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登奎是毛主席最为器重的人之一,毛主席也曾将他当作接班人培养。而他能得到毛主席如此的青睐,也有很大的原因,是因为他是一个真心为人民服务的人。他在进入北京之前,工作成绩就非常突出。
1963年,毛主席视察河南时,纪登奎带着二人求见,毛主席一见面就笑着问道:“你们还打仗吗?”那么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毛主席问:你们还打仗吗?1963年3月,纪登奎过40岁生日的时候,被任命为中共河南省委常委、省委书记处候补书记兼省委秘书长。
几天之后,他突然接到了毛主席要他来郑州的指示。还在洛阳的纪登奎立即来到洛阳火车站,由于没有列车前往,铁路分局为他派了一辆工程轨道车,准时来到了郑州。
一见面,纪登奎就向毛主席汇报了洛阳农村的生产情况,说道群众生活已经妥善安排,不会饿死一个人。
1963年5月,商丘和开封地区连续降暴雨,农作物受到了严重的损失。
7月份,全省持续干旱,8月份,全省又一次遭遇大暴雨。河南接连遭遇了自然的侵袭,也造成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大水灾。
全省2500多万人受灾,农作物全部被淹,全省280家企业被迫停产。
对此,纪登奎带着一个工作组到河南的敌对地区察看,解决问题。
纪登奎亲自来到商丘,提出要在三年之内解决商丘的问题。
1963年10月,纪登奎来到商丘兼任地委第一书记,就立即召集县级以上干部开会。
开会后,他开始深入农村查看灾情,当他走进群众的家中,看到他们遭受水灾的景象,一时间不由自主地流下了眼泪。他上报省委,说商丘的农民是新中国最困难的地方。
很快,在纪登奎的领导下,商丘地区的救灾工作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中。除了在省内调拨物资之外,他还到外省请求支援。
在1964年春节,灾区的群众也过了一个好年,直夸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
然而,纪登奎深知,要想让商丘不再发生类似的问题,就要解决商丘的根本问题。那就是水患。
商丘地势平坦,历史上也经常遭受洪涝灾害。
1958年,河南人民都搞起了蓄水,却不管排水,每到暴雨的时候,就会有水灾。为了解除水患。
纪登奎下令所属县恢复河道的自然走势。但安徽省和商丘相邻的几个县,纪登奎管不了那么多的阻水工程。排水排不出去,水患仍然存在。
在历史上,两省的群众为了阻水,也爆发过不少冲突和矛盾。
新中国成立后,有关领导也曾想解决这个问题,但最后仍然不了了之。
纪登奎得知后,下定决心,一定要解决这个问题。他表示:“如果我不能解决这个问题,就愧对商丘几百万父老乡亲,就是他这个当地委书记的失职。”
纪登奎在经过思考之后,还是决定先寻求上级的支持。
1963年,谭震林来河南视察工作。纪登奎赶紧上报,希望他能同意扒堤排水。谭震林表示这个问题应该让中央出面。
纪登奎一想这样一来问题就复杂了,而且不可能短期解决问题。经过深思熟虑,他决定直接上报毛主席。
这一年,毛主席来河南视察,纪登奎当天晚上立即赶回了郑州,向毛主席汇报了商丘的情况和他遇到的麻烦。
毛主席表示,这个问题不小,却也好办叫李葆华来就好。纪登奎知道事情有希望,毛主席也让秘书安排下去,让李葆华前来面见。
当时的李葆华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也不知道毛主席为什么会突然找他来。刘建勋告诉他可能是两省边界水利问题。
不久之后,纪登奎来了,首先向李葆华表示了歉意,也说明了他上报毛主席也是实在没有解决办法才这样的。
三人取得一致的意见后,决定拆除边界的阻水工程。下午,三人就一起去见了毛主席。一见面,毛主席就问道:“你们还打仗吗?”
李葆华说道:“请主席放心,我们已经商量好了,按照河南提的要求办,我回去找有关地县开个会,不堵水了。”
毛主席称赞:“问题解决了,这好嘛。”紧接着,毛主席就给他们讲述了齐桓公葵丘会盟的故事。
故事里有一条盟约,就是各国不能在边界筑堤阻水,要疏通河流,联合治水。三人知道毛主席是什么意思,要让他们团结起来解决好这个问题。
他们也都表示,一定会顾全大局,团结治水。
纪登奎上门给李葆华拜年1964年2月14日,这天正好是大年初二,纪登奎决定去给李葆华拜年。纪登奎告诉身边的工作人员,春节拜访是个好时机。纪登奎在去之前给李葆华打了一个电话,告诉他自己要去拜年。
两人见面之后,李葆华也给纪登奎递烟敬茶。李葆华看着纪登奎后面跟来的人,有河南省水利厅厅长等人,说道:“安徽堵了河南的水,你们是来告状的吧?”纪登奎连忙说自己是来汇报情况的。
随后,他们说起了河南商丘因为水灾而受穷的情况。安徽和河南是邻居,他自然知道水患,群众是受伤害最大的。李葆华也同意两省一起抗洪救灾。
但李葆华看着纪登奎欲言又止,问他还有什么事情。纪登奎看着李葆华说道:“这次暴雨是主要祸根,但也有另外一个人为的因素,那就是你们安徽。”
李葆华一惊,不知道安徽怎么了。于是他们拿着图纸展开,纪登奎说安徽人在这几年筑了不少大坝,全都在接近河南的地方,水排不出去,全在接近河南的地方,人民才会遭遇水灾。
李葆华作为李大钊的儿子,自然不能置身事外,他立即打电话通知有关领导到家里开会。
经过询问后,他才知道原来确有其事。而商丘的领导在此之前为了调查清楚事情的原因,也做出了不少努力,他们专门去到了各个大坝测量,确定数据,才有了那张图纸。
安徽省水利厅厅长也表示,确实有这些拦水坝,他表示这么做也是有原因的,如果不拦坝,淮北的百姓也会遭灾。
纪登奎也理解安徽领导的做法。所以他明确表示,此次前来,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如何团结治水。
李葆华问纪登奎有何高见?纪登奎提出了三条意见。
第一把商丘的永城县划给安徽。第二,就是把安徽的濉溪划给永城,这样也就好办了。李葆华不同意这两个建议。
纪登奎早已料到,也笑着说出了第三个方案。
那就是新开挖一条河道,横穿濉溪县北部,这样直接把水排到洪泽湖里去,两个地方也都不会造成灾害。
大家一致称赞这是个两全其美的办法,但安徽省的水利厅长担心没有这么大的力量支持。
纪登奎也早已想好表示可以向中央寻求帮助。商丘也会出十万民工,在安徽境内开挖,对安徽的牺牲和贡献表示感谢。
李葆华非常赞同纪登奎的话,最终两人达成协议。在中央的指示下,两省合力开挖新汴河。1969年秋后,商丘集结十万大军,自带工具来到濉溪县开挖新汴河。
就这样,历史上的难题,两省的水患问题也得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