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于网络
1936年的秋天,红军的长征即将画下尾声,但敌人的追击却步步紧逼。
生死存亡之际,红十五军团78师接到了一项关键任务:掩护红二、四方面军安全北上,与中央红军会师。
只是,在这场惊心动魄的掩护战中,师长韩先楚与232团政委刘懋功之间却发生了一场激烈的冲突。
面对韩先楚下达的撤退命令,年仅二十岁的刘懋功毅然选择违抗军令,坚持要与敌军决一死战,还说谁的命令都不好使。
图片来源于网络
那么,究竟是怎样的原因,会让政委无视军令,执意留守至最后一刻?而他这一决定,又造成了哪些影响?
倔强政委与盛怒师长1936年10月的一个清晨,陕甘宁边区,红十五军团78师的师长韩先楚匆匆跨上了战马,心中隐隐有些焦急。
前一天夜里,他接到了一份紧急电报,命令78师的232团即刻撤离。
掩护任务已经完成,敌人的兵力逐渐逼近,如果不尽快转移,部队很可能遭到全军覆灭的风险。
图片来源于网络
韩先楚是个雷厉风行的军人,接到命令后,他没有片刻犹豫,立刻部署撤离。
但令他始料未及的是,当他派通讯员传达命令时,消息却被232团政委刘懋功“扣住”了。
年轻的刘懋功,刚满二十岁,浑身透着一股不服输的倔劲儿,在团里人称“牛脾气刘政委”。
尽管通讯员把师长的命令一字不落地传递了过去,刘懋功却坚决表示:部队不能撤退!
韩先楚听到汇报,气得直拍桌子,也直接招呼副官备马,亲自赶往了232团驻守的阵地。
韩先楚赶到232团阵地时,看到士兵们正在高地上加固工事,搬运弹药,布置火力点,而刘懋功站在一块巨石旁,正和几名连长布置战斗计划。
图片来源于网络
“刘懋功!”韩先楚翻身下马,大步流星地朝他走去。
刘懋功听到喊声,赶紧立正敬礼:“师长,您怎么亲自来了?”
韩先楚瞪了他一眼,怒气压都压不住:“你说我为什么来?我的命令传到你这里,怎么就变成了一纸空文?是不是不把我这个师长放在眼里?”
刘懋功知道师长发火了,但他并没有因此退缩:“师长,我不撤,不是因为不听命令,而是因为现在撤不合适,咱们两条腿跑不过敌人的四条腿,要是撤得慢了,被敌人的骑兵追上,那就连一点反击的机会都没有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
听到这番话,韩先楚的怒火反而更盛了,他冷笑一声:“不合适?是你觉得不合适还是我觉得不合适?我是师长,我说撤就撤,现在执行命令!”
见韩先楚态度坚决,刘懋功却依旧不肯让步,他指着不远处的山坡对韩先楚说。
“师长,您再仔细看看这里的地形,我们现在占着高地,敌人要进攻只能从正面冲上来,可如果我们现在撤退,敌人追上了高地,骑兵占据优势,我们在低处岂不是活靶子?”
“这不是你不听命令的理由!我再问你一次,撤不撤?”韩先楚盛怒之下已经将枪拿了出来。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但生气的质问依旧不管用,刘懋功只盯着韩先楚继续说:“师长,我不撤!撤退就是死!这一仗,我打定了!”
韩先楚气得胸膛剧烈起伏,拿着枪的手指一抖:“你是不是真的想让我毙了你?我的命令都不听了?”
“要打就打!”刘懋功毫不退缩,梗着脖子迎着枪口,“反正我刘懋功死了也不会撤退!您枪毙我,也改变不了我留下战斗的决定!谁的都不行”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一场针尖对麦芒的较量持续了好几分钟后,韩先楚将枪收回腰间,长叹一口气。
“好好好!你刘懋功有种,既然你要打,那就打出个结果来!到时候出了问题,我看你怎么向党中央交代!”
