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您发财的金手指,点赞走一走,暴富到永久,上点关注下点赞,不想暴富很难办
1975年3月英国的一场阴雨打湿了周采茨的眼眶。
二哥的一通电话,将她拉回16年前的记忆。
13岁那年她被母亲裘丽琳送出家门;7年后满怀期待地回家,却又被无情地赶走。
彼时她不解母亲的决定,直到母亲最后的那句"要为我准备木棺",成为了永别的伏笔。
这个看似铁石心肠的母亲,难道真的对子女毫无感情吗?
听到二哥带来的噩耗,周采茨的记忆一下子被拉回了从前。
那个熟悉的地址——上海长乐路的豪华别墅,如今在她脑海中依然清晰。
说起周家在上海可是响当当的名门望族。
父亲周信芳是赫赫有名的戏剧大师,在文艺圈里可谓是大腕中的大腕。
母亲裘丽琳更是上海滩有名的富家千金,气质优雅风姿绰约。
家里豪气十足地配备着两辆轿车,一辆供大哥周少麟上下班使用,另一辆简直就成了周采茨的专属座驾。
那时的周采茨就像个不谙世事的小公主,每天最大的烦恼就是要去楼下戏院听几出戏。
但谁也没想到这样的好日子突然就戛然而止。
1949年就像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雨,打破了这个家庭的平静。
大姐周采藻率先被母亲送出国门,连一个完整的告别都来不及说。
紧接着第二年三姐周采芹也踏上了异国求学的征程。
周采茨那时还小,只能紧紧地依偎在母亲身边,看着姐姐们一个接一个离开。
到了1958年连妹妹周采藴也被送去了香港。
原本充满欢声笑语的大宅,一下子变得空荡荡的。
偌大的房子里只剩下父母、大哥和周采茨四个人。
每天清晨推开窗户,入眼的还是那些华丽的家具,精美的装饰但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周采茨常常能看到母亲裘丽琳站在窗前发呆,脸上总是带着化不开的忧郁。
那时的她还不懂事,只觉得生活还是那么美好。
但现在想想那些时光竟成了最后的温存,最后的团圆。
望着空荡荡的家,13岁的周采茨知道,轮到自己离开的时候到了。
说走就走母亲连一周的准备时间都没给她。
最夸张的是兜里就揣着3块钱就被送去了香港,这待遇简直比穷游还穷游。
从上海到香港的路途可不是说走就走,得先坐火车到广州。
到了广州还不算完,还得转车去深圳,再从深圳辗转到香港。
母亲给她准备的珠宝首饰,还没派上用场就被海关给扣了。
好在香港有姐姐周采蘭照应,不然这日子还真不知道怎么过。
周采蘭是姐妹中最漂亮的一个,原本想当作家却为了养活这个突然冒出来的妹妹,只好去当老师。
在香港的日子说难不难,说容易也不容易。
最让周采茨受不了的是,因为她粤语说得不好,学校居然想让她重读小学。
这简直是在开玩笑,让一个中学生回去读小学?
周采茨一气之下,收拾行李就跑去了澳门。
在澳门一呆就是五年,这段日子算是她人生中最安稳的时光了。
可好景不长1966年6月,她又只身一人来到了罗马。
在罗马她仿佛变成了另一个人,靠着一份餐厅服务员的工作,总算能养活自己了。
说起来也是命运眷顾,在罗马竟然遇到了二哥周英华。
兄妹俩一见如故,聊了整整一个通宵。
后来跟着二哥去了伦敦,在那里的日子总算有了着落。
三姐周采芹在英国混得风生水起,居然成了知名女影星。
有了兄姐的照应,周采茨这才开始了真正安定的生活。
在异国他乡她终于明白一个道理:要想过得好,就得靠自己打拼。
不过家乡的那份思念,却始终在心头挥之不去。
思乡的情怀驱使着周采茨,七年后她终于鼓起勇气回到了上海老家。
按响门铃的那一刻,她的心都快跳出来了。
佣人惊呼"四小姐回来了"的声音,把正在楼上休息的母亲裘丽琳都吓了一跳。
母亲连鞋都来不及穿好,就匆匆忙忙地从楼上跑了下来。
谁知迎接周采茨的不是温暖的拥抱,而是一句冷冰冰的"你为什么要回来"。
这一刻周采茨的眼泪差点夺眶而出。
明明是自己的家,为什么回来还要被质问?
母亲虽然心疼但还是只能在她住的地方临时搭了张床。
更让周采茨难过的是,母亲不许她出门,连上楼都不行。
就这样她在自己的家里,像个"隐形人"一样待了三个星期。
回想起1961年母亲专程来澳门看她的情景,当时还觉得温暖。
可是那次见面太短暂了,母亲来去匆匆留下的只有一个寂寞的背影。
最让周采茨记忆深刻的,是临别那晚的情景。
母亲让她在房间里陪着烧东西,炉火烧了整整一夜。
屋里暖烘烘的可周采茨的心却冷得像冰。
就在这时母亲突然说:"我怕火葬,你们一定要给我准备木棺,一定要攒够钱买好木材。"
这句话说得云淡风轻,却像一记重锤敲在周采茨心上。
那一刻她忽然明白,这可能是永别。
这个看似无情的母亲,把所有的温柔都藏在了冷漠背后。
送走一个又一个孩子,对母亲来说何尝不是一种煎熬?
母亲那句关于木棺的嘱托,没过多久就成了现实。
经过二姐转述周采茨才知道母亲在1968年就已经离世。
这个消息像一记重锤,把她打懵了。
原来那天晚上的谈话,真的是最后的告别。
1975年噩耗再次传来,父亲周信芳也离开了人世。
1978年8月13日当周采茨在香港接到父亲骨灰安放仪式的消息时,她二话不说就冲出了办公室。
这一次她一定要赶回去,一定不能再错过。
连轴转了两天坐船坐车坐飞机,总算在追悼会前夜赶到了上海。
会场布置得庄严肃穆,可周采茨的眼里只有那张照片里父亲温和的笑容。
想起父亲生前的叮嘱"要乖乖的,努力读书"她做到了,可惜再也没机会让父亲知道。
2003年周采茨终于在长乐路买下了一套新居。
就在父亲的旧居旁边,近得仿佛伸手就能触碰到从前的时光。
站在熟悉的街道上,周采茨却恍若隔世。
曾经每天上学必经的路,如今竟显得如此陌生。
半个世纪过去了,她终于参透了母亲的良苦用心。
那看似无情的决定背后,竟是一个母亲用尽一生守护的爱。
回家的路走了整整五十年。
这大概就是最长的旅途,长到走完时已经物是人非。
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