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少将谭友林简历,19岁当红军师政委,34岁打败美骑兵1师

粉红色的衬衫 2025-04-23 14:48:09

在一千多位建国初期的将军里,谭友林少将可能不是最出名的,但他的经历和功劳可一点都不少。当他差点要被授予更高的军衔,成为少将之上时,竟然有8位将军站出来,想要帮他争取更高的荣誉,但他自己却没接受这个好意。最后,谭友林还是保持着少将的军衔。

1916年11月的时候,谭友林出生在湖北江陵一个挺穷的家庭。到了1930年10月,才14岁的他就加入了红军,一开始是去洪湖军校学习,后来就在洪湖苏区干起了通讯员和警卫员这些活儿。

谭友林打仗特别拼命,战场上立下不少战功,他干过的职务有青年干事、独立营政委,还有团政委。每次打仗,谭友林总是冲在最前面,也因此多次受伤,最严重的一次,差点儿就把命搭进去了,这事儿得从他当团政委那会儿讲起。

1935年4月份,红6师第17团的政委谭友林带着队伍参加了塔卧那场大战。他直接冲到了战场最前头,亲自指挥大家打仗。不幸的是,敌人的子弹打中了他的右臂,血流得满地都是。可谭友林硬是挺着,没离开指挥位置,一直坚持到战斗完全打赢,才去处理伤口。

谭友林因为失血过多,再加上那时候条件真的很差,他的右臂一直没得到妥善治疗。子弹卡在了骨头上,根本取不出来,医生也就只能简单给伤口包扎了一下。稍微好转点后,谭友林就急着回部队,继续带着大家执行任务了。

1935年秋天时候,谭友林升为了红2军团第5师的政委,年仅19岁的他,就已经是正师级的将领了,真是年少有为啊。没多久,谭友林就跟着红2军团踏上了长征路,那时候他身上还带着伤,这一路上走得特别不容易。

1936年4月份,爬完了那个五千多米高的玉龙雪山,接下来要走的,就是四川西部甘孜那边的一大片没人烟的草地。就在过那片草地的时候,谭友林的伤口变得严重了,他烧了好几天的高烧,有好几回都差点儿昏过去,呼吸都快没了。

幸好战友们没丢下谭友林,给他灌了五十多剂草药,病情这才慢慢好转。之后,他趴在骡子背上,硬是挺过了草地,好不容易到了陕北。到了1937年5月,谭友林跑到西安的大医院,把胳膊里的子弹给取了出来,这才算是真正好了。想想他胳膊中弹,都已经是两年前的事儿了。

谭友林伤好后,重返抗日战场,对抗战的最后胜利起到了关键作用。1945年11月,他被调到东北打仗,先后做过副旅长、师长,还有四野第39军的副军长,一路从北边打到南边,为解放大业建立了许多大功。

抗美援朝一开打,第39军就成了最早一批进朝鲜打仗的志愿军部队。志愿军的大领导们,把打下云山这个重要任务交给了第39军。云山啊,那可是云山郡的老大,半岛北边交通的要点,它的战略位置,谁都知道有多关键。

云山战役一开始的时候,第39军本以为碰到的是南朝那边的队伍。等抓到俘虏一问,才知道原来对手是美国骑兵第1师,这可是美军里的顶尖部队,从成立到现在,一直没打过败仗,被人叫做“永远赢的师”。

谭友林可不在乎什么是不是所谓的王牌,在那漆黑一片的夜里,第39军的战士们瞅准时机,猛地发起了攻击。把美骑兵1师打得落花流水,只能慌慌张张地逃跑。原来,那些号称的“王牌部队”和“不败之师”也就这么回事。

第39军的战史里头写着,云山那一仗,他们干掉了4046名美军,还抓了327个俘虏,弹药啥的缴获了一堆。打完仗,谭友林回了国,后来当过东北军区公安部队的副头头、乌鲁木齐军区的副政委,还有兰州军区的政委,是个大军区的领导。2006年的时候,谭友林走了,那时候他91岁。

0 阅读:3
粉红色的衬衫

粉红色的衬衫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