刘懋功却并不回话,而是转身离去,继续指挥士兵布置阵地,韩先楚看着他倔强的背影,气得脸色铁青,恨不得再掏出枪来。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但他心里清楚,这个年轻人并不是鲁莽行事,而是经过了冷静的思考,他恨不得拂袖而去,却又无法真正撒手不管,只得转身回去调派支援。
违抗军令背后一个清晨,一夜未眠的刘懋功站在高地的指挥位置,凝望着远处的山道,他知道,这场战斗并未结束,甚至可能才刚刚开始。
自从1936年张国焘的南下错误导致红军大幅减员后,红二、四方面军几乎处在崩溃的边缘。
图片来源于网络
原本有八万人的队伍,硬生生被削减到四万人,士气低落,伤亡惨重,好不容易北上,终于与红一方面军会师,但这一切都不是轻易得来的。
为了掩护红军大部队撤离,这片战场成为了必争之地,而刘懋功的232团恰好是被选中阻击敌军的部队。
阻击任务虽然艰巨,但经过几天的鏖战,刘懋功指挥下的士兵成功打退敌军。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情况越来越紧急——国民党的骑兵部队正在快速逼近,敌人显然意识到232团并非红军主力,而是拖延时间的掩护部队。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种情况下,他们势必会对232团穷追不舍,敌人骑兵的优势就在于速度和机动性,而232团则是纯步兵部队,面对敌人的追击,步兵根本不可能跑得过骑兵。
如果此时贸然撤退,那就是一场灾难——一旦敌人占据高地俯冲下来,整个232团都可能被围困在山沟里,被逐个消灭。
“撤退就是送死”,因此,这是刘懋功反复思考后得出的结论,而要生存,唯有战斗。
再次思考过后,刘懋功次拿起望远镜,仔细打量着周围的地形。
战场所在的山岭复杂,多是崎岖的坡道和狭窄的山沟,而靠近高地的位置却显得极为开阔。
图片来源于网络
他发现,如果敌人骑兵要追击232团,就必须穿过一条狭窄的山道,而山道的尽头正是刘懋功所在的高地。
这里不仅地势陡峭,敌人马队一旦进入,四周完全暴露,成了天然的“口袋阵”,而红军士兵居高临下,足以将敌人冲击的阵型打得七零八落。
于是,刘懋功果断下令,他命令士兵们继续加固阵地,将机枪火力点布置在山道两侧的制高点上,又命人在敌人必经之路上埋伏轻型迫击炮。
这些火炮不多,但如果用得巧妙,足以形成致命的打击。
图片来源于网络
等待了一会后,山下的敌军骑兵终于出现在视野中,他们的目标,正是高地上的红军。
刘懋功深吸一口气,他握紧了望远镜,这一刻,他已经做好了万全的准备——即使敌人倾尽全力,也休想轻易冲破红军的防线。
危机解除后的反思山间的伏击战拉开帷幕后,是敌军骑兵始料未及的灾难,整齐的马队刚刚冲进狭窄的山道,刘懋功早已布置好的火力便像暴雨一般倾泻下来,瞬间打乱了敌军的阵型。
图片来源于网络
混乱之中,敌人的骑兵们四处逃窜,而刘懋功站在高地的临时指挥点,手持望远镜,冷静地观察着战局。
战斗从第一枪打响后,局势完全按照他的计划进行,敌人骑兵企图冲破高地防线,但陡峭的山坡和狭窄的山道让他们完全失去了速度优势。
被困在低地的他们只能成群挤在一起,成了红军枪炮下的靶子,敌军骑兵人仰马翻,毫无招架之力。
图片来源于网络
“全体撤退!”刘懋功在最后一轮火力覆盖后,果断下令,他知道敌军骑兵虽然暂时被击溃,但不排除更大规模的追兵很快就会赶到。
这场伏击已经为232团赢得了时间,继续留守将毫无意义。
与此同时,远处的另一片山头上,韩先楚果断了下了命令:“派一支增援队过去!”
韩先楚不是那种会赌气不管下属死活的人,即便刘懋功违抗军令,他也绝不能让红军兄弟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
只是,增援部队刚刚开始行动,山那头便传来激烈的枪炮声和爆炸声。
图片来源于网络
几分钟后,枪声渐渐平息,韩先楚正准备率队冲过去接应,却见刘懋功带着士兵的身影从山林间逐渐显现。
而刘懋功刚刚带队与韩先楚会合,还未来得及报告战况,斥候便火急火燎地冲上来报告:“师长!敌人有大批援军正在赶来,人数远超之前的骑兵队,预计不到一个小时就能追上!”
韩先楚脸色一变,瞥了一眼身后依然在赶路的主力部队,迅速做出决定:“全体立刻加快行军,绝不能被敌军咬住尾巴!”
图片来源于网络
他转头看向刘懋功,语气不善:“刘懋功,这下满意了吧?要不是你留在那里耽搁,咱们早就安全脱离战区了!”
刘懋功听到责骂却并未反驳,而是微微一笑:“师长,如果我们当时撤退了,现在恐怕已经被包围在山沟里了,敌人早有增援,我们撤得再快,也跑不过骑兵。”
韩先楚闻言一愣,他下意识地回头望了望两侧的地形,也意识到,刚才那场伏击战,不仅为主力部队争取了时间,还破坏了敌人的追击节奏。
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果刘懋功当时听从命令撤退,232团很可能早已被敌军包围在山谷中,连带着整支78师都将陷入被动局面。
韩先楚久久没有说话,他并非不懂战术,只是作为师长,他必须以全局为重,而不能允许任何人违抗命令。
可是此刻,他却不得不承认,刘懋功的判断比他的命令更加正确。
他走上前拍了拍刘懋功的肩膀,低声说道:“你小子有胆量,敢拿全团的命赌这一把,我虽然不喜欢你不听话,但这次,我得为自己的冒失向你道歉。”
图片来源于网络
刘懋功微微一笑,玩笑般说道:“师长,那现在还要不要枪毙我了?”
韩先楚先是一愣,随即哈哈大笑:“枪毙你?不枪毙你,我枪毙自己还差不多!要是听了我的命令,咱们全军覆没,现在怎么还有机会站在这儿说话!”
这次之后,每当232团需要承担艰难任务时,韩先楚都会放心地把这些任务交给刘懋功。
他知道,这个年轻的政委虽然脾气倔,但他从不打没有把握的仗,而刘懋功也总是用行动证明,自己可以不负重托。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次伏击战不过是刘懋功军旅生涯中的一段插曲,但它却为他的未来铺下了厚实的基石。
随后,无论是在抗日战争中守卫陕甘宁根据地,还是解放战争中担任重要职务,他都一次次用行动证明自己的实力。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为提高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文中部分观点仅为个人看法,请理性阅读!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