闭门羹不说,甚至还下令要逮捕徐梦秋。
徐梦秋在南京本就没有安身之处,面对刘帅的逮捕令,他很快就被缉拿归案。
事情传出去之后,南京市民都感到不可置信,徐梦秋可是老资格革命,又是老战友,徐帅不帮忙就算了,为什么还要逮捕他?这难道不是恩将仇报吗?

也有一些人笃定,刘帅这样做,背后肯定有他的理由。
果不其然,徐梦秋的身份还真不简单,他甚至是毛主席亲自点名要逮捕的人。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徐梦秋到底做了什么?

二 老战友
找到刘帅的人,叫做徐梦秋,说起他的身份来,那就有些特殊了。
徐梦秋是老革命,也是刘帅的老战友,可这个老战友,却在南京解放后,落得个无家可归的下场,好不容易找到刘帅,刘帅却又下令将其逮捕。
此举让很多人都想不通,徐梦秋到底做了什么?为什么刘帅要亲自逮捕他?

从徐梦秋的履历来看,前半生那叫一个干干净净。
1896年,徐梦秋出生在安徽,那时候全国上下都是革命浪潮,作为当时少有的知识分子,徐梦秋也受到了进步思想的鼓舞。
他来到上海求学,在那结识了一大堆名人,瞿秋白、邵力子等等,在几人的带领下,徐梦秋还受到了黄埔军校的邀约。
那时候黄埔军校是两党合办,对有志之士十分推崇,只可惜,徐梦秋从小身体不太好,接受不了高强度训练,就这样,他和黄埔军校失之交臂。

在这之后,徐梦秋一直留在上海求学,刚好在这一时间段,徐梦秋受到引荐,随后又在周总理的帮助下,成功入党。
入党之后,徐梦秋所做的贡献十分巨大,他甚至为了革命事业献出了双腿。
1927年,蒋介石到处逮捕我党人士,徐梦秋也在逮捕名单中,他身体本就不好,为了逃命,只能到处躲藏。
好不容易熬到了1930年,徐梦秋抵达苏区,还没等他缓过神来,围剿又徐徐展开,他不得不跟随大部队一同进行长征。

长征几万里路,就算是健壮的战士,也很难一口气走完,更别说是身体不好的徐梦秋,许多人都劝徐梦秋别去,可徐梦秋无路可走,这是他选择的路,就算再难,他也要跟着大部队走下去。
长途跋涉之下,徐梦秋的身体果然出了问题,在严寒冬季,部队依旧没有停下,依旧在赶路,徐梦秋强撑着身体前行,极端低温之中,他的左腿被严重冻伤。
严重到化脓不能行动的地步,红军部队中医生数量有限,更何况,当时的条件也不好,连手术器具都没有,为了能正常赶路,他只能被迫截肢,就这样,徐梦秋的左腿献给了长征。
这是他忠心的见证,这一幕被组织看在眼里,到了延安之后,毛主席特意叮嘱,一定要照顾好徐梦秋。

在战争年代,组织也没有给徐梦秋安排很多任务,他唯一的任务就是安心养伤,除此之外,组织还给他配上了一个勤务员,平时专门照顾他的衣食起居。
即便在最困难的时期,延安许多部队都吃不上大米,徐梦秋却能领到一斤猪肉、半斤鸡蛋、以及两斤黄豆,这是许多首长都享受不到的伙食水平,可见主席对他有多重视。
光是这些还不够,主席还定期派卫生部的医生给徐梦秋检查身体,一旦有任何变化,就能在第一时间做出诊断报告。
1937年,卫生部的医生打听到,苏联有一种假肢技术,能在截肢后安上机械腿,很适合徐梦秋。

1941年,组织把徐梦秋送到了苏联,手术圆满成功,徐梦秋安上了假肢,当他重新站在地面上后,他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回国,继续为组织效力。
还真别说,当时还真有一件美差交给徐梦秋,那就是去新疆一带任命,新疆任职的干部不少,徐梦秋也是其中之一。
当时我国和苏联关系不错,新疆地区的发展也很好,在这里工作,别提有多美滋滋。
但谁也没想到的是,此次任职,将是组织做过的最错误的一次决定,老资格的徐梦秋也即将在新疆犯下大错。
徐梦秋究竟做了什么?当年在新疆又发生了什么?

