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市场的追捧加上同质化内容竞争,让一些制作机构逐渐走偏。为了追逐流量,它们编排的情节严重脱离生活实际和现实逻辑,将此类微短剧推向了过度娱乐化的泥潭。比如,有的剧情里 “霸总” 仿佛无所不能,动动手指就能解决一切难题,全然不顾现实中企业运营等诸多复杂情况,这就显得荒诞不经了。
对此,广电总局网络视听司出台了相应管理要求。要求创作单位得坚持现实主义原则去创作表现企业家群体的微短剧,不能用写实的外衣包裹荒诞故事,也不许以荒诞艺术为借口编造离谱且缺乏价值关怀的情节,毕竟这会影响大众对中国企业家群体的认知,损害其形象啊。而且要主动设置议题,好好讲好历史上以及当代的中国企业家故事,避免局限在爱情撕扯和家庭纠纷里,尤其要杜绝宣扬攀附权贵等不良婚恋观。同时,在管理方面也加强了力度,压缩数量、提升质量,不许用 “霸总” 之类的字眼当片名来吸睛引流,对不同类型的微短剧都严格把关、加强调控和巡查监看,防止那些宣扬错误人生观、价值观的微短剧上线播出。
其实这不是广电总局第一次对微短剧的不良创作倾向出手了。就在今年 10 月,其网络视听司发布的《中老年题材微短剧管理提示》中,就指出部分微短剧为吸引眼球,故意制造冲突,设计狗血情节,像 “恶婆婆”“恶奶奶” 这种模式化创作倾向,传递着违背时代潮流、不符合时代精神的价值观念,要求对此进行扭转。
微短剧作为当下新兴的一种影视形式,有着短小精悍、易于传播等优势,本应成为传递正能量、展现多元生活和正确价值观的优质载体。可现实却是,部分创作者被流量冲昏了头脑,一味迎合低级趣味,陷入了过度娱乐化、模式化的怪圈。
从深层次来看,这反映出当下影视创作领域部分从业者急功近利的心态。他们只想着快速抓住观众眼球,赚得盆满钵满,却忽视了文艺作品该有的社会责任和文化担当。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但绝不是脱离生活、胡编乱造。“霸总” 短剧也好,“恶婆婆” 之类的短剧也罢,它们本可以在合理的创作框架内,展现生活中的美好情感、传递积极的处世态度,比如塑造有血有肉、靠奋斗打拼成功的企业家形象,刻画通情达理、和蔼可亲的长辈角色等。广电总局的接连出手,无疑是给微短剧行业敲响了警钟。创作者们应当清醒过来,明白只有秉持正确的创作理念,扎根生活,用心去挖掘有价值的故事,塑造出符合主流价值观的人物形象,微短剧才能真正实现健康、可持续的发展,才能在娱乐大众的同时,起到滋养心灵、引领风尚的作用,而不是沦为博眼球、赚快钱的工具。希望未来的微短剧行业能在正确的引导下,焕发出真正的光彩,给观众带来更多优质且有内涵的好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