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回校看老师的多是“差生”?老教师说出原因,分析得太到位

宛若浮云 2023-08-27 06:01:13

古语有云“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这句话就将学生和老师之间的密切关系表现了出来,作为学生成长路上最重要的领路人之一,老师肩负重任,为了学生的前途也是耗费了很多的精力。

虽说师生关系是很微妙的,读书期间学生对老师是又惊又怕,但是等毕业之后,尤其是学业有成的时候,就总会想到那些记忆里的老师们,回母校看老师也成了毕业生的一种感恩做法。

可是有些人却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那就是常回母校看老师的学生大多是“差生”,那些深受老师喜爱的“优等生”反而很少回去看望老师,因此有很多人就会觉得是学生不知道感恩,但是老教师的一番话却让人们颇有感慨。

为啥回校看老师的多是“差生”?老教师说出原因,分析得太到位

很多学生总说老师也“势利眼”,对优等生给予了很多的关注和表扬,对差生的态度就很不好,想必日后会看老师的肯定是受照顾的优等生,但现实却恰恰相反,这里面的原因值得探寻。

一名在一线工作了很多年的老教师,她带出来的学生有多少自己都记不住了,她就分析为啥回校看老师的多数是“差生”,主要有3个方面的原因。

其一,在老教师的经验里,学习好的学生普遍走得比差生更远,本身自己就足够优秀,老师的作用没有那么大,再加上以后很有可能去大城市甚至是国外生活,回家的时间都有限,看望老师就没有那么高的优先级,而差生就正好相反,多数离家不远还对老师记忆深刻。

其二,学习好的学生都是头脑比较清醒的,对于自己的人生有清晰的规划,知道什么时间该干什么事情,目标明确也促使他们变得更加优秀,而老师只能算是他们“打怪升级”过程中的相对重要一些的NPC。

其三,就是家庭教育的因素,学习好的学生在家中的关爱和帮助就比较多,家长也会悉心栽培,相比较而言,老师在学校的那点付出远不如家长,他们心中就有了轻重之分。

而差生在家里面得到的总是批评,所以一旦老师对学生付出真心,就显得难能可贵,所以就更加看重老师的感受,回校看老师就好像回家看望父母一样重要,有时间就回去。

凡事都不能以偏概全,多数学生都懂得感恩,只是表现方式不同

老教师的分析很到位,而且这种普遍现象确实值得探究,但凡事都不能以偏概全,多数学生都是懂得感恩的,只不过表现形式不一样罢了。

有些学生或许表现在了面上,也就是我们经常看到的回校看望老师,让老师脸上也有光,自己也能将自己的这种感谢之情表露出来。

但是也有些学生是内敛的,并不在意这些外在形式,深知对老师最好的回报就是自己的成就,所以就一门心思放在发展事业上面,期待着能拿最好的成绩回去看望老师。

当然也不排除有些学生是“白眼狼”,对于感念师恩的情话是比较淡漠的,但笔者觉得这只是少部分情况,而且也是有特殊的原因,比如老师没做到位,或者读书时和老师关系并不融洽,那么自然就不会回去看老师。

所以在笔者看来,回去看老师也好,不回去也罢,只要学生过得问心无愧就可以了,没必要为了一些形式上的东西让自己背负太多压力,相信怎么做都能够得到老师的理解和尊重。

毕业后要不要定期回母校看望老师,每个人的看法都是不一样的

“桃李满天下”是老师的理想状态,教过的学生能够回来看自己,也是一种欣慰和自豪,但是对于学生而言,毕业后要不要定期回母校看望老师,这是没有固定答案的,每个人的想法都是不一样的。

如果学生有时间且自己混得比较好,其实有时间还是应该多会去看看老师,当然也不能耽误老师的工作,也要提前和老师只会一声,以免因为“送惊喜”给老师添麻烦。

如果学生出于个人的原因,并不想要去看望老师,那就不要强求自己,相信老师也是可以理解的,只要能够在自己的领域内做出成就,就算不去看老师,老师也会因为教过你而感到自豪。

所以对于老师的感谢,并不在于具体的形式,而是要看学生心中是否有感恩的心,只要有心那就会有自己的判断和做法,其他人也没必要指指点点,更不要道德绑架。

【笔者有话说】回学校看望老师的学生多是差生是一种现象,但也不是绝对的,老教师的分析也是非常透彻而到位的,那么学生也好、老师也罢,都要合理看待毕业生回校这种事情,作为老师要成为学生成长的助手,而不是拖他们的后腿,而学生在有时间有能力的情况下,也可以多回去看望一下对自己有恩的老师,双向奔赴才是最理想的状态。

话题:你如何看待这种看望老师之间的差别?欢迎留言分享与讨论。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教育爆款制造机

0 阅读:0

宛若浮云

简介:摔倒了爬起来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