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韩国总统的椅子被诅咒了,谁会不信?从卢泰愚到李明博,再到朴槿惠,韩国历史上几乎每一任总统的最终结局都难逃司法清算的阴影。这一次,轮到了尹锡悦。而现任代总统崔相穆的“政府机关之间不能发生物理冲突”言论,也让人不禁产生疑问:这是在真心调停,还是在为尹锡悦保驾护航?
这似乎成了一种惯性。韩国总统结束任期后,要么进监狱,要么出意外。在频繁的政治风波背后,是一场场权力的较量,是制度漏洞与党派斗争共同塑造的“恶性循环”。尹锡悦的风波愈演愈烈,但这场关于权力的游戏,并不止关乎某个人,它揭穿的,是韩国政坛那些说不破的潜规则。
翻开近几十年的韩国政坛史,几乎每一任总统都被历史画上了“灰色”的结尾。卢泰愚锒铛入狱,李明博因贪腐丑闻获刑,朴槿惠因“崔顺实干政事件”被怒送监牢,甚至连看似清廉的金泳三都没能全身而退。而触发这一连串事件的导火索,都是总统任期结束后,司法豁免权的失效。
问题的核心之一是韩国固有的政治斗争文化。执政党和在野党之间总是在演一场你死我活的权力博弈,权力交接背后的清算似乎成了一种“传统”。与其仅仅看作一场法律意义上的调查,不如说更多是一场报复性追责。每一任继任者都被寄望“整顿上任者的政坛污点”,这种恶性循环,让韩国总统的位置几乎成了“泥潭”,谁坐谁尴尬。
尹锡悦的情况也不例外。作为特殊检察官出身的他,过去是查别人的人,如今成了被查的人。即便身为现任总统,风波已经开始,而一旦卸任,他是否会重蹈前辈们的覆辙,没人敢打包票。
毫不夸张地说,尹锡悦的这场风波把韩国的代总统崔相穆推上了刀尖上跳舞的位置。作为暂时填补总统职位空缺的代总统,崔相穆不仅不得不小心翼翼地调停各方情绪,还必须直面各类政治对抗。
“政府机关之间不能发生物理冲突。”看似一则中立的告诫,但细品却值得回味。有人认为这是一种理性呼吁,在提醒各部门要克制,不要让执法行动变成暴力对抗。但也有不少人解读为,崔相穆是在通过这句话,为尹锡悦进行变相保护——毕竟,面对警方和公调处的调查通牒,总统警卫室的存在直接阻碍了行动。
更棘手的是,崔相穆的身份本就带来极大的局限性。他没有广泛的民意支持,也不隶属于某一个强大的政治派系,其代总统角色更像一个维护表面秩序的“临时演员”。他想保持中立,但在政治斗争日益激烈的韩国,他的中立本身就成了一种立场。这种“左右不是人”的尴尬,或许比他说出那句“物理冲突”的话更值得深思。
尹锡悦的风波之所以无法平息,绝大部分原因来自于权力机关之间的博弈:警方、公调处以及总统警卫室将这个问题扯成了一团难解的“乱麻”。
韩国的法治系统在设计上原本致力于制衡与监督,但问题在于,许多机构的独立性被党派利益深深绑架。以韩国的公调处为例,它原本是为调查高级官员腐败设立的机构,名义上“独立”,但在实际操作中,它的执行权几乎完全取决于执政党的态度。再加上总统警卫室的强力阻拦,法律意义上的行动计划几乎无法实施。于是,一边是公调处显得“无能”,一边又暴露了总统警卫室的独立性问题——双方彼此掣肘,结果什么也进展不了。
这种体制性的权利模糊,只会让斗争本身升温,最终埋下更大的爆发隐患。
在这场风波中,不可忽视的是韩国政坛的深层对立。尹锡悦所在的执政党“国民力量党”,对于他的极力维护其实是一种被动策略——他们明白,一旦尹锡悦倒下,在野党必然会乘势掀起更激烈的攻势。国民力量党通过阻止“金建希特检法”的通过,已经逐步表明,他们不会接受任何可能威胁尹锡悦利益的行为。
而执政党的这种态度,又进一步激怒了在野党。风波至此,已不再仅仅围绕一个人的命运,而是成为了两大党派硬碰硬的直接交锋。这种你退一步我就进三步的政治逻辑,无疑让韩国政坛更加动荡,未来一段时间,这种对抗显然不会轻易平息。
从制度层面看,频繁的清算与对抗,其根源无疑是现行的制度漏洞。从某种意义上说,韩国政坛的这份“清算传统”是其民主进程异常发展的结果。民主制度本该是一种平衡机制,但在韩国却容易演变成权力更迭的“斗争工具”。
政治斗争的优先级远高于政策效能。现行体制中,权力机关的独立性被削弱、总统的决策被绑架、权力交接充满了敌意。这种恶性循环让党的利益压过了国家利益,最终导致政局的不稳定。而这种不稳定,反映到整个社会的层面,则是一种深层次的信任危机。
改革,可能是韩国摆脱这场危机的唯一出路。如果无法彻底解决制度漏洞,未来不论是谁坐到总统这个位置,都难免重蹈覆辙。而崔相穆也好,尹锡悦也罢,不论他们当下表现得多聪明,韩国这场斗争的剧本不过是换了人演、从未改戏。
权力交接本该是一场优雅的告别,而不是一场痛苦的审判。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用户17xxx78
代总统在放屁,武力还抓不到,怎么抓?
用户16xxx66
什么东西,老掉牙的还在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