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木制结构现代大楼没用一根钉子,怎么做到的

海欣爱翡翠 2025-03-27 08:11:48

对传统工艺最好的保护,并不是把它划归到非物质文化遗产,而是让它融入我们的生活中。

这是一座看起来非常现代的西方大楼,跟我们常见的现代大楼大同小异。

走进一看,你就会发现其中的秘密——整栋大楼的主结构居然是货真价实的木头。

这栋大楼最特别的,还在于虽然是木质主体,但整栋楼没有用到一根钉子!

据说,这栋大楼是“偷师”中国传统工艺--榫卯,才能做到不用钉子和胶水的。

这栋楼就是东方工艺遇上西方文明的产物,传统和现代结合的大楼。

榫卯,被称为“巧夺天工”的中国古典智慧,是中国传统木艺的灵魂,诞生在7000多年前的河姆渡新石器时代,是比汉字更早的民族记忆。在中国古代,曾出现过很多采用榫卯结构建造而历经千年不倒的建筑传奇。作为中华民族独特的工艺创造,榫卯结构也蕴含了古人的哲学智慧。

榫,剡木入窍也。俗谓之榫头。亦作笋头。榫卯(sǔn mǎo)是在两个木构件上所采用的一种凹凸结合的连接方式。凸出部分叫榫(或榫头);凹进部分叫卯(或榫眼、榫槽)这是古代中国建筑、家具及其它木制器械的主要结构方式。

榫卯结构极其复杂,往往凝聚着木匠的奇思妙想及独具匠心。榫卯结构工艺之精确,扣合之严密,间不容发,有天衣无缝之感。

榫卯结构对中国人影响深远,至今在中国的古典红木家具中依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弃用其他任何非木质材料,能工巧匠们利用各种木联结来解决拼接、定向、移动、旋转等结构。其巧妙的力学原理运用和结构学知识的驾驭令人惊叹!

竖向和横向结构相互搭接,采用的是木楯衔接工法。

木楯衔接工法示意图。

各种木构件的拼装,需要人工和机械的配合。

虽然不用胶水和钉子,却可以组成抗震良好的结构。

木结构组装过程比较复杂

木头框架成型后,再装配楼板和玻璃墙面,基本结构就完工了。这就是栋一万平米的木格子屋。

为了建造这座大楼,花去了2000立方米的云杉木。所有木结构全部为实心木材,实心木材的防火性可以满足当地消防要求。

为了抵抗冬季的严寒,建筑采用了双层玻璃表皮。

玻璃幕墙之间形成保温空腔,一部分空腔还作为休息区。

这栋楼的设计师是日本建筑师坂茂,也是2014年普利兹克建筑奖获得者。

在现代化发展中,中国人丢失了很多宝贵的传统工艺。

对传统工艺最好的保护,并不是把它划归到非物质文化遗产,而是让它融入我们的生活中。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