三 下场如何
徐梦秋明明是老革命,又是刘帅战友,怎么看,刘帅都不可能下令逮捕他,真要说起来,徐梦秋在1941年干了一件错事,这是万万不可能原谅的,也因此刘帅才会下令逮捕他。
回到1941年,新疆缺乏人才,当时在新疆坐镇的盛世才,苏联和我们的关系也不错,盛世才奉行的就是两边一起亲近,共同建设新疆。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军便输送了不少干部去新疆,其中就有徐梦秋,徐梦秋有文化,去新疆建设是再合适不过的。
盛世才见到徐梦秋后,也大感这是一位人才。
起初,在建设新疆的过程中,什么差错都没有出现,然而随着时间一久,盛世才就有些动摇了。
苏联陷入战争,重心全部放在了苏德战争上,对新疆这边的联系也就随之减少,这让盛世才认为:
我军没有了靠山。

而另一边,蒋介石又下令对我军进行围剿,盛世才左思右想,决定站在蒋介石这边,开始对新疆的干部进行清理。
这次变故来得实在是太突然了,许多干部还没来得及反应,就遭到了逮捕,其中就包括徐梦秋。
为了问出更多情报,盛世才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对这批干部用尽狠辣手段,徐梦秋身体不好,哪里见过这种场面,为求自保,他最终选择了出卖其他战友。
在徐梦秋的出卖下,越来越多的人遭到暗害,而另一边,组织还不知道这些事情,只知道新疆干部被捕,还在想办法进行搭救,殊不知,徐梦秋早已叛变。

一转眼就到了解放战争期间,蒋介石逐渐兵败如山倒,他不得已开始准备往南方逃窜,临走之时,他特意嘱咐:
那些叛变的人,一律不带。
徐梦秋就这样被抛弃,新疆已经没有他的容身之处,蒋介石也容不下他,他只能漫无目的地到处躲藏。
全中国那么大的地方,徐梦秋来回奔逃,一直到1949年,他逃到了南京,这里人口众多,人多眼杂,一时半会也发现不了他。
尽管暂时松了一口气,徐梦秋却依旧不敢掉以轻心,他生怕自己遭到清算,只能惶惶不可终日。

偶然之下,他在报纸上发现,南京上任了一名新市长,此人竟然是徐梦秋的战友,也就是刘伯承元帅。
两人曾经接触比较多,关系也比较密切,他打算拜访刘帅,以此来获得庇护。
打听到刘帅在哪后,徐梦秋便上门拜访,一开始刘帅还没有认出他来,等他说出自己的名字后,刘帅没有任何迟疑,立刻下令逮捕徐梦秋。
这下徐梦秋彻底傻了眼,曾经的老战友为什么要逮捕他呢?
原来,徐梦秋的所作所为早已大白于天下,他被捕的时候,毛主席还下令要重点营救他,殊不知在调查之后,徐梦秋才是那个出卖战友的人。

从这个时候开始,徐梦秋就被重点关注,刘帅上任后,也一直在关注徐梦秋的动向,不料他竟然自己找上了门来,这可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
昔日战友,走上了错误的道路,刘帅心情复杂,既有惋惜,也有愧疚,更多的还是气愤,在大是大非面前,他没有留情面,逮捕徐梦秋后,立即交给上级处理。
经过法院宣判,徐梦秋最后被判处无期徒刑,他被关到了老虎桥监狱,终生都要在监狱中度过。
1976年,年迈的徐梦秋在狱中患病,最终闭上了双眼。
而另一边的刘帅,却成了开国元勋,他在南京任职的时间很短,仅仅待了几个月,就离开南京去到别的军区任职。
刘帅和徐梦秋之间的对比,让人唏嘘,都说徐梦秋可怜,但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至于他功过如何,那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