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民国公子到幽禁50年依然是传奇的奉军二代首领——张学良

凡人看青山 2024-03-13 11:33:20

如果说张作霖是白手起家的枭雄,那张学良就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贵公子,张学良作为张作霖的长子,虽然他出生的时候正是张作霖转型的时期,但当张学良逐渐长大的时候张作霖已经势力大成,到了1916年的时候,张作霖当上奉天督军后,张作霖已经成为实质上东北第一人,奉系也开始初具规模。而作为长子的张学良,也被张作霖理所当然的寄予厚望,毕竟身为从封建社会走出来的枭雄,张作霖还是有着比较浓郁的传统思想,就是希望将来的家业能由张家人继承,而张学良无疑是最合适的接班人,因此张作霖开始大力培养张学良。

张学良的人生大体上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奉军中成长、独当一面、关内乱战以及50年的幽禁生活。

奉军中成长其实就是1917-1928这段时期。

当张作霖手握奉天大权,开始逐步建立奉系军阀势力的时候,为了确保张家对奉军的掌控,张作霖便早早的让张学良进入奉军,一方面是熟悉军务,一方面是拉拢军中人才,组织属于少帅的班底。于是张学良在1917年开始进入奉军服役,在1919年的时候还通过进入奉军讲武堂学习的机会结识了后来的奉军名将郭松龄,并与之结为莫逆。张学良从东北讲武堂毕业后即被授予较高官职——奉军第三混成旅第二团团长,后担任第三混成旅旅长。在这里要说一下,第三混成旅是张作霖的警卫部队,是嫡系中的嫡系,让初出茅庐的张学良担任此职,一方面应该是老张要锻炼少帅,一方面也是彰显培养少帅的决心。这在各个军阀部队很常见,很多军阀都是将嫡系部队交到至亲手中才放心。

张学良虽然当上了奉军旅长,但这在奉军中并不算什么难得的事,毕竟各个军头都把部队当成自己家的,安排子侄担任要职很正常,但能不能接班就不一定了,譬如说浙江督军卢永祥之子卢筱嘉也曾经煊赫一时,但老爹下野之后便辉煌不再。所以,只有在战场上的战绩才能证明自己。恰好第一次直奉大战爆发,奉军全线溃败,唯有张学良任旅长的第三混成旅成了奉军唯一的亮点,实际上的指挥官应该是郭松龄,但这并不妨碍张作霖对于张学良的看中,所以在第一次直奉大战退回奉天后,张作霖对于张学良是寄以厚望,允许张学良、郭松龄等人对奉军进行军改,尤其是张作霖的嫡系部队军改比较彻底,军改后战斗力直线提升,在第二次直奉大战中,张学良和郭松龄带领的奉军第三军团直面直军精锐获得大胜,张学良被擢升为京榆地区守备司令,而郭松龄原本预留的安徽督军却被杨宇霆给顶替了,导致郭松龄心有不满,最终在1926年反奉倒戈,致使奉军元气大伤,同时也让张学良失去了军事上的左膀右臂。

虽然发生了郭松龄反奉事件,但张作霖对于长子始终是信任和支持的,所以张学良在1927年、1928年期间始终是担任奉军重要职务的,尤其是在1927年被张作霖任命为奉军第三方面军军团长,成为奉军中主力部队的头头,虽然与北伐军作战中败绩连连,但在奉军中的地位却是逐年提升,成为奉系各路军头中的佼佼者,此时的他及时奉军的中流砥柱,也是张家领导奉系的有利保障。

如果再给奉系几年,再给张作霖几年,奉系必将出现一个合格领头羊,因为从他后来的一系列言行看,其能力和眼界都是有的,若果再有几年的经历,肯定能成为第二个张作霖,甚至犹有过之,因为张学良受过合格的高等教育亲历过第一次和第二次直奉大战,还和北伐军有过直接交锋,虽然有部下效命的功劳,但张学良能够笼络部下效命,其指挥能力和用人手段也是堪称水平之上的,毕竟即便是他被囚禁之后东北军也始终心心念念着这位少帅,很多人还为他的自由而奔走,由此可见张学良确实称得上是奉军中眼光和能力的佼佼者,唯独欠缺的就是政治手腕和经验。

在皇姑屯事件之前,张学良确实已经从奉系的各个小团体中脱颖而出,虽然名望上距离张作霖的那些把兄弟或者杨宇霆等人有所差距,但在个人魅力和军事实力上确实已经具有和其他奉系军头争雄的资本。

及至张作霖被日军炸死,张学良既是张家的接班人,同时也是奉系的实力派,其麾下的军队才是奉军精锐,所以在当时的情况下,如果不是张学良接任奉军帅旗,不但很多张作霖的把兄弟不同意,就是很多奉军精锐和少壮派也不会同意,毕竟很多人都是当年张作霖提拔,可以说整个奉军六成以上的团长都是吃老张家的饭,还是要顾念老帅的情义的,所以当时除了张学良确实没有其他合适人选。

所以当张学良接任东北保安总司令后,张学良就不再是个军二代、民国贵公子,而是左右中国政局的一方军阀实力的代表,从此奉军成为历史,因为从此开始叫东北军更为合适。

1 阅读: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